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忘却(3)
“那给你买个最普通的皮蛋瘦肉粥吧。”
“好啊,谢谢。”
她又出去了,脆脆的脚步声渐远。
设想中的“家属”相见场面与现实大相径庭,只有一点勉强沾边:就是关于姐姐的想象。
学姐也算是姐嘛,尽管袁苑桉显得有点儿……冷淡,但她来了,我就觉得自己还是有人照顾的,安心了不少。
···
还没等到袁苑桉回来,周医生就又来了,身后跟着一个穿着休闲服的女人,体型匀称修长。
“病人刚刚醒,你别问太久。”
“行,放心。”
错身出去时,周医生还多看了那人一眼。
来的这个人有着一双丹凤眼,眼神很是犀利,她关上门,拉过一张椅子,坐下就自我介绍:
“你好。我是警察,姓林,林乐奕。”
哦,原来是个穿便服的警察。她两指夹着一个类似警察证的东西晃了晃,反正我是没看清。
“林警官,你好。”
“你是赵肆勉本人?”
“是吧,她们都这么说。我倒是连自己身份证都还没见过。”
“没事,惯例问问。身份证在我这儿。”
林警官拿出一张身份证,估计是我的,有点儿远,也是没看清。然后她还打开人脸识别让我配合,比对通过了。
“两个月前,也就是2018年7月12日,20点左右,你在家门前的过道遇到袭击,被钝器击打后脑。现场没有目击者。送医抢救后处于昏迷状态,直到今天。”
啊?我躺医院的原因竟是遇袭!
“请问是什么人袭击你?”
“恐怕我忘记了。”
“最近有和什么人结怨?”
回答只能是一样的。
“遇袭的过程记得吗?一些细节也可以。”
“林警官,我连自己是谁都想不起来,朋友也不认得,哪还记得这些。”
“你的情况,周医生解释过。”
所以,还有什么好问的呢?我才是最多问题想问的那个呢。
话说这个林警官,一双丹凤眼直勾勾地盯着人。如果是犯人,被这样的眼神看久了会心虚的吧?然而我又不是犯人,也没有撒谎,自然没什么好怕的,于是我开始反问她。
“我遇袭的时候,没有监控吗?”
“案发地点是私宅范围,没装摄像头。而且案发时,刚好整片街区停电十二分钟,街外的也没拍到。”
噢,如此凑巧,是我倒霉还是犯人走运?
“钝器是什么?”
“竹刀,练习剑道用的那种。”
“既然作案工具都找到了,没有指纹么?”
“没有。”
“那是谁发现了,送我进医院的?”
“袁苑桉,你们同住,她回家时发现的。经调查,我们已经排除了她的嫌疑。在你出事之前,她正在从外地出差回来的路上,不在场证明充分。”
咦?说法有点不同了,袁苑桉说她是对门的邻居,但林警官说我和她同住。
“其它嫌疑人呢?可以给我透露一下不?”
“很遗憾,找不到别的嫌疑人。”林警官说,“你没有家人,单身,生活深居简出。除去同住的袁苑桉,社会关系单薄得几乎为零。据调查,你在遇袭之前,已经两三个月没踏出家门一步。而7月12日,你出门的目的也是未知。”
“我这是有社交障碍?”
林警官抬抬眉毛:“在跟你对话之前,我是这么认为。”
“你觉得我看着像么?”
“不好说,你知道现在的年轻人,逃避社会现实的很多。”
这个林警官,看上去也就二十来岁的样子,刚刚那句话却说得像个老干部。哦,当然,她的说话风格与我没关系,我该重视的是我的社会关系基本为零这件事。
“警官,我出门干嘛去了?”
“同住人不知道,邻居也不清楚,然后就没有其他知情人了,所以才来询问你。”
“可我也忘了。”
“你再仔细想想。”
我也希望能想起一丁点蛛丝马迹,然而事实上还是一片空白。还不如问问其它人——如果还有其它人的话。
总会还有的吧?
最便捷的途径,当然是查看最常用的通讯工具咯。
“我的手机呢?”
“这是唯一丢失的财物。”
敢情就是为了抢个手机?至于下手那么狠么。
“你们不能查通话记录吗?从服务商那边。”
“我暂时没申请到这个权限,如果得到你本人的授权,手续会简单很多。”
我是不知道这些手续能有多复杂,反正这场问话又进行了一阵子,总的来说,反而是我问的问题还多一些。
笔录结束,林警官让我在笔录上签字。
尽管手还是有点不听使唤,但握个笔还是能办到的。我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名字——赵肆勉,就该签这个名字。笔尖触到纸上,才划了一横,手就自动签下了一个龙飞凤舞的签名。
啧啧,这手倒是比我记得清楚。
林警官还翻出手机里的照片进行比对,看她的表情,字迹该是一致的。
“你安心休息,这个案子由我跟进。如果想起什么线索,随时和我联系。”
说着她递来一张写了电话号码的纸条,一串数字后面附带了名字:林乐奕。
林警官走了,出去时,不仅把椅子放回原位,还习惯良好地把门也关上。
···
病房里又变得只剩一个人,我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空白的记忆。陌生的自己,感觉不好也不坏。
我真的如她所说,除了袁苑桉,社会关系基本为零吗?什么人要袭击这样的人?抢劫?用体育用品打劫还只抢个手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