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176)
澹台折玉看着扶桑,饶有兴趣地问:“他要给你讲什么故事?”
君如月说日后有机会再告诉他的时候,扶桑还以为他只是随口搪塞,没想到他竟是认真的,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被人如此真诚地对待,扶桑不禁有些感动,详细地将来龙去脉告诉澹台折玉:“上午逛街时,二公子给我讲起城里城外那些苦楝的来历,说那些苦楝是从百里之外的鹿台山蔓延而来的,还说最开始在鹿台山种植苦楝的是百年前的一位皇子,还有鹿台山上的那座行宫也是这位皇子所建的。二公子要给我讲的,应该就是这位皇子的故事。”
君如月问:“殿下听过这个故事吗?”
澹台折玉道:“略微有所耳闻,但并不清楚详情。那么久远的故事,你又是从哪听来的?”
君如月晃晃手中的两坛酒,微笑道:“我们还是边喝边聊罢。”
第115章
君如月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 皆是一母所生,同气连枝。
大妹妹君莫愁,比他小三岁, 今年十六, 去年刚及笄婚事就定了下来,由父亲君北游做主, 将她许配给了一个六品都尉。
准妹夫姓褚名行遇, 乃是严律的部下,而严律又是君如月的左膀右臂,他们统领着四万守军,镇守碎夜城。
这桩亲事可谓门不当户不对,但君北游自己就是生于草莽、起于微末, 故而从不在意家世门第,只看重品行与才能, 他认为褚行遇是个德才兼备、相貌出众的好儿郎,堪为良配, 才择他为婿。
褚行遇一开始是拒绝的。他只是个小小的六品都尉, 出身寒微,父亲早逝, 寡母多病,家徒四壁,岂敢高攀嵴州节度使的千金。
君莫愁听说褚行遇胆敢拒婚,一怒之下拎着根白蜡杆就找上门去,二话不说将褚行遇暴打一顿。第二日,褚行遇鼻青脸肿的来到君府, 拜见君北游,改口答应了婚事。
“真的假的?”扶桑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你大妹妹这么——”
他想说“彪悍”,可又觉得用“彪悍”来形容一个女孩子不大妥当,于是改口:“这么厉害的吗?”
君如月笑道:“褚行遇只用了短短两年,就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兵升到了六品都尉,凭借的就是一身武艺。莫愁根本不是褚行遇的对手,是他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才会被莫愁揍得鼻青脸肿。”
扶桑眨眨眼,疑惑道:“这个人被你妹妹打了一顿,不是应该坚持拒婚么,怎么反倒答应了呢?”
“自然是一见钟情了。”君如月挑眉一笑,“有人喜欢和婉柔顺的淑女,也有人喜欢娇蛮跋扈的烈女,褚行遇显然属于后者。”
扶桑恍然大悟地“喔”了一声,忽而想起那个在街上摆擂台比武招亲的女子,红衣如火,英姿飒爽,神采飞扬。
他和君如月的妹妹未曾谋面,却对她有了具体的想象,大抵就是那个红衣女子的模样。
他由衷地觉得,此地的女子比别处的女子少了许多束缚,活得更恣意些。
他娘,金水和银水,黄嘉慧,还有柳翠微,如果她们生在这里,会不会拥有更好的一生呢?
君如月和澹台折玉对饮一杯,继续道:“我娘虽然没有反对这门婚事,却不可能眼看着莫愁嫁过去过苦日子,她为莫愁准备的第一份嫁妆,就是一座宅子。管家先在城中挑了几处远近大小都合适的宅邸,而后我陪着我娘再从中挑选,最后选中的那户人家,家主姓林,说那座宅子是他们林家的祖宅,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他的曾祖父所建,还说他的曾祖父曾是闻名嵴州的梓人①,矗立在涴水河畔的吉光楼、鹿台山上那座行宫皆是他曾祖父主管营造的。这位曾祖父没能将他的才能传递给他的后代,倒是流传下来一本笔记,记录了建造的心得体会以及生平的遭遇与见闻,其中就有关于那位皇子的事迹。”
说了这么多,终于要进入正题。
扶桑洗耳恭听,澹台折玉的表情也专注了几分。
“那位皇子名叫澹台云深,是太祖皇帝的第五个儿子,也是战功最卓著的儿子,太祖皇帝能够登上帝位,五皇子澹台云深至少占了一半的功劳……”
王朝初立,百废待兴,内忧外患不断。
其他皇子为了争夺储君之位,明争暗斗不断,唯独居功至伟的五皇子澹台云深置身事外,似是对那高位毫不在意。
时年秋,东笛屡屡进犯,攻陷了西北要塞碎夜城。
澹台云深自请出征,领兵奔赴西北,只用了两个月不到,就收复了碎夜城,并在鹿台山下俘虏了东笛王子阿勒循。
阿勒循是东笛王的第七个儿子,虽是男儿身,却艳美之极,有“东笛第一美人”之称。
但这却是个“蛇蝎美人”,好战嗜血,随心所欲地杀戮,因他而死的人不计其数。
这般罪孽深重之人,直接杀了他就太便宜他了,澹台云深将阿勒循留在身边,用尽各种残酷手段折磨他,却无论如何都不能令他屈服——在他美丽绝伦的皮囊之下,包裹着一个扭曲而狰狞的灵魂,他不仅对别人狠毒,对自己更是狠毒至极,那些惨无人道的折磨对他来说似乎是一种享受,他乐在其中。
澹台云深分外好奇,一个出身高贵的王子,因何会养成如此极端疯狂的性格,于是派了个武艺精湛的暗卫,潜入东笛,调查阿勒循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