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复嫁(双重生)(53)+番外
这还是她第一回听到,宁澹亲口说,身边有了朋友。
看着母亲的反应,宁澹又微微低下头。
声音却仍是沉稳。
“等会儿我要去同她见面。”
声直调平的嗓音里,宁珏公主却硬生生听出几分笃定的、暗自的欢喜。
莫名的,宁珏公主心神一动。
心中越发肯定地猜测。
儿子所指的这个人,应当是个女子。
宁珏公主嘴角隐秘地扬了扬,轻声问。
“什么时候?”
“傍晚。”宁澹目光挪向窗外。
今日仍是晴日。
应当会有晚霞。
“去看一个她喜欢的东西。”
语气中隐有炫耀。
这在他身上,是极其难得的情绪。
公主的心腔几乎承受不住骤然的雀跃,有些发颤。
压着躁动,又缓声地问:“她喜欢的?是什么?”
“祭祀的盘子。”
似是怕自己说得不清楚,宁澹抬手比了比,“从前的皇帝,祭神前净手的盘子。”
宁珏公主:“……”
她是不是高兴早了。
哪有人,会在傍晚,特意带着姑娘家,去看古人洗手的盘子。
看着自己儿子俊逸神秀的侧脸,再听着他说的话。
宁珏公主顿了顿,将想说的咽回了喉咙口。
默了一会儿,仍是选择了鼓励。
“嗯。祝你们玩得开心。”
宁澹点了点头。
到了时间,宁澹向公主告辞。
仰看天边,恰是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
宁澹踩着霞光,到朝营门时,恰巧是酉时。
他选了个人少僻静的高处等。
宁澹等人的姿势很安静,几乎一动不动,站在那儿,什么也不干,只是专注地等。
时间久了,很容易将他与石刻人像混为一谈。
宁澹等着。
一直等到了都点检司的人马抬着几个木箱而来,在朝营门卸下,一样一样搬出来粗略清洗、风干。
宁澹仍然等着。
他盯着蟠龙盘,似乎觉得沈遥凌来得晚,会少看了几眼,他便替她看。
等到那蟠龙盘和其它的古物被擦拭一番,重新装入了木箱中,被小心翼翼地运走了。
宁澹转身,跃到一旁的屋脊上去,在视野更开阔的高处去等。
等到了酉时过。
又等到了亥时过。
四野漆黑,宁澹知道,沈遥凌不会来了。
他手心紧紧贴着屋脊上的瓦,冰冷的凉意穿过他的血脉,钻入他的骨头缝。
原来是这样。
沈遥凌已经不喜欢这些旧盘子了。
所以她没来。
作者有话说:
嗯嗯,你说是就是吧!
第27章 27
◎反复念了好几遍◎
宁澹记得第一次喝皋卢茶。
那个盛夏格外燥热, 他的管事羊丰鸿倒给他一杯冷茶,他双手捧着仰起脖子一口气喝下去。
在此之前,他的饮食总是囫囵吞进咽喉里, 从不花时间细品, 直到那日才知道, 原来舌尖尝甜, 舌根尝苦。
苦得他默不吭声地捏着杯子打了个颤。
羊丰鸿在一旁笑得肩膀直抖。
他仰起头, 不明白对方为什么觉得有趣。
等过了一会儿, 浓重的苦味渐渐消散,齿颊间泛上微甘。
羊丰鸿才笑着弯下腰,温声对他说:“小公子, 这是皋卢茶, 可清热解毒。虽然味苦,却是好物, 小公子莫要慌张。”
宁澹一点一点尝着这滋味。
从傍晚等到深夜,寒意已经湿淋淋地浸透了他的前胸和后背,身躯紧绷似铜铁,抵御这彻头彻尾的冷意。
夜风呼啸经过耳边,他无意识伸出五指捕捞几缕,在心中将昨日复现了一遍。
他想到他是哪里出了错。
那根本算不得邀请。
他想找个参考,想着真正的邀请是什么样,于是想到了沈遥凌给他的那封信。
字里行间虽未明言,但仿佛满纸都写着清清楚楚的一句话, 我想见到你。
宁澹眼眸空茫,微微启唇, 低声一字一句地背着那封信的一部分。
——【花灯很好看, 你想看吗?】
顿了顿, 宁澹再启唇,改了几个字,声音变得更小些,很快飘散在风里。
“蟠龙盘你会喜欢的,你想看吗?”
又停顿了更长的时间,宁澹接着喃喃自语地背那封信。
——【我想和你一起看。】
他下颌线紧了紧,又低声地重复一遍:“我想,和你,一起看。”
再接着背。
——【如果你不来,我会生气,我生起气来吓人得很。】
宁澹停住了。
他想到信纸上画的那个拿着渔网、气得跳脚的小人。
过了好一会儿,他也没察觉到自己的嘴角微微弯着。
“如果你不来。”宁澹低而又低地说,“我也不会生气的。”
他排演一般,又将这几句话连起来,无声地含在唇齿间,反复念了好几遍。
直到与它们熟悉些,不至于被它们磕碰了嘴。
直到最后,连山风亭的灯烛都熄了,他是被滞留下来的最后一个人。
宁澹没急着走。
他想着花灯节过去了的夜晚,他在幻象中看到的那个沈遥凌。
在瓢泼大雨里等他,最后失望而归的沈遥凌。
虽然,理智明知那是预言中并未发生的部分。
但胸腔仍被扯着,隐隐作痛,脑海中总是那个身影,挥之不去。
她也一定觉得这个滋味很苦吧,跟他如今尝到的一样。
不。
只会更苦。
还好她没来。
宁澹心中再一次这样回响。
-
自从沈遥凌被薅出去听了回讲座,同窗们便时常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