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戏社(453)+番外
一九九九年冬天,又到了杜召的忌日,白砾把子孙都带回来看他。
祭拜完,同往常一样,先带着孩子去车里等,留邬长筠一人坐在坟前。
可能是因为常年练武的原因,她已至杖朝之年,却仍身姿挺拔,精神气足,丝毫不显老态。
手上带着杜召送自己的戒指,用布子轻轻擦拭墓碑上的照片。
另一边,小孙女问白砾:“爷爷,为什么每次我们都比太奶奶先出来?”
白砾摸着孩子的头道:“太奶奶想太爷爷,让他们单独待一会,我们在车里玩会,不急着走,让太奶奶和太爷爷多说会话,好不好?”
小孙女乖乖道:“好。”
他们在车里等了半个多小时,还没见邬长筠回来。
白砾叫儿子过去看看,还没靠近,就看到邬长筠拿着一根小树枝,在墓前舞棍,虽已高龄,但动作仍旧灵活,转身漂亮,一举一动干净利落,乍一看身影,完全不像个老人。
白砾见儿子长时间没回来,有些担心,便跟了过来。
两人静静站立,望着远处那道英姿勃发的身影。
“爸,您还记得奶奶年轻时候的样子吗?”
“当然,可谓是,绝代风华。”白砾长吁一口气,回忆起小时候在延安的日子,“但她和父亲一直忙于工作,后面又去了战区,直到解放,我们才真正地生活在一起。她一生要强,只有父亲能治得住。可惜父亲走得早,你没印象了。”
“是的,但见过爷爷一张军装照,真帅,我要是女人,也爱他。”他又问:“那您还记得亲生父亲吗?”
白砾沉默几秒,眼里仍饱含慈祥的笑:“不记得了,也没见过照片,不过我想,他们一定都是一样的人,才能坚定地走到一起,为了国家,为了信仰而奋斗。”
“是啊。”
……
二零零零年春天。
邬长筠身体不佳,坚持与徒弟合演大轴,完成了她人生最后一次演出。
散场后,她让白砾和家人先回去,想在剧院多待会。
徒弟说,晚些开车送师父回去。
白砾不放心,让小辈先走,自己在这陪着。
演员们的都在后台忙着卸妆,白砾就去了个卫生间的功夫,邬长筠悄悄回了戏台,她精疲力尽地坐在台子中央,缓缓躺下去,望着顶上耀眼的灯光,好像一颗巨大的明星,同曾经的自己一样。
现在,这颗星要陨落了,可还会有更多的星火亮起,更加璀璨,更加强盛。
白砾到处找不到邬长筠,叫上人里里外外一起找。
最后在戏台上发现她身着戏服,安详地离世了。
白砾一把年纪,伏在母亲身边,哭成个泪人。
一众人齐齐跪下,拜送恩师。
邬长筠死在了和平年代,死在了新世纪,死在了最爱的戏台,怀里抱着和杜召结婚前拍的合照。
照片里,两人身穿军装,胸口皆系大红花,笑容灿烂。
照片的左下角写了日期——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三日。
……
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三日,庚辰年腊月二十六。
照相馆,摄影师从黑布下钻出来:“男同志太高了,还是坐下吧。”
杜召从邬长筠身后走到旁边坐下,握住她的手放在自己大腿上:“可以吗?”
贴得太近,邬长筠往边上挪挪:“别挤我。”
杜召跟过来,仍紧贴着她,笑得合不拢嘴,对摄影师道:“拍吧。”
摄影师弯下腰,重新蒙上黑布:“来,一,二,三。”
卡嚓——
……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