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借贾修真(201)
草田庄上,听着外头的白毛风,巧娘子起身摸索着从墙边大箱子里取出仅有的两床被和给几个孩子盖上,想了想又取了件夹袄出来披上,去灶间将那存常日里烧柴残炭的陶罐打开,铲一铲出来,引着了拿陶畚箕盛着拨开炕口放进去,待了片刻见烧的稳了方回炕上躺下。
孙大宝跟几个娃儿都一夜酣睡,早上醒了才发觉冷得稀奇,巧娘子已起了喂过小七一回,小七裹了厚抱被在背巾里睡得香甜。孙大宝道:“怎么这般冷?这离入冬还远呢。”
巧娘子面有忧色道:“可不是,夜里风越发大了,我给点了炕才安稳。今日在夹衫外头套个小袄再出门吧。”转头看着几个小的,还连个像样的袄子都没有,实在忧心。孙大宝答应着,见巧娘子已烧好了热水,张罗着给几个小的擦脸洗手。
都收拾好了,巧娘子从大柴灶里锅取出热好的杂面馍馍,孙大宝去舀粥,却发现与平时的不同,巧娘子见他犹豫,轻笑道:“天儿忽的冷了,打的鸡蛋姜汤,喝了身上不冷。”孙大宝憨憨应了声,小二拿了碗给各人都打上一碗,小三小四帮着端,又招呼大牛吃饭。大牛打外头进来,一脸惊奇道:“菜叶子上都覆了霜了,都没见风,可冷得厉害。”
孙大宝把碗递给他,笑道:“啥没见风,昨儿风大的时候咱们都睡得沉呢,你娘半夜起来烧的炕,要不然都得冻醒咯。”大牛接了碗喝一大口,险些烫着,笑着道:“娘就是操心。”孙大宝递给他一个馍,笑道:“你娘不操心你能过得这么舒坦!”几个人说说笑笑吃了饭,都尽量捡厚的穿了,齐往庄头院子里去。
到了中午,却见了太阳,不过几个时辰,好似一下子从冬日到了春时。
李纨几个都在贾母处,说起昨晚的冷风来,李纨踌躇了会子,到底还是开口道:“今年夏日里就不怎么热,这还没入冬就来这么一下,恐怕要多备些东西过冬。”
凤姐听了笑道:“我的大嫂子,你恨不得伏天里就开始准备毛料衣裳了,还要怎么多备?”又指着平儿道,“这个好跟风的蹄子,见了素云几个忙着翻晒,就紧着倒腾,如今都晾上大毛的了。昨儿晚上一刮风,把她给吓得,恨不得把刚晾得的都给我穿上。幸好没由着她,要不这会儿我就得出痱子了!”
众人听了一笑,贾母便问:“今年的柴炭可够,别照上回似的,幸好没冷几日。”王夫人听了正要说话,凤姐已笑着道:“老祖宗放宽心!自从上回,咱们庄上这年进都加了三成柴炭,准定够使。”
贾母点点头。李纨心道:“今年可不一定能等到年进来的时候。”便开口道:“只盼这天好点,若是照着昨天夜里那样,恐怕到时候大雪封路了。”凤姐道:“昨儿那风可真邪乎,不过到底没到冬天呢,这会儿不就暖和了。大嫂子偏是心重。”
李纨道:“上回桃花雪,到底是春天了,地气一日日暖起来,就算天逆也逆不得多少时候。如今却是仲秋,这眼见着是一日日要冷起来的,昨儿这么来一下子,我心里就不怎么踏实,许我多心了吧。”
贾母上了年纪想得多些,听了这话心里也有些忧虑,便道:“这两年天时总不大好,有备无患,让今年年进提前些送来,这柴炭、年用这些备好了就直接送来,不用都等齐了。”王夫人忙起身答应了。
第106章 暖忘暖望
回到院里,常嬷嬷对李纨道:“奶奶今日怎么想起说这个来了,这太太跟二奶奶听了都不怎么自在。”李纨笑道:“这么想到就说了,提个醒罢了,今年这天不同往常,若是一个不小心,府里连柴炭都接不上,那乐子可大了。”
常嬷嬷道:“那也是当家人的事,奶奶私底下跟二奶奶提着也行,这么当着老太太面说起来,难免让人多心。”李纨道:“跟凤丫头说这个才让人多心呢,这么当着老太太说了,事情不就结了?我若私下找谁说,也没个人当真的。凤丫头跟太太都只当我多心多事。”常嬷嬷叹气道:“便是如此,也不该奶奶说这个。”
李纨转过身来看着常嬷嬷道:“嬷嬷的心思我晓得,放心吧,自在不自在的不过这么几天。若真的耽误了,到时候咱们自己也不得安生,总不能老太太挨着冻我们点暖盆子。”又道,“咱们的柴炭可够?今年可没有烘房了,得想别的法子呢。”
常嬷嬷笑道:“前儿素云想起来点了点,今年哥儿学里饭菜咱们自己做的多些,这余下的也不多了。要不,让许嬷嬷打外头采买些来?”李纨心里有计较,笑道:“总会有人送来的,最好还是等府里的柴炭到了再说,要不就索性早些。”
那头王夫人回了院里,跟凤姐抱怨道:“什么东西!上回就撺掇老太太去市面上买炭,她也不想想,什么好东西能在市面上寻着?弄了个灰头土脸,到了还是我们脸上不好看。今天不知哪根筋发作了,好好的说起这些来,如今可好,老太太发话了,让早备货进京!那庄子里人一年忙到头都是有时有节的,哪是她一句话的事儿?折腾得多少人不安生!就为了显她能!”
凤姐听里头还牵扯了贾母,便不便开口,只好扯开了话头道:“上回桃花雪,听说只有大嫂子院子里一个病的也没有,她什么都想在前头,也有些好处。”
王夫人冷笑道:“就这么一遭,还抽冷子让我们给和生道好大一场买卖呐。如今不晓得又要打什么主意了!”正说着,外头道老太太有请太太,王夫人心知是要说提前让庄头送年用柴炭进京的事,心里越发气闷,到底也不能不去,略坐了坐平平气便带着凤姐往贾母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