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借贾修真(652)
这回闹大了,琏二爷给娶了房二房奶奶回来,还是东府珍大嫂子的妹子。如今怀着身子呢,往后可不就都不好说了?又是只闻新人笑的,她本就心重,又要掌家理事,身子想必难养,偏性子又强。如今看她这样儿,嫂子觉着可怜,我倒觉着心惊。还不晓得是做了什么打算呢。唉,倒不如我这样清静。”
吴兆南虽无妾侍,却很有两个庶出的兄弟,这里头的掐斗吴氏也见多了,何况凤姐跟前还只得一个女儿。到底与自身没甚干系,不过叹息两声便放下了,又同李纨说些外头的事,才想起来道:“前两年你说不让往这里送东西,我们也罢了,左右知道你也不缺的。怎么如今弄成这样了?你看看你这屋子,这也素得太过了。”
李纨笑道:“怎么一个个都拿我的屋子说事儿,我这样身份,这院子这么个布置,正该如今这样才合趣味吧。弄得外头茅檐,里头铺金的,也不像个话儿啊。”
吴氏笑道:“你少跟我打马虎眼,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李纨方敛了笑,正色道:“也并没什么。一则我于外物上的心思着实淡得厉害,那许多并无用场的琐碎东西干堆着倒碍眼;二则也是顺应天候的意思,能散的都散了,散给能用的人去。都比干留着自己又没用,反招祸招烦的好。”
吴氏听着只当仍是从前财不露白的意思,她就放心了。又说一回几处番国庄园的事,笑道:“我们在狮子国建了几处极大的茶庄并药园,你哥只嫌那茶园没用,——又当不得药材,只能赚银子,有什么用?!你听听,可好笑不好笑?如今连九洲商行都得了信了,往边上国家去占了更大的地方建茶园不说,还说那边的泥可以制陶,从当地的土大王那里买了不晓得多少山头。我私下里猜着,定不是为了那泥巴块儿的事儿,指不定是为了挖什么呢!”
李纨不由想起之前黛玉说的妫柳出去一趟还带回一堆宝石毛料的话来,便道:“往后他们醒过闷来,不是又要起冲突?”
吴氏笑道:“妹子你不晓得,那些地方的人懒得实在不像话。有几处暖和得一年恨不得能收三四季粮产的地方,就那么荒着,一家子只种一块芋头,够吃就成了。先还只当他们没得好粮种的缘故,转头再去还给他们带了稻谷麦种,你猜怎么着?他们都拿去喂牲口了!说是那粒儿要弄出来吃太麻烦了,不如他们的山芋好,连种都懒得种,直接都给当饲料用了。这还算勤快的,还有就往那里一堆,霉了烂了,一扫一扔,得,就这样儿!”
李纨也失笑道:“果然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你们也别相强了,人家那样也活了多少代人了,不也挺好?”
吴氏又说些海外趣闻,还有和生道各处种包山买地中药材的事,才又想起一件来,压低了声儿道:“有一回四海商行那边领了个人来,把你大哥叫了去,问了一堆延寿养生的话儿。你哥捡着能说的说了,还当之后不知道要怎么样呢,却又没信儿了!闲时想起来,还只心里不踏实。咱们是做药材的,又不是炼仙丹的,若上头存了这样的指望,往后还不是祸事?!”
李纨叹道:“保命延寿哪里只是这副壳子的事儿呢?若是强要留这腔子,到时候神魂已尽,还不是半痴不呆的样儿?只是自古以来欲求长生者不知凡几,嫂子同大哥也不用太过担心,只静观其变吧。”
吴氏辞去,李纨便又把巧姐儿叫进来,取了本《论语》讲给她听。
三月初二探春生辰,黛玉又过来相贺一回,李纨见了笑道:“还当你又要躲懒呢,没想到这回倒来了。”
黛玉笑道:“原先小时候只觉着三丫头太过务俗,如今长大了,经见了事,才晓得她的清明难得,原来竟是我自己俗了。如今她算在我顶敬佩的人里头,她生辰我自然要来的。”
李纨点头道:“怪道如今看你两个竟比从前亲近许多。”
黛玉又笑:“我也觉出来了。大约这世上要真心亲近的,并不在你知道多少对方的好处,反在你懂得多少他的难处吧。因知其不易而心生感佩,岂不比睹其高华而慕其才更实在些儿?”
李纨听了一笑,两人又往人堆里走去。
正说话,就听前头人言道:“老爷书信来了,想是快要回来了呢!”
众人又往贾母上房处去,果然是贾政书信,给贾母请安问好之外,又道将于今年六月回京。湘云听了便忍不住偷眼去看宝玉,果然见他面色忽喜忽愁,变幻难定,心下十分好笑。
稍后散了,宝钗便同湘云一同往怡红院去。见宝玉正同袭人在那里翻书数字篇儿,湘云到底忍不住了,笑道:“二哥哥你还在这里做甚!赶紧熏香沐浴往栊翠庵去是正经。眼看着老爷要回来了,你不去‘临时抱佛脚’还忙什么?!”说完自己先乐得不成。
袭人上前见过二人,才笑道:“才正同二爷说起这个呢。书是一个,字也不够数,老爷六月中回来,如今满打满算不过三个来月。每个月各处世家故旧总难保出个什么喜丧之事,还要空出几日来专做应酬。再则忽然下了猛功夫又怕身子吃不消,更成大事了。还不如趁早一些儿些儿捡起来,免得到时候真要去抱佛脚!”
宝钗点头道:“正是这个话儿了。宝兄弟,你很该趁这时候收收心了。不止为你到时候好在老爷跟前过关,还为着能让老太太、太太省心。你原是不爱听求取功名的话儿,只这孝道你总要顾上一顾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