关灯
护眼
字体:

燕归梁(102)

作者:月落苍梧 阅读记录

刘大人瞪大了眼睛看向崔泽,忽的一哆嗦,再无迟疑,紧向前几步抓住崔泽的手道:“世子爷!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他和崔泽之间隔着硕大的刑具,刘大人险些摔在那刑具上。

周围一众人等呆愣在原地,黄大人如遭雷劈,好在那府丞机敏一些,忙上前把地上的刑具挪走。

“这,这……”黄大人口中嗫嚅道,如坠云雾。

崔泽整了整衣冠,松开刘大人的手退后一步,稳稳当当拱手一礼道:“晚辈给叔父请安。”

林钰同样微张着嘴,似乎看到的是另一个人。

“不敢不敢,”刘大人笑成了一朵花,轻轻拍着崔泽的肩膀道,“国公爷是下官的老师,世子爷以叔父相称,实为不妥。”

“晚辈才是不敢,”崔泽笑道,抚着刘大人的脊背,“晚辈如今在刘大人这汴州府衙大堂之上,下一刻就要下了大狱,怎敢造次啊。”

刘大人似乎这才发现崔泽正是黄大人举告之人。他肃然回头,看向黄大人。

怎么会这样?

不是做生意的吗?

黄大人退后一步,瞪大了眼睛,脸上灰白一片,噗通一声又跪了下去。

“下官,下官不知辅国公府世子爷驾到,下官多有冲撞,求世子爷饶命!”他声音颤抖,全然没有了之前的气焰。

“黄大人说的哪里话,”崔泽冷笑道,“刚才还说是我打伤了黄少爷,如今反而说是冲撞了我。这样前后不一,可是不太对。”

黄少爷哭道:“你的确是打伤了我!不管你是谁,你打了我就要赔!”

话还没有说完,便被他父亲猛拉一下,跌爬在地上。

“犬子年幼无知,求,求世子爷大人不记小人过。”黄大人颤抖道。

刘大人眉头皱起,看了看大堂中众人道:“黄大人作为苦主,既然已经觉得没有冤情,那诸位还是散了吧。”

“刘大人,”忽的一个清亮悦耳的声音道,“小女不谙法条,但是也认为,眼下黄少爷受伤是明摆着的事情,还是审一审为好。”

这……

这姑娘是不跟崔泽是同行着的吗?

刘大人疑惑地看向崔泽,后者正皱着眉头,狠狠地瞪了回去。

“这位是”刘大人看向林钰。

“我家妹子。”崔泽简单介绍道。

没有听说辅国公府有女儿教养啊,难道是长安城其他权贵家的?

刘大人脸上一团和气,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国有国法,”林钰继续说道,“窃以为不能因为崔世子家世显赫,又有三代面禀圣驾之权,便让黄大人如今忍气吞声,消了这苦主的身份。”

话里像是为黄大人求情,却话里有话,又带出三代面圣的特权来。

不过恐怕他这个七品小官,还不值得皇帝陛下入耳听一听吧。

黄大人如今不是苦主了,他都快要哭了。

林钰继续道:“当年商公在秦扬国法,便开言讲若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国便长安。”

“好!”刘大人威严中含着微笑,“下官受教。那就请相关人等在大堂上再留上一些时辰,咱们审明了这桩案子,再叙旧不迟。”

第四十三章 貌比潘安

案子审的很快。

审案之前,刘大人命人把府衙大门打开。围在外面的民众并没有走开,看到小吏开门,顿时大喜过望。站在前面的人探头探脑,拥挤着吵闹着,不时把案情进展往外围报去。

黄少爷顶着他爹那一双似乎要把他瞪穿的眼,颤颤抖抖说了事情原委。

原来十日前黄少爷去黄河堤玩耍,正撞见这小姑娘在路旁哭泣父亡无地可葬。黄少爷当场发善心,手朝着黄河滩边自己家一块林地一指,说你便把你爹葬在那里好了。

小姑娘当场磕头跪谢,没有器具,拿瓦片挖了墓穴出来,葬了父亲。

黄少爷一通善心发过,也要求这姑娘过些日子攒了钱,便付清地资。

没想到今日黄少爷忽然于街市偶遇她,忽的发现她竟然长得十分标致,便改了主意,不要钱了,想掳走她做丫头。

结果被崔泽一行人碰到了,这才一言不合打了起来。

那小姑娘跪在地上承认,事情的确如黄少爷所讲,并无错漏。

黄老爷忙交代黄少爷不要再追债,磕头求刘大人不要重罚。

“可是,”崔泽淡淡道,“我把他打残废了,该如何赔啊。”

“没有没有,”黄少爷手脚撑着地当场爬了起来,“我,我好好的呢。”

府衙外众人指着黄少爷轰然而笑,黄老爷低着头,一张老脸红彤彤的。

“原来真是英雄救美!”有人大声赞叹道。

“咱们汴州就是好人多。”卖糖葫芦的人举着货架自得道。

“什么啊?你没有听到口音吗?人家英雄是外地人!”又有人大声反驳道。

大堂内的崔泽站立如松,突地转身朝府衙外看了一眼。

“哟!”有人高声赞道,“英雄貌比潘安。”

崔泽几乎要跳起来。

“听到了没?就有识相的!”

林钰抿着嘴点了点头,“要不要往外面撒银子表示一下。”

崔泽笑起来。

大堂上的刘大人已经审判完毕。判黄少爷街头滋事,好在除了自己被打了一顿,没有造成什么恶劣的后果,所以轻判当庭杖责二十。判黄大人以权谋私,擅遣衙役抓人。由于黄大人是朝廷命官,刘大人只写公文报都察院问责,无权惩治。

黄大人脸上豆大的汗珠倾盆而落,跪在地上听着黄少爷鬼哭狼嚎的喊叫声,叩头领命。

“听听!连黄大人都判了!”围观的人乐道。

“没有判!说是上报都察院!”

“那不是要削官?为了咱们老百姓,看看,刘大人连下属都不轻饶。刘大人好官啊。”一个人举着张酒幡颤抖着声音道。

想必是正在挂酒幡呢,就随着民众来看热闹了。

一个啃着烤红薯的男人赞道:“刘大人好官!”

“青天大老爷啊!”

随着这人的恭维,民众们陆陆续续反应过来,呼呼啦啦跪倒一片叩头称颂。

刘大人抿嘴点头,肃穆的脸上掩饰不住几分激动。

想不到啊,平日里疑难杂案审了一个又一个,这小小的当街斗殴,竟然便让民众如此沸腾。

直到引着崔泽和林钰一行穿过大堂,到得二堂,来到处理公文的小室,刘大人的脚步还有点飘。

待众人就坐,屏退了随行下属和丫头护卫,刘大人方恭恭敬敬道,“一别将近一年,不知道国公爷是否一切安好。”

崔泽客客套套地回了,二人又闲聊几句,林钰才知道刘大人任汴州府尹前,曾到京城接受任命,正是辅国公陪同面圣的。两人又聊了几句京城里熟识之人的趣闻,刘大人终于忍不住问道:“敢问世子爷,此次驾临河南道,所为何事,有没有下官可以效力的地方。”

崔泽似乎早料到他会这么问,闻言打了个哈哈。

那便是不方便说了。

刘大人忙安排布菜,当下引着崔泽二人到厢房就坐。

因崔泽未说来此是为何事,席间便没有安排官员陪同,算作家宴。

林钰终于吃到了汴州闻名遐迩的小包子,让她意外的是这小包子薄薄的皮内含着香汤,名唤灌汤包。

正拨开包子皮舀起汁水,听到崔泽问刘大人道:“刚进得汴州,便遇到了这样的事。按理说,那小姑娘的父亲因为修建河堤而死,该有抚恤安葬费用。怎么险些卖身葬父了呢?”

无论如何,国公府世子爷在他刘大人的府衙大堂走过一遭的事情,必然会传遍京城了。

现在又提起这事,刘大人只觉得手心冒汗,脊背冰凉。他肃了肃神色,脸上露出些不自在的笑,才停著抬头道:“不瞒世子爷,汴州境内黄河河道,凶险蜿蜒,每年工部拨下来的银两不少,尽数耗进去还不够,府里常常再贴补些。死伤抚恤的银两,实在是拿不出来。”

上一篇: 快穿之不完美情人 下一篇: 凤归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