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复嫁(双重生)(93)+番外

作者: 脆桃卡里 阅读记录

但那又如何呢?

喻绮昕观察过他们许久,每每凑近时,常常只是听见沈遥凌在对着宁澹自言自语。

偶尔听见宁澹开口,嗓音低沉停顿,仿佛一个字也不愿意多说,只是做一些简略的吩咐而已,往往都是在要求沈遥凌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好似对沈遥凌有诸多不满。

面对这种人,沈遥凌是如何能够忍得的呢?

喻绮昕不懂,后来看出沈遥凌渐渐对宁澹产生了遐思遥爱,就更加难以理解。

心里还曾经偷偷骂过沈遥凌是个受虐狂,学堂里有人欺负她,她赖着不走,宁澹看不上她,她上赶着去喜欢人家。

父亲时常拿她与沈遥凌作比,责问她为何课业上总敌不过沈遥凌。

喻绮昕觉得委屈,次数多了,也学会安慰自己。

她也拿沈遥凌与自己作比,心想,课业上差的那几分,只是暂时的,可心性的高低,却是永久的。

以喻绮昕看来,只有掌上明珠才算是明珠,煜煜其华,高光闪耀,那些在地上摸爬滚打的,出身再好,也只能是蚌珠,更何况,沈遥凌的身世也不如她。

她看不上沈遥凌的眼界,也看不起她为了那一分两分的拼死拼活,更觉得她公然先对一个男子情根深种实在可悲。

往后日子还长着,沈遥凌不懂得自珍自矜,时日久了自然遭人厌弃,她其实不必担心。

至于父亲,父亲终究是个男子,不懂得如何评判一个女子的好坏,并非父亲的过错,她也无需往心里去。

这般安慰着自己,喻绮昕便好过许多,现如今沈遥凌又离开了医塾,不再在面前碍眼,喻绮昕心情自然更是舒畅。

看见沈遥凌在宁澹面前吃瘪,她也觉得有趣,不由多看了一会儿。

看着那边,沈遥凌时不时抬头,好像在跟宁澹说话。

喻绮昕猜想宁澹大约是应得不冷不热,但是不知道,是不是也会拿些疙瘩山葫芦寺之类的来搪塞沈遥凌。

直到宁澹从沈遥凌桌边离开,喻绮昕才停下胡思乱想,目光却还没收回来。

便看见宁澹临走前,弯腰把沈遥凌快要被人踩到的大氅边缘往椅子里顺了顺。

喻绮昕的笑容倏地淡了几分。

有谁会去关心自己讨厌的人吗。

直到陛下出现,宁澹才朝高台上去。

再过不久,大臣们都相继落座。

宴席正式开始了。

乐舞侑食,礼仪严而有序,所有人一一照做。

这顿饭吃完,沈遥凌感觉自己都要下一身汗了。

上一世嫁入宁府后,时常需要出入宫中,原本也有这样繁琐。

她适应不来,几回之后越发苦闷。

有一次在宫中喝醉了酒,回到宁府后大约是跟宁澹发了脾气,说了一通胡话,好像说要找个不是皇亲国戚的宁澹重新嫁一遍。

后来宫中再有无关紧要的宴席,她就再也不用去了。

哪怕是不得不去的时候,宁珏公主也会给她打掩护,让她早早吃饱离席玩去。

家宴落幕,远远的太和殿外钟声悠悠敲响。

百官们起身离席,互相招呼着往殿中走去。

沈遥凌的心突然被提到了嗓子眼。

她也站起来,不由自主地跟着父亲走了几步。

沈世安察觉到了,回头好笑地以眼神安抚,又冲女儿点点头。

沈遥凌这才冷静下来,给父亲递了一个信任的眼神。

父亲带着她所有的希望去了。

沈遥凌看着百官如同池中鱼一样朝着台阶靠拢,然后顺着玉白石阶一路而上,最终进入了那个远得看不见的门内。

他们会在这里畅所欲言,互相论辩,一一商定来年要做的大事。

沈遥凌攥紧手心,在心中许愿。

请求陛下。

通商西域,一定要成为其中一件。

第40章 40

◎眼前失了光彩◎

太和门面阔九间, 进深三间,钟声响后百官列队从掖门进入,按品级分列于两侧, 沿阶梯、廊柱, 三五成群。(1)

吏、户、礼、兵、工五部尚书站在最前头, 侍郎分列其后, 再旁边则是理藩院、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的位置。

会谈也按朝会班位次序站, 尚书、左都御史为一班, 侍郎、左副都御史、大理卿为二班。

陛下乘御辇,先到一班听奏事,再至二班、三班, 翊卫如仪。

此时陛下未至, 几人便随口闲谈聊天。

左副都御史与大理卿不和已久,前些日子因为一个案子又起了争执, 此时被凑在一处,没两句便吵了起来。

其他人劝架的,说和的,撩火的,热闹非凡。

沈世安早已习惯,半阖着眼皮只不说话,好似在静悄悄地想着什么事。

等那几人吵到不可开交,又齐齐转向了沈世安。

沈世安向来是个“和事佬”,起了争执, 便习惯找他评理。

果然,沈世安微微一笑, 露出他那狐狸本相, 三言两语带歪了话题。

“诸位所探讨之事, 今日怕是难以有个定论。不如我说件喜事与诸君听。”

“喜事,什么喜事?”

果然钓足了胃口,众人围拢而来,沈世安揣着袖子道。

“郭太守家近来困窘非常,想给老母亲贺寿却备不出十桌席,这时隔壁来了个邻居,想用十斤金子同他换十斤稻草,岂不是喜事一桩?”

众人闻言只是哈哈大笑,以为他在说什么玩笑缓和气氛。

便配合道。

“不错不错,确实是好事。”

“哪里的太守会穷成这样!这太守不做也罢。”

“哪有这般好心友邻,莫不是财神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