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塔(29)+番外
半点不让人省心。
高炜回到殿中,朱瑜倦怠地闭眸问:“皇后的禁足可解了?”
高炜忙答道:“回陛下,昨日刚解。今日上午郭、邵两位昭仪娘娘便去拜访了。”
朱瑜笑了一声,“她们两个亲近皇后倒比亲近朕多得多。”
高炜诺诺,却也犹豫着道:“毕竟,陛下不常去后宫,平日又威严……两位娘娘对您了解不深,难免心生畏惧。”
朱瑜没了声,想起的却是朱槿。
嘉宁幼时天天跟在自己身后,现今却也似乎与别人一样,对自己有了几分惧意,倒是之前骂了她一番,没几日闯进自己宫中的模样,一副英勇就义的赴死神情,却不乏勇气。
既然吴淑函那里有人,朱瑜也就不想做了恶人打扰她们。
他传了侍卫,准备去大牢做个善人。
莲心还关在原来的牢房,而所谓的真正的“姚绻”,关在她的对面。
朱瑜站在两间牢房中间,负手而立,两个姑娘都坐在最里面未动分毫。
莲心闭目养神,姚绻则一双眼睛灿若晨星,紧盯着他的动作。
朱瑜淡淡扫过两人。
他一挥手,身后立即有人明白他的意思,转身离去,没过多久带来了一个一身三品官袍的白发老人。
莲心终于睁开眼,看了那老人一眼,正巧与老人向她看去的那一眼对上。
朱瑜问:“段大人,不知你可分得清谁才是真正的姚姑娘?”
段萍状似不经意地回过头,又看了看对面的姚绻,而后向朱瑜恭恭敬敬地拱手:“回陛下,臣无能。”
闻言朱瑜脸上惯常携带几分笑意渐渐从脸上隐去了。
“……如此,倒也不能怪段大人。”朱瑜再度开口,言语之间却丝毫没了温度,“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多年。”
“若是段大人记不清,朕便将段二公子请进来认认如何?听闻灵山寺的住持济善法师已经向僧录司递了文书,二公子还了俗,朕还未来得及同大人道贺。”
朱瑜满意地看见了段萍脸上倏忽间难看起来的神色。
“陛下,”段萍嗫嚅道,“坊间传言,姚姑娘的后腰上有一块胎记。”
这个“坊间”的意思有待解读。
普通姑娘家的身体特征自然是除了亲近人以外少有人知,然而姚家昔年落魄时,家人四散,女眷更是不知流落到何处。段萍写的告罪书上也说了,几年前再听见姚绻的消息时,是在扬州最大的花楼之中,所谓的“坊间”,也就呼之欲出了。
朱瑜没说话,只是察觉到莲心的目光向自己投来,与在朱槿面前截然不同,那道目光冷的惊人,又像是尖锐的刀刃,仿佛要把朱瑜剜出一个洞来。
但谁都知道,这意味着她在紧张。
——只需要褪下她那身破烂的囚服。
对面牢房传出一声清晰的“嗤笑”。
自称“姚绻”的女子,挑着眉开口,“不知陛下为何会叫段大人过来指认我们,段大人不是自姚家败落后便与姚家毫不相干了吗?京师与江南相隔千里,我与段二公子的亲事也只是一幅幼时的画卷相连,段大人自然难以辨别。只是,难以辨别的情形之下,却听的是坊间之言识人未免太过轻率了些吧?”
段萍无言,最终不再说话。
朱瑜看向她,“你若是姚绻,为何要自投罗网?”
姚绻笑了笑,“我说了。我不愿意让人为我顶罪。”
“是吗?”朱瑜收了目光。
姚绻没回话,朱瑜也没指望着她会解释,又看了一眼对面的莲心,转身走出了牢房。
莲心看着他走开,绷直的身子才稍微松懈下来。
姚绻蹙眉,明白她在害怕。
若是莲心真的如她在京师所表现得那样洒脱,那很逼真,逼真到姚绻也差点被骗过去,姚绻想自己或许会放过她。可是她并不是真正的女道莲心,她此前的不堪是她永远无法放下的东西。
姚绻只是隔着面前空旷的牢房说了一句:“早些休息。”
莲心没有答话,不知听没听进去。
肃王提前回京并被长公主撞破的消息很快传开,最后皇帝的命令下来,罚了朱槿三个月的俸薪,修安这段时间整天垮着脸,看着十分不满。朱槿倒无所谓,她的开支不多,也就省些银子托昙佑给普庆寺送去。
昙佑近来出入宫廷频繁,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京中奉佛的夫人小姐多的很,昙佑的长相实在出众,讨人喜欢,加上济惠的名头摆在那里,慕名而来请他的人不在少数。
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人是想借他与长公主搭上关系。
原以为肃王此次犯了大错,朱瑜应该会趁机狠狠打压一番,可结果是肃王不但没被罚,反而被委任了接待使节的任务。之后肃王回宫拜见何太妃,朱槿也去了,看着也不算是结下梁子的模样。
朱槿的邀约也越来越多了。
何太妃近来是最舒心的。
吴淑函自然明白何太妃的心思,中秋之前也借着各种名义办了大大小小的宴会,今天赏花,明天赏月,别的邀约拒了也就罢了,宫中的宴会,何太妃又在,朱槿却是没法推。
朱熙对自己的婚事漠不关心,但意外地配合,何太妃让来就来,让看就看,并很坦诚地委婉地挑剔。
比如,何太妃在一次宴会后会挑着些家世不错的又得体的姑娘的画像拿给留在她宫中的朱槿和朱熙看。
朱槿总是先说,大多数时候附和着何太妃的心意,每回“嗯嗯”地点着头。
就这样让何太妃心满意足地挑出自己喜欢的人选后,又一一拿给朱熙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