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借贾修真(524)
平儿揭开来看了,一行梳妆,一行道:“上回自你们这边得的好胭脂,我也一回没用过。后来放时候长了,板结一块都捻不开了,只好扔掉。”
素云刚想问为何不用时,却想起她今日遭遇来,心里明悟,却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一时李纨她们都回来了,凤姐果然当晚在贾母处歇了,贾母又把她留到快近二更,也不晓得祖孙俩说了些什么。
李纨有心开解平儿两句,却不得要领。说起来到底他们三个才是一家的,有道是疏不间亲,论是论非,劝进劝退都是徒惹是非。见碧月张罗着要酒,索性拿了一小坛子浮尘集市里的仙酿“忘尘缘”给她们。又让素云自去院子小库里寻了些酒菜出来。
晚间从珠界里出来,散了神识,听得她们屋里几个人唧唧哝哝,琐琐碎碎,不知道说到什么时候才睡的。也是料得如此,才给了灵酒,起码转日看不出宿醉来。
收回了神识,心生叹息:“世人长求美满,只是这系于他人的东西又怎能轻易求得?‘夫妻和美、儿女孝顺、长辈慈和’……一应都要靠旁人成全。却怎么没有人去求个‘内心安宁’?想来这个心倒是自己容易做主得多些不是嚒……”
又想前两日贾母作兴要给凤姐过生辰时,凤姐是何等风光,到了正日子急转直下就闹了这么一出,还整在她的死穴上。心下疑惑:“果然‘盈则亏,满则溢’?世上就没有常保昌盛之法?又说境自心生,难道凤丫头她还能盼着这样的‘偷人境’不成!”
只躺着暗自参详,不觉东方已白。
第243章 埋
总算贾母一通话,把那一家三口劝拢了去,待到初四这日,稻香村上下就开始准备起来。
又说贾兰因得了李纨的传信,心里记挂着这事,恰好初五本就是书院放假的日子,初四这日下了学同他先生、师伯说了一声就忙着要家去。
哪想到刚要从书院前头聚仙台下去,斜剌剌就伸出来一只脚来,把他给拦住了。贾兰就有两分不耐,再看来人,正是那吴家兄弟两个了。
贾兰一眯眼睛:“吴克名,你又闲得蛋疼了。”
那吴家兄弟早年同贾兰结怨,只贾兰到底不过一个小小孩儿,他们若十分为难自己面上也不好看。却没想到后来朝廷编书,把贾兰名字给写上去了。吴家家主眼睛盯着内廷尊位,最在意家里有贵人的人家的风吹草动。这回眼见着贤德妃家的小小儿露了脸,偏自己家也有在那书院里的,且有两个,还是拜在山长门下,却分毫不显。不由不悦。
尤其又见衙门里人吹捧贾政,且贾政又点了学差,真是什么好事都让他们家轮上了!待着兄弟二人回家时,不免一顿训斥。只说他们越发不长进,连个那么小的孩子都不如。“若再这么丢上两回脸,我看你们也不用再去那书院,不如换你兄弟去也罢。”
原来这吴家子孙繁盛,这吴克名、吴克己两个正是如今挑大梁的人选,这会儿听家里老爷这般口吻,想着底下兄弟们也一日大似一日了,说不得真有被顶了位置的那日。心里也焦躁起来,可是那修书立传的事也不是时时都有的,要想寻回场子哪有那般容易。自强一路眼看不成,便恨上了引出事来的贾兰。
加上贾兰此前问心立志,看了一堆世家列传,忧心起自家府邸来,倒多投了几分心力在仕途经济学问上,连山长都赞了两回。越发招人眼目。这回就想给他点厉害看看,让他知道人怕出名猪怕壮的道理。
他们选在这聚仙台动手,这是书院下山的必由之路,底下就是几百级台阶,想贾兰一拳难敌四手,也只逃跑一路。往下跑去,若他自己跌了摔了,就怨不着他们。若是他命大,无恙逃到山下了,底下早埋伏了人手,再动手时也不怕书院里先生们知道了惹出祸来。
只是他们却想错了贾兰。
贾兰自性就算不得良善,他又眼见着他娘那绵软性子在府里吃亏,哪里还会学那一路行事?加上身怀异宝,更加胆大包天。他只不同那两个对上,实在是在他看来,弄死那两人就同捏死两个臭虫一般。试想哪个没事的时候四处去寻臭虫来捏的?只是这臭虫若非要爬到小爷身上来,那又另当别论了。
这会子正下学时候,聚仙台上人来人往。贾兰特意扬了声道:“姓吴的,你待怎样?还想打人不成!”
都是十几岁的小小子,听说有人打架,便不由得围上来打探。又见是吴家两个鬼扎手,对上年纪小小却一人独有两个师父的贾兰,更增看头,一时就有不少人停了脚步张看。
那吴家两个还带了自家的七八个小厮随从,另有十几个在这长阶底下侯着。可这贾兰就是不跑,站在那里穷嚷嚷,惹了人来看,却与初时预想大异。
贾兰见他们犹豫,便大声道:“连句话也不会说还学人家劫道儿来了,还真是你们俩能干出来的事。”
吴家两个一听面上挂不住了,也不顾什么计划不计划,周全不周全的,指了贾兰鼻子到:“原看你小,就让你几分,没想到你却越发蹬鼻子上脸了,今日不教训教训你,你也不晓得什么叫厉害!”
说了几个人就围了上来,看热闹的人越发多了。
贾兰往台阶上一站,笑道:“哦?听起来是我欺人太甚,那你倒说说看,我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了?我是多吃了你一块儿糕,还是少给了你一颗糖?想你们兄弟,也只在这些事上了吧。”
周围有人乐了出来。这吴家兄弟原在书院里也算年纪小的。总让人赞一句“自古英雄出少年”。都知道当今爱用年轻人,吴家借着这个话头也作了不少文章。只里头内外当家的人心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