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借贾修真(261)
闫嬷嬷捂嘴乐道:“再没听过的事,那读书识字都是大事,入学都要拜圣人的,你们这个叫什么,蒙学不像蒙学,举业不像举业,我这么听着都有些有辱斯文!”常嬷嬷笑道:“有什么要紧!原在南边的时候,计良段高几个小小子学书认字的时候,谁还指望他们中状元不成,一个道理。”闫嬷嬷道:“那如何一样?那好歹还打着伴读的名号学的。”
常嬷嬷道:“那是没法子,老太太要选些机灵识字的小厮来,老爷如何能答应?只好这么着了,说是伴读,嗐!那几个表少爷姑少爷的,学得都没小厮成材!”几人说了不禁又想起那时岁月,也是一通感怀。
终是如了李纨的意,许嬷嬷摇头道:“我也算看出来了。旁人的庄子那是要出息的,最重租子岁供,咱们这庄子嘛,倒是奶奶的玩玩意儿,一会儿一个主意。得了,都依了你吧!左右也不费什么事,不过话可说好了,若是开了大半月也没来几个人,我可就给停了。”李纨想了想便道:“也要考虑个时候,或者农人白日里上课不便当,改成晚上也成。”
许嬷嬷摇头道:“越说越离谱,晚上读夜书,那是贫苦人家能做的事?奶奶这个主意,我不止得填地方填先生填教具,我竟是还得填上油灯蜡烛了!”常嬷嬷道:“你怕什么,算了账,若是不敷出,打了条子来让奶奶补给你。”
几人听了都笑起来。这才算议定了,又说起庄子上没个医生,李纨才说要问和生道求个人来,方有今日这书信。片刻写得了信,妥当收了,等着晚上静了遣阿土送去。如今李纨与吴氏夫妇联络,除了节下来回那些走的府里,旁的都借的傀儡,若不然就显得太过热络了,又要引人注目。
第133章 清风徐徐
李纨收好信出来,素云见了忙沏了茶端过来,碧月拧了热手巾给李纨擦手。就见贾兰从外头急匆匆进来,李纨忙叫住他,皱了眉道:“什么事情,这么紧着走!你若不小心碰我门上,不是碰坏了门扇?”
素云几个都掌不住笑道:“看奶奶,哪有这么说哥儿的!”贾兰嘿嘿笑了,接了碧月递来的毛巾擦了手,又顺便往脸上胡噜,素云忙给按住了道:“哥儿要擦脸,我们另换干净的水来。”说了使眼色让小丫头端水去。
贾兰偷眼看闫嬷嬷没在,方松了口气,又忙转了身堆了一脸笑道:“娘你猜猜我得了什么信儿?”李纨看他高兴得整脸都红着,便道:“看你乐成这样,我想来,莫不是那家酱肉今儿买一斤送半斤?”
贾兰一怔,忙道:“哪有那样的事,那家再不折扣的。”李纨哦了一声,又道:“是了,那定是那家风鸡的了!”贾兰道:“不是不是,不是那些。”
李纨道:“那就是蜜饯果子糕饼饵食的事了!”贾兰涨红了脸看着李纨。
常嬷嬷忍不下去了,笑着对李纨道:“奶奶莫要再逗哥儿了,哪有这么逗亲儿子的!唉哟!”李纨也笑了,搂了贾兰道:“好了好了,娘逗你玩呢,我猜猜哈,你能这么高兴,我想着,莫不是祝先生有什么信儿来?”
贾兰眼睛都亮了,脆着声儿道:“先生要回京了!刚老爷把我叫去书房说这事来着,还有过些时候来会来看我!”李纨想起那回祝先生走时,把自己的一块什么身份的牌子留给了贾兰,贾兰小小年纪心思倒重,还大哭了一场。如今可好,便笑道:“这下可好,你可踏实放下心来了。”
贾兰点头连连,又对李纨道:“娘,上回先生走时还问起紫米酒来,我看先生很爱这个,我们还有多少这个酒?”李纨无奈道:“咱们府里藏了多少好酒,你巴巴地惦记这个作甚?”贾兰摇头道:“先生可不是爱听个虚名儿的俗人,咱们这紫米封缸酒那都是别处没有的,先生说喝了清凉直透灵台,不是凡品呢。”
李纨心道:“可不就不是凡品!”嘴里只好说:“待你见着了祝先生再说吧,短了什么还能短了你要的东西?!”贾兰听了才笑了,又说起祝先生爱的酒菜来。李纨心里叹息,知道他对那先生大有孺慕之情,也只好陪着他闲话。
草田庄上巧娘子寻思了两日,总算有了点头绪,几个人坐了商议。巧娘子道:“我这没上过大阵仗的,都是白口说说的话,管事们先听听。”众人都让她只管说。
巧娘子便道:“我想着咱们饭堂里不过是一出一进的事,打从这两头算就有个大概了。却是要量出为入的,先要定这个出。庄上笃定要在饭堂里吃饭的大概有多少人数,这个是原先没开作坊时就有数的,如今或者有变也略增减就是。
再则是如今在饭堂里花钱吃饭的,我看了看咱们作坊里八成都是在饭堂吃,剩下两成里有一半自己带了饭菜的,剩下的就是离家近家里又有人做饭,趁了午歇回去吃的。再就是在庄里做活的村里人,因都是壮年爷们,我看九成九都是在饭堂里吃了。
这也有个因由,我算了算,咱们饭堂里菜或者还不显,饭食却比自己做不贵的,若是食量大的,自然在饭堂里吃合适,加上爷们几个聚了还爱喝盅酒喝碗茶的热闹,更要在饭堂里了。
再余下来的,就是顶不好估量的不在庄上做活的人了,我细看了两日,倒也有些头绪。只看在作坊里做活的嫂子大娘就是了,都在这里,家里连个能做饭的都没了的,自然全家都奔饭堂来了,家里有个老人家小娃子能上灶做饭的就不大会来,农忙的时候就另说了。这庄上不过这么几家人,家里的情形也是定的,这个也能估个八九不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