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春闺(121)
刘铮额头触地,颤声道,
“圣上,臣冤枉啊!!”
大殿之中安静至极,只能看见刘铮脸上挂着的泪水。
一直在朝臣之中的御史中丞突然开口道,“刘大人,有一句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你说你没有理由刺杀明王爷?可据我所知,最近明王爷在彻查北防军军晌流向一事,你身为北防军统帅,曾多次拒绝刑部传唤,拒不配合明王爷调查。”
这人说完恍然下,
“哦,对了,还有你胞弟曾经的九门提督刘镇,被判流放之时也曾扬言自己冤枉,说是明王爷权势压人,陷害自己。”
御史中丞话音一落,大殿之中落可闻针,片刻后就响起窸窸碎碎地声音。
“你,你胡说八道!”刘铮心中一颤,急怒道,“明王爷彻查北防军军晌流向,我何时没有配合?你休要污蔑于我……”
“没有吗?上月初五,刑部参你官威甚积,那日大殿之上你与刑部左右侍郎的争论,可是恍若昨日,难道……刘大人忘记了?”御史中丞诧异道。
“休要胡言。”刘铮手握成拳,掌心出血,头脑稍有清醒,解释道,“北防军军务繁多,事后我也多有反醒。”
“圣上仅凭一纸血书和空穴来风的指责,臣实在是冤枉。”刘铮朝建隆帝深叩三个头,“臣愿跟写这血书之人当朝对峙,求圣上为臣主持公道。”
建隆帝微蹙眉,“写这血书之人在何处?”
大理寺卿站出列,跪在大殿中间,颤声道,“求圣上降罪,臣无能,昨夜大理寺牢房走水,至今未找到那犯人踪迹。”
“什么?”建隆帝怒拍龙椅扶手,“走水?好一句走水,是不是还得再告诉朕一句,大理寺牢房都烧干净了?”
大理寺卿忙神色惶惶,心慌至极。如今圣上已震怒,虽然大理寺着火一事,还没有定论,但大理寺卿心中已有了盘算,“还请圣上息怒,走火之初臣就入监牢查看过,牢中犯人悉数都在,唯有指证刘大人刺杀明王的几个犯人不翼而飞。”
“蔡大人的意思是,是我杀人灭口?”刘铮闻言连忙反驳,“家父刚去世,我一直为家父守灵,大理寺走水,我也是刚才得知。”
他怎么可能这个时候弄死那几个证人,将自己推到众矢之的,还要失了圣心。
刘铮从心底升起无力感,如同溺水的人,这时门外侍卫高唱,“明王觐见!”
刘铮的瞳仁中闪过希翼的光,同时也让朝堂中的其它人露出了诧异之色。
第106章 死前一击
一脸病容的萧凌明由内侍搀扶着进了大殿。
自从萧凌明告假以后,首次出现在朝臣面前,朝臣看着病中的明王爷,朝臣们面色各异,有人面上担忧不已,有人神情木然,更有甚至面露异色。
建隆帝看见萧凌明,眉头微蹙,他就觉得他这个嫡长子是不是又瘦了?这脸色也太难看了,跟的窗户纸一样,苍白得不像个活人。
走到大殿中,萧凌明就冲身边的内侍摆手,内侍才松手。
“父皇。”萧凌明要行礼。
建隆帝说,“赐坐。”
内侍忙给萧凌明搬了张椅子来,就摆在大殿的左下首,与刘铮跪着持平的地方。
“王爷,你要相信臣,借臣十个胆,臣也决不可能,以下犯上有谋逆之心。”刘铮急忙向萧凌明求助。
萧凌明还没说话先‘喀喀……“起来,跟着他的内侍急忙为萧凌明顺气。
安静的朝堂内萧凌明的咳嗽声,显得异常突兀。
“王爷,切不可信刘大人的一面之词,大理寺走水之后,臣捉拿了的死士皆可指证,他们是受刘大人指使。”大理寺卿跟着萧凌明道。
此话一落,满殿哗然。
刘铮急得额头发汗,“不是我,我怎么会……”
“哦?”萧凌明没有正言厉色,只是淡淡道,“可所有证据都指向刘大人,你让本王如何信你?”
只是萧凌明这淡淡一瞥,刘铮下定决心,大声道,“是温朝易,是温家,是他们陷害微臣,是他们想害明王爷。”
“微臣亲眼看见圣上下旨剿匪当日,温朝易跟人暗中往来,给了那人什么东西……”
刘铮急道,
“圣上,臣说的都是真的。”
闻言,温朝易急忙站出列,痛心疾首道,“刘大人,我与你共事多年,没成想你竟这般对诬陷于我。”
面上沉痛,长叹一口气,
“若我真想谋害王爷,那日家母寿宴之上,诸多刺客要刺杀明王,可我府内侍卫悉数去护卫明王,若我有二心,又怎么会做出护主之事。”
刘铮心中一颤,逼着自己冷静,“那日刺客明明是刺杀你温家人而去,又与明王有何关系?据我所知,那日明王被护送离开后,府内刺客皆未离开,而是围着温家老小不放。
是你温家招的祸事,是你温家怕被查,才将所有事情归责为明王遇刺上。”
刘铮对着建隆帝深叩三个头,额头青黑一片,
“圣上,臣句句属实。”
片刻安静的大殿又躁动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温祭酒面颊一颤,站出列,跪首道,“圣上,我温知书不怕查,只求圣上给我温家一个公道。”
随即温朝易等人悉数跪下。
刘铮双手握拳,关节泛白,如今的局面对他十分不利。
刘铮又看向了萧凌明,如今只有王爷能帮他,“还请王爷信微臣,微臣没有……”
“有没有,查一查就知道了。”萧凌明声量不大,但足以让殿外朝臣听到,这也让刘铮震惊得瞪大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