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复嫁(双重生)(84)+番外
但最终宁澹也没有开口,摁着她的掌心挪开之际,他整个人也随之倏忽飞走不见。
只留下那个还不回去的盒子。
沈遥凌拿着有些发呆。
这是。
要送给她的?
宁澹为什么要送她发簪。
沈遥凌想了半晌,终于想到了一个合理的答案。
她以前,也送过宁澹挺多礼物的。
她不知道宁澹的生辰,没办法送他生辰礼,于是恨不得天天都当做他的生辰日来过。
只要是自己见到了、觉得好的、适合宁澹的,都会想方设法送到他那里去。
有的他没要,有的他收了。
但总之,不计其数。
宁澹也不是愿意白受恩惠的个性。
大约是她离开医塾之后,他觉得他们以后不会再有交集,也不会再有什么关系。
而她送的那些东西使他感到负担,所以想要全部退回,一刀两断。
只是时间久远,她送得又零零碎碎,他无法全找齐了退还给她,于是想了个折中的法子,用这支昂贵的发簪抵债。
沈遥凌无奈笑笑。
她不是那般小气的人,送出去的没想着要还。
不过,两清也好。
沈遥凌收下那盒子,交给若青收起来,转身进了巷中小院。
若青把盒子捧回马车上,去马车里坐着等待,没注意到巷子口外,刚刚消失的那个宁公子又悄悄地出现。
宁澹跟着沈遥凌的步子安静地走在后面。
他看见沈遥凌欢欢喜喜地进了那个小院。
小院之中走出来一个人,低头站在落着积雪的台阶之上等她,袍脚自雪面划过。
沈遥凌见了那人,笑容愈盛,似春日繁花一般。
大门敞开,沈遥凌朝那人跑去,熟稔地絮语,两人一同走进房中,沈遥凌抱着手炉,和他共看同一卷书。
宁澹心道,不就是看书而已。
沈遥凌只是喜欢看书罢了。
旁人打发时间往往成群结队,她从不参与其中,往往独自寻个清静处,拿本书躲得远远地看。
那时她总待在他旁边。
偶尔他静心冥想到一半,感觉有个小动物在咬他的衣角。
睁开眼一看,原来不是林子里的什么动物,而是沈遥凌趴在石头上看书入了神,嫌弃日头太晒晃眼,扯住他的袍角挡在脑袋上。
他垂眸看她,隔着一层衣袍,只能看见她后脑勺的发髻轮廓,耸起的纤瘦肩背,还在不自觉地往他这里靠近。
再这样靠下去,或许还要胆大包天地枕到他腿上来。
他收回目光,当做什么也没看到,随她去了。
冷风吹过,双眼似乎被冻得有些干涩刺痛。
沈遥凌脸上的笑容,他再熟悉不过。
甜得仿若山泉叮咚,真切又热烈。
但,却是第一次看到,她冲着别人这样笑。
她曾经在赤野林、坐在他的马上、躲在他的外袍底下读过许多书。
如今却跟旁人并肩同坐,亲亲密密地看着同一卷。
宁澹分不清自己的情绪。
只觉胸中烧得干裂焦慌。
原本宁澹不应靠近寻常人家中,不应探听他们的私事。
此时却又一次坏了规矩。
宁澹径直跟到那扇小门边,静默站立。
听着一窗之隔,沈遥凌在里面与人温声细语。
这个回廊背对院墙,无人可见。
宁澹无声地呼吸,撩袍扫了阶前雪,依着门边坐了下来。
听着里边的声音。
仿佛他也沉默地参与了这场对话。
仿佛他也跟沈遥凌看了同一卷书。
作者有话说:
听说有人不开心,打了一顿小宁出气,怒气值下降70%,效果显著,你也来试试吧!
第37章 37
◎他不明白,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经过魏渔的指点, 沈遥凌正全心全意地完善初稿。
越是完善便越是发现,最开始写出来的东西简直堪称粗陋。
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沈遥凌改得认真,改好之后, 再交给魏渔审阅。
她将稿纸递过去, 满是自信。
“老师怎么样, 这一遍应该好很多了!”
魏渔无所事事地撑着腮, 懒散应了声, 纤长指尖夹过纸页, 放到眼前看了看。
他眸子浅淡,接近栗子的色泽。
眼皮半垂,透着些微的暖意。
唇瓣浅粉带着苍白, 气血不旺的样子, 看起来柔软又好欺负。
上下一碰,却说出了冰冷的话语。
“不行。”
沈遥凌立刻埋头装死。
魏渔根本不理会她, 继续无情地指出问题所在。
“这一段,你既然已经提到了乌孙及其旁国的地理、物产、气候,自然就要考虑交通、人口和风土人情。”
沈遥凌死而复生地抬起头,慢慢“哦”了声。
也对。
这些因素缺一不可。
她下巴搁在桌上,像个乌龟,探出手指一点一点爬过去,接过稿纸,又一点一点拖回来。
打算接着改第五遍。
魏渔摸了摸木雕小象,转头吩咐。
“休息一下吧。”
“不行。”沈遥凌摇头, 接着奋笔疾书,“我学无止境。”
“……”
魏渔看着她, 分明是个脸颊软乎乎的姑娘, 却给人一种莫名的压迫力。
在她面前, 他仿佛一条被卷着打转的咸鱼。
先前被她鞭笞着干活,只觉得这人心黑。
现在才知道,她对自己也一样不留情面。
魏渔本性不喜欢干涉别人的决定,但过了一会儿,实在看不下去,又说道:“你还是停一下吧。”
沈遥凌头也未抬,再次拒绝:“真的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