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借贾修真(866)
如今各人身上都身无分文,从前也罢了,如今都晓得得了这一注钱财,还这么着就不合适了。只仍照着从前府里那般,一个月十两八两的月钱,也没这许多,究竟如何做法才能八方周全,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想到此处,倒有些赞同宝玉方才那话了,果然这金银钱财实在是个麻烦。
宝钗自然是学过理家掌事的,只她学的是掌贾府薛家那样的人家,如今忽然换成这个模样,连规矩都不是现成的了,便是才高如宝姐姐,也得烦难。
过了三五日,宝钗才拿出章程来,同众人商议。只说都按着从前府里的例子来,虽总数没那许多了,大架子仍都还是祖宗规矩。贾府里,爷们成家之后,在外账上每年单有一笔银子可领,未成家的都跟着太太姑娘们领月钱。还有年末各房按着定例拿分红,这个因是按房来的,没成亲的自然也不在数里。这两条却都让贾政给停了。
他道:“从前是爷们身上都领着差事,同僚故旧间往来交际,花费颇大,才有此一说。眼前哪个有这样的事?!待往后哪个谋了官身,再说此事不迟。再一个,那个按房分红的话,如今是祖宗垂怜,才得了一点起家的资财,哪有可分处?!这规矩亦很不必留了。”
宝钗等人少不得都一一依了。贾政原想连月钱都蠲了才好——都有吃有穿的,还要月钱作甚!还是蕊儿出声劝道:“如今在这里住下了,既要有营生,难免要同外头往来。各人身边没一点活钱,难道还让奶奶们自己想辙周转去?!老爷也不要太矫枉过正了。”贾政被噎得无话可说,才罢了。只那月钱也定的极低的,各人都不过一两半两的,众人都刚从饥寒交迫时候过来,倒没有嫌少的话。
待宝钗要商议买地经商等话时,贾政又甩手不管了,只说让她作主,外头的事让宝玉跑去。宝玉一犹豫,贾政便问道:“你一考不得功名,二种不来地,若是些许庶务都打理不来,要你又有何用?你还想如从前一般,做个万事不理的公子哥儿,让你媳妇替你操心周全一辈子不成!”说得宝玉垂了头,再不敢吱声。
四海商行那个小掌柜的在南边事务已了,刘姥姥也跟着辞行。贾府人等都感其忠义,连贾政都送到了门口。刘姥姥直喊折寿,不敢再领。到了门口,见停着的大车上又好几个包裹,忙要推辞,宝钗却道:“姥姥莫要推拒,不过是些南边的土产,回去分给远亲近邻,也是个意思。”又把一个小荷包塞给了青儿,笑道,“下回见面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这个就当给姐儿添妆吧。”把个青儿臊得不行,刘姥姥听宝钗这么说了,便让青儿收下,又要谢宝钗。
宝钗拉住了她,诚心道:“姥姥身体硬朗,只到底年岁在那儿呢,还为了我们这一家子东跑西颠的,我们心里都承您这份情。您是个菩萨心肠,佛祖菩萨也保佑您越来越健旺。回了京里,我们大嫂子和巧姐儿都在呢,我已送了信去了,往后就当亲戚走动着,您可别嫌我们年轻失礼。”
刘姥姥直摆手,连连道:“哪儿能呢,哪儿能呢。”
虽她推拒非常,宝钗还是带了麝月莺儿,送她到了四海商行的会馆,见她和熟人碰了面,都安顿好了,才作别归来。
第二日四海商行一行人天刚擦亮便乘风登船,宝钗宝玉已带了人在码头等着,直把刘姥姥感动得老泪纵横。待得舟行渐远,人影不见了,众人才登车回去。
回身时,却见妙玉在另一边临水站着,宝钗一眼看见,并未打招呼,只上了车坐定后,低头笑着松了口气。
过了几日,又寻了薛蝌和柳湘莲两家商议买房置地等事。贾政自然不会过问,只宝钗同宝玉两个拿主意。薛蝌便道:“如今我才知道那句话,穷人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实在大善。”
见没人接他话,他自饮了一口茶,施施然道:“若是穷人手里有块良田,有件珍稀的皮裘,有个美貌的浑家,那可不是福,一不小心都是家破人亡的祸根子!你们还别跟我急,我晓得公道自在人心,只到一人一事上,公道多半还没反应过来呢,这里就该尘归尘,土归土了。”
咧嘴一笑,又道,“所以,如今我们这样的,能做的买卖,也只那些不打眼,不惹人的。若是换了个白手起家的,凭着赚两年银子,还可往官路上去勾连两个,到时候官商相护,自然越做越大。可咱们呢,这会子,贾王史薛的名头还在。就算咱们愿意俯就,哪个敢沾这个事儿?!连血亲族人都恨不得撇清,何况旁人。天下商人这许多,要递钱过去的手也有十七八只,越过我们,也饿不死谁去。这个道理,你们可认?”
众人一时默默,薛蝌笑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止是两军对垒时如此,世事哪件不如此?总是对自己和周遭人事知道得越清楚些,走的路行的事才更稳妥些不是?”
宝钗先前还怀着两分重振家业之思,听了薛蝌一番话,渐渐回过味来。当年四大家随开国圣祖定鼎江山,文武元勋,又是世交,相互间联络有亲,一时风头无两。如此过个三五十年,几家真正堪称根深叶茂,富贵气象。正是背靠着这等大树,才有应势转商的薛家,才能在一两代间里成就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豪富。可如今,虽有一抔资产满腹才华,却是个无根的浮萍。甚至连浮萍都不如。朝中还有人连贾兰这样一根贾府余脉都不肯放过,又岂会允许四大家中任何一家死灰复燃,重回盛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