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189)
扶桑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君如月英俊的笑脸,扶桑松了口气,不禁也跟着笑起来。
他本就貌美无瑕,笑起来更是勾魂摄魄,君如月恍惚以为自己捉住了一只山间妖魅,险些低头亲上去,幸好一阵风吹醒了他,他慌忙松开扶桑的腰,后退一步,问:“你没事罢?”
扶桑笑着摇头:“你是不是早就听见我的脚步声了?”
君如月道:“在战场上,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不留神就会送命,我在边关磨练了这么多年,眼力和耳力早练出来了。”
“你在边关待了多少年?”
“五六年了。”
“一定很辛苦罢?”
君如月笑了笑:“一开始很苦,但习惯之后就不觉得苦了。”
两个人边聊边往回走,回到落脚处,君如月用水囊里的水帮扶桑洗手。
四个人像中午那样围着一张小方桌,吹着小风,闻着草木清香,听着虫鸣鸟叫,边吃边喝,倒是别有一番意趣。
扶桑和薛隐都是滴酒不沾的,只有君如月陪着澹台折玉对饮,但也不敢多喝,两三个时辰之后还要爬山呢。
玄冥玩够了就自己回来了,扶桑把它放在腿上,将又香又脆的胡饼掰碎了喂它,它也吃得津津有味——就是不挑食,才吃得这么胖。
吃饱喝足,扶桑和澹台折玉回到马车上,小睡了两个时辰,天刚蒙蒙亮就被君如月叫起来爬山。
薛隐背着澹台折玉,扶桑紧随其后,君如月跟在扶桑后面,小声道:“你要爬不动了就告诉我,我背你。”
扶桑想起逛街那天君如月的豪言壮语,会心一笑。
第123章
昨儿个天不亮就起了, 紧接着颠簸了一整个白日和大半夜,睡那区区两个时辰根本不足以让他恢复精神和体力,扶桑只觉得头重脚轻, 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 才沿着崎岖山道走了一盏茶的功夫便感到吃力了,但他怎好意思让君如月背他, 只好咬牙硬撑。
周遭的景色也是昏昏蒙蒙的, 山雾缭绕,露华如水,越往上走雾越浓、露越重,阴寒袭人,仿佛一夜之间入了秋。
石阶上覆满青苔、落花和败叶, 极易打滑,扶桑时不时就要打个趔趄, 幸好君如月时时关注着他,总能眼疾手快地扶住他, 反复几次之后, 君如月终于忍不住道:“我背你罢?”
薛隐背着澹台折玉,却甩开他们一大截, 隐匿在迷雾之中,瞧不见踪影。扶桑不想耽误行程,只得点头同意:“那就辛苦月哥哥了。”
君如月背过身去,微微屈膝:“上来。”
扶桑伏到他背上,双手环住他的脖颈:“好了。”
君如月双手挽住他的膝弯,站直, 转身,拾阶而上, 步伐稳健又轻盈。
扶桑不由感叹,人与人的差距实在太大了,薛隐和君如月的身形不像都云谏那般魁梧雄健,看似竹清松瘦,却遒劲郁勃,仿佛积蓄着无穷的力量。
扶桑道:“你若累了就放我下来。”
君如月嘴上说好,心里却在想,在抵达终点之前扶桑都别想从他身上下来,先前说过的,他要一口气把扶桑背上鹿台山的山顶。
不用看路,扶桑才有闲心看看风景,然而视线却被高树密林和雾霭流岚遮挡,目之所及皆是葳蕤蓊郁,氤氲旖旎。
那些绿树十有八-九都是苦楝,或高或矮,或粗或细,密布在山道两侧,遮天蔽日。
山下的苦楝花已经衰败了,山上的苦楝花却开得正盛,一串串淡紫色小花挂在枝头,犹如紫色云霞,触手可及。
山风吹拂,枝摇叶摆,落英飘飖,如雪似霰,扶桑伸手去接,笑着感叹:“太美了,像仙境一样。”
君如月道:“等会儿日头出来,云蒸霞蔚,景色更美。”
可没等日头出来,扶桑就歪在君如月肩头睡着了。
当暾出东方、照破烟岚,君如月想叫醒扶桑,到底没忍心,反正往后他就住在山里,什么美景看不着,唯有一点可惜,陪他看景的人不是自己。
扶桑实在太困倦,这一觉睡得很沉,等他悠悠醒转时,霎时被阳光刺得睁不开眼,眯缝着眼看清了君如月的侧脸,他陡然一惊,猛地直起身来,险些从君如月身上跌下去。
“醒的正是时候,”君如月偏头看他,眉眼含笑,“行宫已在望了。”
扶桑惭愧至极,忙道:“快放我下来。”
君如月放他下地,转身面对他,面不红气不喘,话音里带着几分得意:“我没骗你罢?”
扶桑怔了怔才意识到他指的什么,不禁哑然失笑,旋即冲他竖起大拇指,嗓音微哑:“心悦诚服,五体投地。”
君如月粲然一笑,俊美无俦,扶桑一时迷了眼,呆呆地看他须臾,倏地转眼向前瞻望,只见草木萋萋,杳无人迹,便问:“殿下他们呢?”
君如月道:“应该已经在行宫里了。”
因为扶桑睡着了,所以君如月刻意放慢了脚程,那些搬运行李的士兵全都超过了他们,他俩早就被甩在了最后。
扶桑将目光放得远些,果然在层林叠翠间望见了行宫的一角,飞檐斗拱,碧瓦飞甍,雕梁画栋,他莫名感到熟悉,就像……就像把皇宫里的一座宫殿搬进了深山里。
扶桑不免好奇,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和时间,才能在这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里建造这样一座贝阙珠宫?那位林姓梓人,真乃天纵奇才,教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