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小仵作(107)+番外
秀娘的回忆,和夫人说的也是大差不差。
男人最喜红袖添香,秀娘也能调弄文墨,故而十分得孙蕴的意。
他总是带着秀娘一起作画,对秀娘关怀备至。
可是描绘月下飞仙时候,孙蕴却忽而变得好似另外一个人,让人觉得不可理喻。
林滢询问一番,也并未得到什么线索。
卢氏缓了一阵,又被喂了些水,精神头好多了。林滢便问几月前孙蕴出门,除了看牙,还有什么事,所以一去不回。
卢氏对自己夫君失踪那日发生的事情倒是印象深刻,此刻林滢再问,她也娓娓道来。
那日孙蕴不过如平日一般,吃了早膳,便去看牙。他说晚时要访友,家里不必留饭等候。
孙蕴性情有些孤僻,好友不多。要说跟他谈得来些的,便是本州的司户参军陈维芳。陈维芳为人清傲,行事端正,是本州有名的端方君子。
故而那晚孙蕴迟迟未归,孙家也并无生疑。
直到次日,孙蕴一夜未归,孙家上下才急起来。
这时他们才寻上陈维芳,才知昨日孙蕴并未赴约。本来陈维芳因孙蕴失约还颇有恼意,却未曾想到孙蕴居然家也未回,不知道去了哪儿。
之后孙家寻了几日,并未再寻到孙蕴这位书画圣手,当然也未曾发现孙蕴的尸首。
孙家人只盼望孙蕴不过是艺术家的情绪发作,不发一言玩失踪。
谁想当时未归,寻到孙蕴时已经是一具尸首,还是矿洞之中一具高度腐烂的死尸。
卢氏说着,这情绪又上来了,又帕子抹泪开始哭。
眼见问得差不多了,林滢也觉不好打搅,于是就此告辞。
在林滢告辞之际,秀娘还偷偷凑过来。
她面上略有犹豫,吞吞吐吐的跟林滢说道:“林姑娘,我如今想跟你说一事,而这件事却不想别人知晓。若不是为了替老爷寻出真凶,我绝不愿意说。至少,他跟夫人待我也还不错。”
说到了这儿,秀娘不觉微微垂泪。
可见林滢这讨喜的样子也还是占据一定优势。若换做五大三粗的衙役,秀娘怕是话都不敢多说几句,提要求更是不敢,这些话自然也是不能说了。
林滢自然也是答应了她。
于是秀娘也是娓娓道来。
秀娘本身是个乡下屡试不中酸秀才的女儿,受父亲影响,也识得字,通晓文墨。
她服侍孙蕴做画,也不仅仅是替孙蕴研墨和调颜料,有时她还会替孙蕴画几笔。这当然不是说孙蕴无学无术,只是孙蕴的画作并不是孙蕴一个人完成,秀娘也替他画了小半。
不过秀娘只是个妾,也没什么署名权就是。
所以她对孙蕴的画风不是一般的熟悉,她更惊讶孙蕴画月下飞仙时不让自己侍候。
当她看到孙蕴完成的月下飞仙时,就完全可以笃定,这副画并非孙蕴所绘制。
这绝不是自家老爷做的画!
旁人只觉得孙蕴沉寂一年,所以才画风大改。可只有秀娘知晓不是。因为孙蕴沉寂的这一年,秀娘一直服侍侍候他,知晓孙蕴画风发生了怎么样的改变。
这幅月下飞仙,是有人替老爷代画的!
所以难怪那段时间孙蕴脾气大变,好似被所谓的邪祟附身,变成另外一个人一般。他不让人靠近书房,不过是为了掩饰自己并未作画的真相。
传闻总是绘声绘色的离奇,可所谓的离奇传闻之中,却隐匿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但秀娘纵然发生了这一切,却什么都没有说。
她又如何能说出口?一旦道出,孙蕴名声就会毁于一旦,而她这个妾室也是处境堪忧。如今她纵然说出来,也盼望林滢绝不能说出去,否则秀娘真不知晓如何自处。
直到如今孙蕴身死,并且尸骨臭了也没人收,秀娘才含泪将这桩事情说出来。她显然盼林滢替孙蕴寻出真相。
要按林滢看来,秀娘明明颇有才华,却连署名权也没有,孙蕴待她也有些苛刻。
但秀娘自己显然并不这么看。
她父亲在乡下教书,周围都是些庄稼汉。她这么摆弄书画,那叫不务正业,叫娇滴滴的不知眉眼高低,这拿捏矫揉造作的腔调的样子给谁看。
嫁给孙蕴后,她觉得老爷很欣赏这些,对自己很称赞,还亲自教她许多绘画技巧,甚至还教她抚琴。
秀娘觉得孙蕴待她也不错。至于什么署名权,秀娘是想都没想过。
林滢心里暗暗叹了口气,也并没有多说什么,只问秀娘有何打算。
秀娘答自己如今给家里几个姑娘启蒙识字,还帮衬夫人打理家里账目。并且她虽二十岁不到,但已经是个两岁女孩儿的母亲。
看来她以后还会在孙家继续生活下去。
幸好卢氏看着是个性子较为温和的主母,孙蕴死后,秀娘日子也不会很糟糕。
秀娘确实比较单纯,她把这个秘密告诉给林滢,如果林滢将孙蕴让人替画的事说出去,那道出这些的秀娘处境怕是不妙。便算如此,秀娘还是告诉了林滢。
孙蕴已死,林滢也不准备追究孙蕴的私德。
卫珉耳聪目明,自然也听见了,路上卫珉还脑洞大开,顺便分析一下案情。
卫珉:“月下飞仙这幅画现世,使得整个平州都为之震动。借着徐慧卿投水之事,孙蕴名声大噪,赢得了想也想不到的名声。更不必说这幅画曾拍出天价,孙蕴可谓名利双收。”
“想来为他作画的替身必定是羡慕嫉妒恨,必定是心怀不甘,觉得为什么孙蕴可以人前风光无限,而他只不过是个默默无名的枪手。只是孙蕴名声在外,哪怕他出言指责,只怕也没有人能相信。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玉石俱焚,人家就这么把孙蕴干掉。我不能功成名就,你也别想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