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借贾修真(175)
孙大宝听了,点头道:“我也想到这里了,只是也没有旁的法子,如今也就补种荞麦还能赶着收一茬,到底这种子怎么个借法,明儿去了听听再做打算也成。”那头小三小四小五正跟大牛和二子细说今日的奇遇,几人叨叨咕咕,直到撑不住了方睡去。
果然第二日这小三小四两人就一人织得了一双多的袜子,刚好又赶上隔日一结,巧娘子两日织了十三双半,小三小四一人一双半,这结账都是按双结的,巧娘子得了一百三十文,小三小四一人十文,三个人两日赚了一百五十文还省了家里好几份口粮,直把巧娘子喜得念佛连连。
蕴秋又让巧娘子将小五小六也日日带来,在厨上帮着剥豆子择菜,或传个话跑个腿,一天两顿饭都在后厨上吃。孙大宝按登记的田地大小领了荞麦种子,回来告诉巧娘子,主家的意思,这荞麦种子各家种下去,成不成的都不收租子。至于今年的地租,直接减半,且在三年内付清即可,若是能用庄子上的新庄稼交租,就连利息都不收。
那庄子上的新庄稼,种子也是主家给供,种子的花费也可待收成了一对一还。巧娘子听得说完了,愣了半天,道:“咱可不是遇上菩萨了吧。”
第94章 纹银百两
庄子里荞麦都已补种,这日许嬷嬷跟计良派来的人结了账,收拾了便去府里给李纨请安。见了李纨,笑道:“奶奶,这事儿可又难办了。”
李纨哪里还把这世上的什么事放在心上,便赶紧道:“嬷嬷且说来,要钱要人的,咱可都有。”
一旁常嬷嬷笑出声来,道:“奶奶如今是怎么了,好好的出来一股子匪气。”
许嬷嬷也摇头,坐了下来,慢声道:“倒真是钱的事……是钱太多的事!”
李纨一听便明白了,道:“可是计良又把事情往大了整了?”
许嬷嬷摇摇头道:“如今倒也还没怎样,只是啊,怎么旁人挣钱这么难,到了奶奶这里,想要不挣钱倒难得很了呢?”
说了,从怀里掏出账本来,交给李纨道:“奶奶自己看吧。”
李纨如今什么眼神,一扫,一看盈利两百余两,惊道:“怎么挣了这许多?!”
许嬷嬷笑道:“可不是!一双十文钱工钱,连带着买的棉纱钱,一日两餐饭钱菜钱,我连茶水钱都给算上了,这一个来月还净赚了这么些。”
李纨细看了一回,道:“计良给的价是不是太高了点?”
许嬷嬷笑道:“也只奶奶问得出这样的话来。计良说了,如今是新鲜玩意,且这袜子本也不是寻常人穿的,价格自然往高了说。他给我透了个底,便是如此,他那头获利不少五倍。”
李纨叹气道:“本是想给庄上人家找个营生的,这么一来,又成了替我赚钱了。”
许嬷嬷笑道:“如今我们连半大孩子都收了,更小的,只要能干点什么,都想法子给碗饭吃。这送钱比赚钱不少费心思。”
常嬷嬷听了叹道:“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你们这是行天道呢。”
李纨摇摇头道:“嬷嬷今儿晚些走,待会儿我们好生商量下,总得想法子把这钱花出去才是。”
常嬷嬷笑道:“也只奶奶如此,常日里都愁着怎么把钱花出去。”一众人听了都笑。
用了点心,李纨把许嬷嬷让到了里屋,素云上了茶便退了出去,只留两人在内。李纨低声问道:“嬷嬷,为何我看这账目手笔不是嬷嬷的就是蕴秋的,不是说这事儿交给闫钧夫妻两个做吗?”
许嬷嬷点头笑道:“奶奶果然看出来了。闫钧是个好的,做事踏实又仔细。只是这媳妇却不是这路人,先到了庄子,我看了两日。不是撺掇闫钧占庄子正院,就是扫听我们几人的月钱数目。待要开作坊时,竟想着占了发工钱的位子吃回扣!实在是……我看她如此,便索性不让她沾手,如今是我跟蕴秋墨雨管着,她就做个庄头夫人也罢。”
李纨听了叹道:“倒是我事前没细打听,这么一来,嬷嬷事儿倒多了。”
许嬷嬷笑道:“我本也不喜欢闲着,且如今这才多少事,哪能跟先前庄子上比。奶奶也别多想,这闫钧是个人才,只是人哪有万全的呢?不过白养活一人罢了。”
李纨问道:“闫钧可有说法?”
许嬷嬷乐道:“你再猜不着的,还是闫钧与我说的,道是他婆娘识字不多,管不得账。想来是也怕这媳妇管了账,起了什么意,他两头难做。”
李纨道:“这真是夫妻相知了。”
两人又说到如何花费那银子的事情上,李纨的意思,这钱最好就都花在这庄子上。许嬷嬷知道李纨身家无数,便一心帮着出起主意来。
李纨道:“这夏日里如此多雨水,田地还罢了,不知道有没有坍塌房子的。再有,若是秋冬还这么多雨水,恐怕就没如今这么好过。”
许嬷嬷听了道:“倒是没有虑到此处,奶奶既这么说,回头让闫钧看看庄子上的住家情形再说。”李纨接着道:“这如今四五十人都在哪儿干活,有那么大屋子?”
许嬷嬷道:“一间屋子自然坐不下,在原先堆租子的大通间里,朝东的五间房没有隔断,再多些人也坐得下。”
李纨点头道:“如今这活精细,冬天不暖和可不好干,不如索性庄子里也起几间冬天用的暖房,做个通地火的。”
许嬷嬷看看李纨,啧啧道:“奶奶好大手笔,真是不把钱当钱了。就是咱们府里,也没几处有地炕的吧。”
李纨笑道:“咱们府里冬天烧着银霜炭红箩炭,我可供不起几间屋子一冬的好炭,不如地炕还便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