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顾家小仵作(225)+番外

作者:柯小聂 阅读记录

至于偷情,什么地不能约?赴宴时候跑别人家园子里私会其实非常危险,除非有什么特别的癖好。

不过凡事也有万一,林滢也不能咬死任何一个可能。

只是两者生活圈子实在相差太远,也很难想象彼此之间能有什么交集,甚至因此生出仇恨。

关于连茹,林滢其实并不如何熟悉。

连睿第一任申氏出身大家,她父亲是如今的刑部侍郎申坤,是一位温柔大方的官宦千金。嫁入连家之后,申氏给连睿生下一儿一女,也就是连轩、连茹兄妹两人。

申氏染病身亡后,申家就将连茹接回京城,只说外祖思念,故而特意接回孙女。

彼时连轩有病,并未随行。连茹在外祖家住了几年,近日方才回来。

别人都称赞连茹才学品貌出挑,这通身的气派,不愧是申家教出来的好女子。

不过不遭人嫉是庸才,连茹如今风头正盛,也惹人眼热,暗暗有人编排连茹的闲话。

别人只说连茹性子掐尖要强,好出风头,有失沉稳娴静之德。比如她在吴家寿宴上显摆,就有失谦逊,不够含蓄温柔。

连茹云英未嫁,如今待字闺中,说不定是故意炒作,以使自己扬名,好攀得一门好亲事。

再者京城山高路远,谁知晓连茹在京城是什么光景,有什么风评。

若她当真十分出挑,又得外祖喜爱,为何申家不给她在京城谋一门亲事,却将到了议亲年纪的连茹送回家中?

指不定连茹有什么毛病呢!

当然这些阴谋论无凭无据,如无根浮萍,并无理据可以支持。

若因一些酸话否认一个姑娘人品,似并非君子之品。

林滢还未见过刚刚归来陈州的连茹,也对连茹为人不予置评。

不过对于连家这位续弦安惠,林滢也算是有些熟悉。

青云书院是陈州数一数二的大书院,连睿是本府八品学政,兼任青云书院山长。

所谓夫唱妇随,安惠思想觉悟也相当的高。

顾公在陈州推行教化,整商事,劝农桑,可以说是十分之勤勉。

他鼓励女子参与工作之中,比如组织本州女子在官府的管理下集中织布,再由官府统一收购。如此一来,也使得生产物资大大丰盈,使得民间也有了大量便宜、好用的平价布。

安惠也响应了顾公的号召,特意开设织布坊,召集女工入织布坊工作。

安惠的织布坊虽然是私营,但是也解决了若干就业问题,顾公也持鼓励的态度。

那么安惠便不算沾染商贾的铜臭气,而是官府教化布局的一部分。

林滢也见过安惠好几次。

一开始,林滢对安惠的观感并不差,甚至可以说是很好。

安惠性子可亲,并没有什么架子。

她甚至还会跟织布坊的织娘以一种很亲切的态度闲话家常。

聊天时,安惠还会拉着织娘的手,问问她家里难处。

安惠不但问别人,还会说起自己,说起自己曾经也是艰难过。她是家道中落,空有个架子,家贫时还要跟母亲一道绣花补贴家用。月有圆缺,人生总会有不如意处,便是有些艰难,也是不必放在心上。

只要放宽心,以后好日子还在后面。

如今安惠已经嫁入连家,是一个体面的官夫人了。这有人发达后,就不愿意再提起过去,尤其过去还艰苦过。可安惠并不避忌跟人提起这些,自然更不介意别人提。

她本就是个投亲的表小姐,这本没什么可掩饰的。

一个人的出生本来就是属于这个人的一部分,又有什么好在意的呢?

那些织娘都很喜欢安惠,也很喜欢跟这位连夫人说一些家里面的事情。

林滢当然也很喜欢这位连夫人的性情,只觉得跟她讲话颇为投契。

后来安惠也问了一些林滢的家里事,林滢也没什么遮掩,大大方方说了。

安惠还对她颇为关心,问及典身契满了十年后,林滢又有什么打算。

一个女儿家,总是要操心一下嫁人的事。阿滢身边都是如尹公子、卫小郎这般人物,若成婚嫁给一个凡夫俗子,岂不是堵心?这些终身大事,还是早些操心才是。

林滢是个事业批,倒是并没有这方面的焦虑感。

不过直到此时,林滢仍不觉得安惠有什么不对。

毕竟人在古代,女子要谋个好归宿确实十分要紧,安惠对她这份关心也没有什么错。

直到安惠提及,她想收林滢做义女。

因两人一见投契,太过于亲近,故而觉得很有缘分,于是很想收林滢为义女云云。

然后林滢当时就清醒了,内心可谓是百味杂陈。

这么看来,安惠问及自己家庭,接着暗示自己原生家庭绝不能为林滢谋得一件合乎心意的婚事,然后就提出收自己为义女。这一切仔细想想,居然是组合套路拳。

她甚至还想起安惠曾经跟自己暗示,说她这个织布坊其实还颇为赚钱,当然她所赚盈余都是为了回馈社会,自然是多做善事。

安惠说自家老爷是本府学政,不能沾染商贾铜臭。而她之所以经营织布局,主要也是为了响应顾公号召,是官府劝耕织的一环,并不是为了什么阿堵物。

家中子女自然不合适沾染,可惜找不到一个合心意的人托付。其实她看林滢就很合适,可惜林滢贵人事亡。

那时候林滢觉得安惠是随便说说,但她终于知晓原来不是了。

一个人最要紧的是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有些好事先问凭什么,再问为什么。

有些事情先问自己配不配。

上一篇: 赴山 下一篇: (红楼同人)借贾修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