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小仵作(544)+番外
那不过是尹惜华镜中影子。
这身体上的伤尚未消失, 心底的伤却已经消失无踪。
就像林滢跟徐慧卿说过那样,哪怕徐慧卿肯为尹惜华而死, 尹惜华也并不会惦念她多久。
尹惜华摩擦着手掌心的伤口, 缓缓说道:“她行刑那一天,我很是伤心、痛苦。我还想起你跟我说的话, 她确实是这世间唯一一个可以义无反顾选我的人。一想到这儿, 我便忍不住动容。就觉得好像有什么珍贵的东西失去了。”
“当时, 我确实是撕心裂肺,我也以为我会记得她一辈子。”
就如这掌心被扎破的伤疤,当时受伤之际,确实也是非常疼痛。
“可是没想打不到一个月,我便并不如何惦念她。这冬天都还未过去,春日也没有到来,我已经不怎么想她。可能是因为我这个人本性如此,并没有足够的感情去一直怀念一个为我而死的女子。”
尹惜华说这些话时很平静,他的一双眸子平静得如染上一层霜雪,里面已经没有多少情感。
他甚至对林滢说道:“所以阿滢,一个女子心甘情愿为另一个男子去死,是天底下最愚笨的事。”
牟子奇张罗下属,布置计划,做出诸般动作。如此一番折腾,天色渐渐晚了。
纵然他决意入玉辰王府质问,也绝不能鲁莽行事,更要召集自己在典狱司之中心腹,以此使得这桩行动更为顺遂。
再者牟子奇心下亦自有计较。
玉辰王到底是皇室血脉,陛下也要做出一副宽仁之姿,绝不适宜白日里大张旗鼓而去。
夜色已深,这小院内外密密麻麻,已聚若干人影。
牟子奇倒也有些本事。他如今虽非典狱司司主,亦无手谕可动典狱司密骑,可短短半日,亦是召集了三百红甲卫,可仗陛下所赋典狱司专擅决断之权,一查玉辰王府。
这大胤律令有规定,京内王府蓄侍卫不可超过五十,京外不可超过两百。
玉辰王说是受陛下爱惜,可府内侍卫也不过几十,绝不敢有丝毫逾越。这些都是在典狱司的监视之下,牟子奇如何不知?
至于陛下对这位玉辰王,就正如那位林姑娘所说,只怕是深有忌惮,是埋于心中一根刺。
臣下若图富贵,那自然是要顺应陛下心意。
至于眼前这三百名红甲卫,已是牟子奇以自己执事身份能调动的极限。
这时旁人方才将林滢带过来。
为不走漏风声,牟子奇也刻意留下了这位林姑娘。这倒不是他对林滢所有怀疑,而是牟子奇平日里行事十分谨慎缘故。
这期间他还令林滢写了一封书信报平安,送去给卫珉,也免得卫珉闹腾。
林滢倒是十分配合,一一照做。
林滢被他勾留半日,此刻被请了过来,少女面颊之上却并无半分不耐以及埋怨,很沉得住气样子。
牟子奇心底倒是略有讶色。
主要是没想到这个年纪的姑娘,居然也能有这么一副沉稳的心思,倒是令人觉得十分难得。
牟子奇心下倒是生出了几分纠结。
将这个善于断狱的林姑娘一并带去,使她去指证玉辰王,倒也是更增几分气势,更显得己方颇有道理。只是——
这时候尹惜华却不觉说道:“执事大人,我这师妹虽是顾公弟子,又善于断狱,可毕竟是个年轻女郎,胆子可能也不算大。若让她去指证一位王爷,到时候京中传得沸沸扬扬,只怕阿滢也会多有不便。不如,还是送她回去?”
尹惜华实是看透了牟子奇心中的顾虑。
说到底,牟子奇无非是怕人争功,故而有些不大愿意让林滢随之前去。
他如今去玉辰王府问罪,主要是为了在陛下跟前加以表现,自然绝不愿意别人抢去风头。
如今尹惜华三言两语,却也是提醒了牟子奇这其中的关窍。
那就是林滢是顾公弟子,身份本来就所有代表。再来林滢是女儿身,这一女子指证一位大胤王爷,这样故事也更具有话题度。
如此一来,这市井坊间的议论里,自己这位典狱司执事反倒会成为陪衬。
被尹惜华提醒之后,牟子奇心内顿时生出了计较,下了决断。
“不错,林姑娘到底是女儿身,这身子娇弱,不合前去,还是送林姑娘归家才好。”
接着牟子奇就令一名红甲卫送林滢回去。
等林滢上了马车,心里也是不由得五味杂陈,心下轻轻叹了口气。
她当然也瞧出来,这尹惜华三言两语下来,方才使得自己不必跟随。
这究竟是为了自己安全着想,还是特意向牟子奇卖好,又或者不愿意让自己这个师妹出风头?
这用意究竟是善意,还是恶意,林滢都琢磨不透。
她这位师兄周身也好似笼罩一层淡淡的迷雾,使旁人总是看不清他。
不过去与不去,林滢倒是并不如何在意。
她也相信,牟子奇可能虽非善良之辈,却是绝不会对玉辰王徇私。
因为一个失势的王爷,已经不能给牟子奇什么。而牟子奇也不是鄞州杨氏,没什么把柄在玉辰王手中。
林滢伸出手指,揉揉太阳穴,想着这搜府结果到了明日清晨就能见端倪。
等她思绪稍微放松,她才留意此刻周遭似有些安静。
不知为何,林滢心底也是流淌了一抹恐惧。就好似有一种直觉,使她觉得有些事情将要发生,因而惴惴不安。
她忽而觉得,今日牟子奇去搜府,只恐怕没那么顺利。
她也不知晓自己为什么有这个念头。
可能自己已经察觉到了什么,可是还未意识到,所以方才生出了这样子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