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顾家小仵作(486)+番外

作者:柯小聂 阅读记录

据闻玉妃死后,其怨甚重,便一直徘徊在这玉棠宫,久久不散。

只不过这些都是下人口里面散出的流言蜚语,倒无人敢拿这些话儿在主子面前去说。

绿珠一入这玉棠宫,她不免心中惴惴不安。

屋子里炭火烧得温暖,绿珠心里却是发寒。

只不过在主子跟前,绿珠亦是不好将心里的恐惧表现出来。

贤妃看了会儿书,她似有几分倦意,于是伸出手指,轻轻揉揉额角。

然后她瞥了绿珠一眼,和声说道:“绿珠,你自入了玉棠宫,总是惴惴不安,这是为何?”

绿珠慌忙匆匆跪下,面露难色,赶紧请罪:“是奴婢胆子小,所以整日里胡思乱想。”

贤妃温声说道:“起来吧!”

绿珠依从起身,然后听到贤妃说道:“宫人们怎样议论玉棠宫,我也不是不知。这鬼神之说,你们素来也信,难怪整日里惴惴不安。”

这话也不仅仅是给绿珠说的。

贴身服侍贤妃的宫婢有素芜、流樱,只是这两位年纪大一些,性子也沉稳,不会像绿珠一样将心思写在脸上。

贤妃将这几个贴身服侍宫婢招在眼前,一起说话,也算是稳定人心。

“陛下为人果决,不过尚不至于跟失势妇孺计较。以陛下为人,绝不会是害死玉妃母子元凶。”

贤妃这番推断倒并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她确实是这般想的。

纵然明华帝没那么大度,瞧不顺玉妃母子,也不必将人活生生饿死。彼时他已得登大宝,无论什么原因容不得玉妃母子,想要处置她们二人其实很容易。

只说先帝已薨,玉妃舍不得先帝,故而自愿殉情。

至于十七皇子,彼时十七皇子未满周岁,还是个小孩儿。这个年纪的小孩儿脆弱不堪,发场热说不定便夭折了。

所以陛下如若真心想要处置二人,是不必闹得这般惊天动地的。

玉妃与十七皇子的死法如此诡异,拿必定会议论得沸沸扬扬,这样闹得个满城风雨。

贤妃出身世族,年纪虽不大,心思却也通透。

所谓谣言止于智者,想来这个诡异传言传入智者耳中,也不过是一笑置之。

不过宫中的宫娥和内侍识字的不多,加上一些神神鬼鬼的传闻,自然对这玉堂宫闹鬼之半信半疑。

只不过有些话不能明说。

贤妃便挑些能说的话加以言语:“陛下如何行事,经年累月,众人皆看得到。至于玉妃为何会如此,我倒是有一个猜测。”

她手掌轻轻按上了一旁书册,目光微凝,缓缓说道:“我等所居皇城又被称之为明宫,实则是修于前朝。彼时天下大乱,□□攻占京城,收复四方,立国大胤。天下方定,可谓满目苍夷,□□也未曾大兴土木,只翻修了前朝明宫,作为大胤皇族居住之所。”

“前朝末期,自然是风雨飘摇,四方生乱。据说彼时民乱四起,乱民甚至攻入京城三次。亦有许多前朝皇室与妃嫔死于战乱之中。坊间传闻,彼时前朝皇族曾暗修密道,以为避祸之用。”

“宫志中玉棠宫记录不多。但我翻阅宫中记录,这玉棠宫是太和二年方才易名。在这之前,此处原名泽坤宫,那么翻阅泽坤宫记录,就十分有意思。曾有宫娥自述陷于密道之中,几日后方才走脱。那时宫里便封了密道,以免宫娥内侍误入,失陷其中。”

“那次封了密道之后,便鲜有宫娥走失的传闻。”

“可如若我们所居这玉棠宫下,仍藏了不为人知的密道呢?”

彼时先帝过世,居于此地的玉妃顿时成为了冷灶。

宫人们刻意谋害未必会有,但轻忽慢待是定然会有。

人情冷暖,本也不过如此。

所谓人走茶凉,先帝故去之后,玉妃这个先帝宠妃也是不值什么了。

于是这母子二人陷入密道之中,竟不能脱身。

缺水少食时,玉妃就划破手指,以哺孩儿。

这母子二人,是活生生饿死的。

绿珠等人听得心惊肉跳,念及玉妃的遭遇,也不觉生出怜惜。

至于为何此事当初并未张扬出来,也是不难理解。

主子无端失踪,下人们必定会受到责罚。当今的陛下虽并不会在意这个先帝宠妃,但人前必定会给足脸面。

那么倒不如隐瞒此事,私下寻找。

玉妃一个弱质女流,总不至于能逃出宫去。

只可惜等他们寻到玉妃时,玉妃母子儿子已生生饿死。

于是,这两具饿瘪的尸体又被重新抬回玉棠宫,倒使得宫里多了些鬼神故事。

这些不必贤妃细讲,她们这些奴婢大约也能猜出几分。

在场几个宫娥也禁不住对眼前这位贤妃娘娘生出了几分倾佩之意。

这贤妃娘娘慧质兰心,果真是个极聪明的人。

贤妃虽是女儿身,可她一双眸子清而宁,从未因这些鬼怪异志传闻生出半点畏惧。

她用火筷拨了一下火盆,只说道:“待明日雪晴,便让宫里人仔细搜一搜,瞧瞧可有什么暗门密道。”

几个宫婢齐齐应了声是。

绿珠心里倒是生出了一个丝念头,禁不住若有所思。

她想贤妃娘娘莫不是为了探寻此事,然后特意移居玉棠宫的?

否则这冰天雪地的,贤妃却偏生说自己体热,恳求移居此处。

且娘娘虽是个清雅斯文的人,却好似果真不在意怪力乱神之事,倒有几分沉静气魄。

只是这陷人的密道和杀人的邪祟比起来,也不知哪一样更为可怖。

正在这时,一股极凉的冷风蓦然掠来,竟生生将房内灯火蜡烛尽数吹熄。

上一篇: 赴山 下一篇: (红楼同人)借贾修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