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燕归梁(106)

作者:月落苍梧 阅读记录

庭中众人均面色微变,有不善掩饰的,已经怒气冲冲。

心事被人戳破,又说了恶言,能不生气吗。

“说什么呢?”林钰打断崔泽站了起来。

年后数月,她已经又长高了些。此时浅青色锦缎上几朵幽兰,衬得她的皮肤白皙粉嫩。此时站起来,众人的目光却都在她那一双眼睛里。

如寒冰化春水,隐约有些寒光,却又隐隐露出一层暖意的眼睛。似有万千故事,藏在那眼睛里,让人不由得想静一静,听听她怎么说。

“小女明白诸位的难处。”她温和道:“外人或许只看得出大家绫罗裹身,吃穿奢华。却不知道身为商户,不管有多少银子,都难以跟权贵们说上话,难以左右局势。况且如今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本小的利薄、本大的风险又高,生意的确难做。可尤为气人的是,税都交了,修河难道不是官府的事吗,怎么又摊牌给老百姓?这真是没有道理。”

众人听她话里话外,跟她那位兄长完全不同。这一番话更是说到他们心坎中去,不由得宽慰少许。

可不是,咱们税都交了,修河不应该是官府做的吗?

“不过,”林钰话锋一转,又略含冷色道:“其实修河,不光是官府的事。”

这又是怎么回事?

自己说的话,这么快就打脸吗?

林钰继续道:“大弘虽是繁华盛世,但是这些年边境叛乱就没有停过。多少属国,去年还纳着贡、要着粮草马匹,过了个年,便翻脸起兵叛乱。大弘国境何止万里,那么多兵马、那么多征战,花出去的都是银子。因为这些事,工部能够拨付下来的银两,便不足以整修河道了。刘大人这才想出了摊派下来,官民同修的法子。这一点,大家是知道的吧。”

宋老爷点了点头,胖乎乎的脸上仍然几分笑意,淡淡道:“这个大家自然知道,只是”

“只是你们觉得不公平,凭什么小门小户便可以少交护河沙袋,轮到你们了,便是成百上千袋的交。”林钰目光扫过众人,冷然道:“那是因为,那些小门小户,必然有儿子正在边境杀敌。而在座诸位,征兵的时候都是花些银子,买人入伍的吧。他们的孩子已经是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保卫这个国家,跟贼寇作战。难道你们,就不肯多花一点银两,护住那条黄河,跟天灾斗一斗吗?”

庭内气氛一时间有些凝滞。

崔泽冷哼一声道:“我看他们是不肯,银子还是比命重要些。”

宋老爷没有说话。

他身旁那紫衫男子面色微惭,小声道:“咱们只是不忿,并没有说一定就不给。”

“可是给早给晚差别很大,”林钰神情稍缓,淡淡道,“溃堤后再给,还有什么意义呢。而且据我所知,目前黄河上游连日降雨,汛期就在不久后。工部已经责成疏通河道,官府力微,就等着你们的这些沙袋了。不然,浪高十丈,无一人生还。”林钰环视了一遍这富丽堂皇的厅堂,上下一指道:“到那时,这里,都是淤泥。这整个汴州,便再摞一层。”

室内宁静片刻。

林钰又道:“虽然林氏初来乍到,若不嫌弃,也愿奉上一千沙袋,一千人工,协助修河。”

室内的气氛被这句话打破,不少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然而声音里,已经不见之前的顽固。

宋老板忽的开口道:“这位小姐说的,在座诸位其实都是明白的。怎么样,一个小姑娘都愿意修河,咱们难道要在外乡人面前丢脸吗?咱们汴州的河道,难道要外乡人先修吗?我先表个态,宋某人这被摊派下来的两千袋沙,也不再拖延,明日便差人送去河堤。”

崔泽笑了笑道:“算你识相。”

宋老板的豪情感染了不少人,不时有人高声报出自家被摊派的数目,乐呵呵表示也会跟上进度。到最后,大家隐隐似乎在比较谁家被摊派得多些了。

只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大家由愤然拒绝,变得群情激动,似乎这汴州便由他们来守了。

林钰身旁更是围了几个人,询问她做何生意。

一片乐融融的气氛中,忽然听得一声喧喝,“凭什么我们要听一个外乡人的!一群笨蛋吧你们!我宗三爷就不交这批沙!大不了,我合家搬走,不在汴州混了!”

第四十八章 你的叹气我的底气

众人转身向那自称宗三爷的人看去,只见一个面膛黑黑,身子瘦瘦的男子站起来。他身后跟着三名随从,抱着胳膊,一看就不是好惹的善茬。

宗三爷抬手指指宋老爷,又指指林钰,嘴角歪了歪,脸上几分不屑,开口道:“早听说宋老板已经跟官府串通好了,果然不错。还有你,这小姑娘,莫不是官府的托吧?哪里有这么年轻的东家,哪里有这么年轻,还买得起能进宋老爷宴会大礼的东家!”

“宗老爷多虑了,”林钰笑了笑轻松道:“小女的确是做生意的,也的确不是官府的托儿。”

“我都听说了,”宗三爷道,“昨日里你们是不是去过一趟府衙?刘大人宁肯责罚下属,也要买你们的面子。虽然衙门里口风紧,那黄老爷吃了亏,也不敢说什么,但我看你们就是官府中人吧。”

官府的人?

众人呆愣片刻,齐齐朝林钰看来。

昨日里府衙闹过一次外乡人仗义救弱女的事情,他们也多有耳闻。只听说刘府尹做主惩治了黄老爷父子,没有听说对方是谁。

难道真是跟府衙有关?

可是官府中哪会有女子,若是跟官府有关,也必然是这少年吧。

敢情刚才说的慷慨激昂,是一早便跟刘府尹对好了台词啊。

不少人已经面色愤愤,怀疑自己被愚弄了。

林钰笑了笑开口道:“宗老爷,不知道您若离开汴州,准备做什么生意啊?”

“生意?”宗老爷冷笑一声,“酒肆、茶楼、绸缎、瓷器,就没有我宗三爷做不了的。”

“好,”林钰笑道,“那我也告诉宗老爷一声,我只要说一句话,酒楼、茶肆、绸缎、瓷器,您便再也做不成一样!”

什么?

众人皆惊。

恐怕即便是官府的人,也管不了别人做生意吧。

宗三爷更是张着嘴,笑出声来。

“小小丫头,说话如此之狂。莫不是你的父亲,位居当朝一品吗?”

林钰嘴角一抿,露出个好看的弧度,继续道:“要么您以后家养德才兼备之子,去走科考的路子,千军万马过一过独木桥。要么您是能工巧匠,能去做做工匠,试一试手艺人的疾苦。要么您从此土里刨食,去种上两亩薄田,看天收成。无论如何,做生意这一条路子,你现在从这里走出去,便再也做不了了。”

崔泽在林钰身旁斜了她一眼,用指头偷偷戳了戳她道:“哎,说大话了啊。”

宗三爷拨开众人走了过来,脚步沉沉,似乎每一步都想把地面凿出一个坑来。

“你个小丫头,狂话说的没完没了。我看今日出去,明日便卖了家资,搬到洛阳去。看你能把我怎么着!”

林钰低头一笑,探手解下了腰间的荷囊。

“我这里,有一样东西。”她声音轻松道,“还请宗三爷过目。”

宗三爷正走到林钰面前,闻言止住步子。然而神情乖张,眼中微微露出寒光,并不接那荷囊。

崔泽拿过来,三两下抽了绳子,探手拿出一样东西来。那是一块半个巴掌大小的玉牌,上面刻着繁复的铭文。他走了一步,把那玉牌在宗三爷面前晃了晃,冷然道:“接过去仔细看看。”

其实崔泽自己,也不认得这是什么。

不过气场要足,是他从小被教导的行事方法。

“这是什么?”宗三爷抬手接过那个玉牌,低头看了看,读出来几个字,“都畿道都畿道怎么了?”

林钰忽然咧嘴笑了。

她那笑容明媚,声音里却都是揶揄,“宗老爷连这个都不认得,还敢教训小女说话狂野吗?”

上一篇: 快穿之不完美情人 下一篇: 凤归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