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小仵作(345)+番外
是县主赵月的贴身香囊!
林滢喃喃说道:“县主的香囊?”
卫馥点点头:“而且县主为人素来机敏,又会些武技,她却偏偏不知晓这枚香囊何时所丢。”
林滢:“可县主和这位女匠并无冤仇,更无杀人动机,只凭一枚随身香囊,是不是有些牵强?”
林滢说到无冤无仇时,卫馥的面色顿时变得有些微妙,仿佛也有些难言之隐。
“我虽知晓绝非县主所为,但死者与阿月也不能说毫无干系。”
事情紧急,卫馥也并没有藏着掖着,将自己所知晓事情娓娓道来。
这个死去的程芷,曾是县主身边婢女。
十四年前,莲花教的任天师发动了奉天之乱。
这乱军所至之地,苦的还不是这些平民百姓?
梧州虽山高水远,可好歹并无战乱,故而亦有许多外乡流民涌入梧州,只求能够安生。
那年程芷方才六岁,面黄肌瘦,随家人逃到了梧州时已只剩下一把骨头。
彼时云华郡主安置这些流民,有时也会将自己五岁的女儿赵月带在身边。
作为一个母亲,她认为若要教好一个孩子,就要让她多知晓一些事情。
若让赵月见识了底层流民苦处,那么月儿便会知晓所谓荣华富贵并不是生来就有,那这孩子就会充满上进心。
五岁的幼童总是心底柔软,格外善良。
彼时赵月见到饿成皮包骨头样的程芷,不免心生同情,接着就央求母亲将这孩子带回府上。
其实来梧州的流民无数,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去宣抚使府上做下人。可既然是小姐心慈,自然是这丫头福分。
那时程芷母亲在入了梧州后也支持不住死了,还是云华郡主差人替程芷母亲下葬。
云华郡主不介意施恩笼络人心,使女儿身边多几个死心塌地的心腹。
不过赵月待程芷倒不似下人,倒好似姐妹。
程芷刚入府时瘦骨嶙峋,是赵月将她养得渐渐有肉。
她念书学了什么字,回去之后也会教程芷认识。
这主仆二人,关系向来十分亲近,倒好似极好的朋友。
这样的关系一直持续到赵月十三岁。
人总是渴求自己没有的东西,又或者骨子里蕴含着对浪漫向往。
譬如赵月,也正是如此。
云华郡主对这个女儿极上心,竭力想要把她培养成一个极为优秀之人。
从赵月出生那一刻,云华郡主对赵月的教育就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松。毕竟云华郡主得到这一切太过于不容易,她希望这些事业在赵月手中更进一步,一代更比一代优秀。
赵月固然是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母爱,可有时候也会觉得窒息。
云华郡主从未掩饰过想要女儿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伴随孩子长大,孩子本身也会思考自己存在意义。
于是在青春期的年龄,赵月也会生出了一丝躁动。
那时玉隐之这个雕玉大师来到了梧州游历,便恰好遇到了赵月这个小县主。
那日雨水纷纷,赵月和仆从便在玉隐之的草堂中避雨。
玉隐之是游历至此,并不会在梧州逗留多久。他是个悠远且具有隐士般气质的男子,还是个玉痴。
赵月就着滴滴答答的雨声,喝了一碗青草茶,听着玉隐之随口说一些游历时的趣事,看着没有完成的玉雕。
赵月忽而觉得,原来人生也是可以这般轻快。
那时候,她忽而有一个念头,为什么我就不能过这样的生活呢?
一个人总是在旅途中,今日到此,明日及彼。
也许,她看中的不仅仅是这样的生活,还因为玉隐之这个人。
林滢听到此处,都忍不住惊讶了。因为无论年龄、身份、样貌,这两人都是相差很大。爱情虽不能说配不配,可是总归是很别扭。
也许因为六年前的玉隐之才三十来岁,还不至于太老。
也许因为赵月当年才十三岁,又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因而生出迷恋。
然而赵月若不喜欢他,就不会认真恳求,求玉隐之授她雕玉之技。她县主也可以不做,想要浪迹天涯,以此为生。
然而赵月想要如此,玉隐之却并不愿意同意。
那时赵月带着贴身婢女去拜访玉隐之,一来二去,玉隐之却偏偏看中了赵月身边的婢女程芷。
他夸赞程芷很有天分,若随他一道,必有所成,可县主却无此天赋,也不必强求。
别人皆道纵然赵月昏了头了,可玉隐之还知晓轻重。
梧州境内,云华郡主治下,他绝不敢妄想娶了县主一步登天,只敢讨要个丫鬟。
传闻玉隐之如若敢应,那么埋伏在草堂外的五百刀斧手就会进来,顷刻间就会将玉隐之剁成肉酱。
这样的传说绘声绘色,亦不知晓是真是假。
可是在赵月眼里,玉隐之也是弃了县主选了婢女。
于是赵月心里十分嫉恨。
于是过去了许多年,这样怨恨仍是未消。
这一年再重逢,赵月即将成为梧州城的继承人,也许她越是身份尊贵,越难咽下当年那份屈辱。
玉隐之今年已经四十岁,对于一个朝气蓬勃见多识广的梧州城继承人已经毫无吸引力。
当年那个男人已经不重要,重要的却是县主的脸面。
男人已经不要紧,面子却要讨回来。
可能她觉得程芷背叛、出卖了她,竟跟随玉隐之离开。
她们主仆之间也许有过深厚的情谊,可所谓爱之深,恨之切,于是有些事情越发不能原谅。
也因为有这桩旧事,加上死去程芷手中那枚香囊,许多人都对赵月杀人之事半信半疑,也不是说一定便是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