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借贾修真(646)
晚间夜深人静,便又进了珠界。从前拿去外头的东西,能送人的都送人了。灵烹宗饕餮馆库里拿的那些器具,多半巧妙新奇,分给了黛玉迎春惜春几个。料子皮毛捡好的,除了她们,又独给了邢岫烟一份。又往几位嬷嬷、蕴秋墨雨那里送了些。如今也许久不往外头倒腾这珠界里的东西了。
经了妫柳一事,她也知道,这世与世不同。非此界之物,差太多了的,留在外头还不知是福是祸。原先还有一心为贾兰计,如今知道贾兰得的那老龙遗赠,里头的东西只怕更合此间人世,倒比自己从珠界拿出去的妥当。
填山塞海的天材地宝,于李纨来说也无甚新奇了。只因她所求仙路,并不能由那些东西到达。如今方略悟那句“神通非正道”的话来。如贾兰惜春这样的,一心想往的还是那惊天动地的神通之能,只要能新学着一样,便觉自己又厉害了许多。
李纨这般,随手从里头捡件宝物出来,说不得就立时得了通天彻地之能,然而于道无益。道在心不在外。好神通,倚威能者,心全在物上。或因心怀恐惧而欲借力得安,或因心内自卑欲展其能而得旁人崇拜敬仰。究竟心病仍在,并无寸进。若是心病尚重,却因机缘得了什么了不得的威能,反倒易生大祸,落得因果缠身,离道愈远。也因此,她守着一界功法,也没说要给贾兰寻上两本来练。
只世上之事又岂能尽在掌控,别说她不过一在修之人,便是大能真仙,还得服了天道变数。有道是东方不亮西方亮,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略坐了一回,仍往络玉十三境去了。这珠界里东西虽多,这块地方却是实打实的真仙所留,不比旁的,净是些指月亮的手指头,如何花样百出,究竟离得远了。
入了境,只往那处唤作“有无间”的分境里去。初时她几回欲入此境,都转瞬被送了出来。直至此前开始依着《太初诀》返修心力,略有所成后才得窥其真容。原是一条笔直的石道,周围一片空茫,进去后所处一方丈许石台便是起步处,却不论以目力灵觉还是神识都感知不到这石道的尽头所在。
初时踏上石道,没走几步,就退回到了石台上。如此往复,李纨心知既然是返修心力后才得入此境的,想来这里的磨练也该同心力相关,故此沉心观照自心。如此来回不知多少次,她才知道了窍要。——原来这石道上行走时,只心神一有旁骛,非在当下此刻了,便会重新退回到起点。她此前说与惜春几人的“无间法”,便是从中化出来的。
常言只道“勤能补拙”,于此事上却无分毫用处。一步一步走时,当下本无难亦无易,无过往亦无未来,是以只心念起了“我需当努力”,“这回好些了”,“啊呀,不会又要退回去了吧”……哪怕只一念“无聊”、“要放空”等等,都是妄念,都未能定心当下,转瞬便回到原点去了。
李纨如今进了珠界,所有功夫都泡在这条道上。若要认真算起来,也不晓得走了几十几百年了。如今总算能走远一些,只这走远了再瞬间回到原点时,要保当下道心不破,又比初时没几步就退回之时难上千百倍。这时候才知道,原来人心竟是这般经不起输的。
也无他法,只好在外时借了世事磨练心力,进来了,便沉下心往石道上磨砺。退回原点,便盘腿坐下,细察方才心思起伏根由。有所得,化为己用,再上这炼心路,如此往复。
这日在石道上一步步前行时,渐渐的,四周浓雾渐散,竟露出些花木来。当下便知道是到了新境界了,面上刚露出半分喜色,心里就暗叫一声要糟,果然,一眨眼又回到那方小小石台上了。李纨不由苦笑,原还以为这一条道到头呢,不曾想这一路还有如此多的花样。想来就同当日《太初诀》化出境来与她炼神识时一样,说不得什么时候还会来个晴天霹雳之类,若不能真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程度,怕是难过此关。
不由长叹一声:“不是说色#即#是#空?!”这话是问她自己了。不错,哪怕四经十八典都倒背如流又能如何?心上没有半寸真功夫,便是下笔万言辩才无碍又有何用?色了又空,空了又色,不过如此。
缓一缓,仍旧一步踏出,上了石道。
从珠界出来,如今她六识过人,便不用神识,这院子里的人声动静也听得清清楚楚。之前去了几家人,也不知怎么巧的,倒有多半都同她这院里有瓜葛。想来也是,当日在这里的也多半家里没什么脚力,这会子要凑人家放出去,也自然容易轮上。如此,连婆子都去了几个,凤姐又给换了新的来。
这会子就有个新来的婆子在问:“怎么没来时,听那帮老货传得这院子同神仙洞府似的。只说大奶奶如何好性儿,打赏如何多,又不受磋磨,又没那些烂事儿……竟是好的不能再好的一处地方。如今来了这里,也没觉出如何来。轧是轧非的是少,好处却没说得那样悬乎。且那日我们进去搬抬东西时,里头看着也十分清素,哪里是她们说的什么‘前朝大贵族小姐’的样子呢?!”
另一个婆子道:“要说你没见识呢。如今什么时候,你当都同那边似的没规矩。我们奶奶这里从来最讲究这个的。要不从前珠大爷刚去那会儿,都当我们奶奶没底子呢。不就是守规矩不露出来!后来才知道那身家,嘿,真是。多少东西拿出来,二奶奶连听都没听过呢,别说见了。如今国孝里,要怎么热闹?还不够砍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