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借贾修真(164)
是以我想,这府里,主子自不用说。从老太太到太太乃至凤姐,都是对我们极好的,倒是要分外在意底下这些奴才。前儿还听院子里的小丫头说,往年林妹妹熬药熬粥的,还被人指着说‘不是贾家的正经主子’这样的话来。如今我们也是借住的,要是惹出这等唇舌,我可受不住。”
薛姨妈笑道:“这可真是多心多恼了,正是虑着这点,我才与你姨妈说了,一概日常费用我们都自管,如此方是处常之法。奴才说到底,不过一个利字,这一路走来看来,你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不过多给几个赏钱,自然好话连篇了。”
宝钗觉着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正要再说,外头报“大爷回来了!”
薛姨妈听了道:“我与你哥哥说些铺子上的事儿,别闷着了你。”
宝钗听了,便只好打住了话头,道:“我与莺儿还收拾衣裳呢。”
薛姨妈点点头,对外头吩咐道:“让大爷去我屋里一趟,我有话问他。”又嘱咐宝钗几句,便出去了。
这头宝钗带着莺儿开了箱子收拾夏天的轻薄衣裳,莺儿一件件取出来细看,或有尺寸不合适的,或有颜色样式不时兴的,便都放到一旁,碰到拿不定主意的便问宝钗。宝钗支颐而坐,想着方才与薛姨妈的话头。
薛家在金陵四大家中号称珍珠如土金如铁,可知豪富。怎奈薛父早逝,薛蟠又尚年幼,如今虽还开着不少铺子,却再难有当日之盛了。尤其这上京的一路走来,归拢生意,难免有内奸外贼,若不是四大家的名头在外,且又与王家贾家联络有亲,恐怕要流失不少钱财。至此,对于权势之利可谓切身体会。
如今因贾母与贾政相留,王子腾又正好升任出巡,薛姨妈与王夫人多年未见正想相守多些往来,便一发借住在了贾家。说是借住,真是借住了府里一个空院子罢了,日费供给一应免却,这梨香院又厅舍俱全,关上门来便是一家的日子。虽如此,却到底是在贾府之内,宝钗每日总要去贾母与王夫人处请安问好,陪着说话抹牌,又或者与府中姑娘们说些针黹书画,在贾府内也是常来常往。
她又是个有心的,桩桩件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暗叹不愧簪缨世家百年豪族,倒把先前自傲自持的一点心思压了下去,只想着如何方能在这等地方立身扬名。
莺儿又取了一件飞花盘金线满绣三色牡丹的比甲出来让宝钗看,宝钗只瞥了一眼,便道:“太扎眼了,收起来吧。”
莺儿看看一边已经成堆的衣裳,道:“姑娘,这些衣裳都是顶好的料子,如今也还合身的,都收起来不穿了?”
宝钗看她一眼,淡然道:“让你收起来便收起来,如今不穿这些了。”
莺儿一边收了,一边犹自不服,嘟囔道:“我看府里姑娘们穿得都鲜亮,看我们初到那日,一色的大衣裳,不是银红就是鹅黄的,不也好看的很。”
宝钗顾自想事,由着她咕唧。
第89章 金玉良缘
且说宝钗想着如何在贾府内行事度日,那头薛姨妈把薛蟠叫了进来,不待薛蟠开口,便急忙问道:“可打听清楚了?宝玉的玉上写了什么话?”
薛蟠见问,不满道:“妈真是巴巴的为难我,我如何能记得那么些字?妈你天天带着妹妹在府里走动,直接问姨妈不行?非要我去打听。”
薛姨妈急得给了薛蟠一下子,奈何呆霸王身壮肉厚,倒把自己的手震得生疼。薛姨妈顾不得手疼,连连道:“我把你个不着调的!你妹妹如何能问这些?!我正是从你姨妈处略听了两句,才让你去细打听的。”
薛蟠见薛姨妈起急,便不敢再埋怨,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来,递与薛姨妈道:“我问了,还特特找人写了下来,省得记差了。”
薛姨妈道:“我又不识字,与我看什么?你给念念。”
幸好是刚听得的,尚有些印象,若是隔了两三日,只怕这字还认得薛蟠,薛蟠却已认不得它了。薛蟠拿了纸念到:“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又道,“还有些旁的字迹,我一时也记不得那么些,便没能写下来。”
薛姨妈摇摇手,怔愣愣地复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续。”
薛蟠听了,忽道:“妈你念些什么,听着耳熟。”
薛姨妈哭笑不得,怒道:“你满脑子跑些什么马!这不就是宝玉的玉上的话,和你妹妹金锁上的话?!”
薛蟠挠头道:“我不说了耳熟?!”
薛姨妈道:“早先不是跟你说过,你妹妹先时,总犯病,把你爹急得不行,凭看了多少医生,也不得治。后来来了个癞头和尚,说是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给了那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药引子。”
薛蟠道:“妈可是说那个又要花心又要雨雪的坑人玩意?真真琐碎死个人!好在妹妹服了果然效验,要不然,我非找到那和尚打他一头包不可!把大爷我给折腾的!”
薛姨妈不理他,继续道:“那和尚临走还给了两句话,让刻在金器上带着,还说你妹妹有这金,这辈子姻缘,得找个有玉的来配。”
薛蟠一怔,“有玉的来配?那妈你是说宝玉是我妹夫?那妈你怎么不早说!”
薛姨妈又气又笑,道:“那时只说是要找有玉的配。你爹心思大,说要有玉,天下最大的玉便是玉玺,恐怕咱们家要出贵人。是以先时听说宫里要选才人赞善,还道果然是天命如此呢。哪里想得到,竟还有宝玉这块玉。”
薛蟠疑惑道:“姨妈就没与妈说起过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