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灵山塔(77)+番外

作者: 唐平 阅读记录

而自己找到了纸鸢,也并没有意义。

只是连他自己都几乎没有意识到,每每再次与朱瑜在同一堂课时,他会期待着窗外的天空再次出现一只这般的纸鸢。

而真的,每每朱瑜来上课时,那只纸鸢都出现了。

就像是赵泽兰与它心照不宣的一个约定一般。

太巧了不是吗?那只纸鸢每次都恰好出现在了赵泽兰的每一次期待之中。

赵泽兰的理智仿佛被封印了一般,从未想过那只纸鸢是为了朱瑜而来。

他莫名地坚信那是自己的奇遇。

所以,那日国子监下学,赵泽兰从学堂出来,看见那只挂在他出宫门必经之路上的那只燕子纸鸢时,他以一种抑制不住的急切与激动,朝着往日他所猜测的那个放出纸鸢的宫道上奔了过去。

甚至没有管那条宫道是通向宫廷的道路,也没有想过也许那个放纸鸢的人早已经离开了那里。

但也许上天是眷顾他,或者这是上天在惩罚他,他带着那只破纸鸢,来到那条宫道上,看见了放纸鸢的那个……小妹妹。

那是一个孩子。

与朱瑜一般大,并且长的一模一样的孩子。

那个孩子错愕的看着他,睁大了眼睛。

赵泽兰呆滞住了,比她还错愕。

可他毕竟是十多岁的少年,在她身旁的大宫女要出声斥责之前,对她行了礼。

“定云侯世子赵采,参见嘉宁公主。”

朱槿躲在宫女背后,看着他,“你起来吧……”

她看见了赵泽兰手里的纸鸢,似乎明白了他的意图,又道:“你是来还纸鸢的?不必了……这里不能随便出入的……会冲撞那些大人们。”

她长得与朱瑜多相似,用那副怯懦警惕的神情与赵泽兰说话时,赵泽兰就会觉得多诡异。

诡异之余,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

那只纸鸢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来,原来一切的巧合,只是“巧合”。

纸鸢的无拘无束,不是赵泽兰的无拘无束,而是嘉宁的。

他那时记得,这位小殿下是与钦国公府世子魏佑冉定下婚约的人。

可惜魏佑冉没有来过国子监读书,赵泽兰只在传闻中听过他的名号,什么“三岁开蒙识字,六岁属文作诗”、“当世第一儒南溪先生弟子”、“天生聪颖,善音律,喜文墨”等诸如此类的神童传言。

那时的钦国公府,是凌驾于徐程二家之上的一等高门。

赵泽兰自认那时不曾有过其他半点僭越的心思,只是不知出于何意,他没有丢弃那只纸鸢,带着它回到了定云侯府。

至于再后来,朱槿被太皇太后亲自带在身边,赵泽兰在年节的宫宴上见过她两次,第三年,则是魏氏一族灭门,太皇太后就此长居灵山塔的那一年。

此后赵泽兰便在做好自己的定云侯世子。

读书,科考,入仕。

鹿鸣宴上,赵泽兰与程荻徐溶月一同中举。

徐溶月是娶妻最早的一个,那时已经订了婚,不久便要举行婚礼,而程荻虽与吴淑函关系亲近,但却不曾传出任何要定亲的眉目,又是成绩最好的一位,是整场宴会上最受人关注的人。

赵泽兰已经习惯了不出挑,自肃王封王离京,也没什么好友,便独自坐在角落。

那一年灵山塔重修道路,太皇太后索性带着朱槿回了一趟京城,让她参与了一回祭祖。

只是那时太子受罚,被皇后关了禁闭,朱槿没有见到她的孪生兄长。

她长大了许多,也不像从前一般怯怯模样,来到鹿鸣宴眼睛四处打量,似乎对一切都抱有新鲜感。

她依然和朱瑜长得那般相像,只是给人的感觉却又越来越与朱瑜不同。

赵泽兰看了她很久,朱槿却并未在意到他。

反而是她身边那位跟着太皇太后大半生的方嬷嬷注意到了自己,赵泽兰连忙拱手,耳根子莫名地开始发烫。

好在方嬷嬷并未多追究,与太皇太后耳语几句,太皇太后看过他几眼,便没了下文。

太皇太后病重的前一年,召来了赵泽兰。

她慈眉善目,屏退了所有人,温和地问赵泽兰:“你喜欢嘉宁,对吗?”

赵泽兰那时的第一反应是——惊愕。

他愕然地对上太皇太后的眼睛,那双年迈但又透露出了然与智慧的雪亮的眼睛。

赵泽兰再度感到了羞耻。

却又与当初全然不同的羞耻。

这一次,太皇太后的眼神仿佛在告诉他,自己被认可了。

但羞耻却来自于,被那种目光如炬的人看的清楚透彻,毫无遮掩余地的羞耻,与自己知道自己并非是能与嘉宁般配的人的羞耻。

他几乎抬不起头,紧咬着下唇,有一种莫名地要落下眼泪的冲动。

但太皇太后始终是温和的,慈悲的,就像是母亲供奉的佛像一般,宽厚包容。

她道:“你只需要告诉哀家,是或者不是。”

赵泽兰在这样有力但温和的话语下缓缓抬起头,用不像是自己的声音道:“……是。”

太皇太后便点点头,用更加温柔的目光看着他:“那么,你记住,无论什么时候,要对嘉宁好。她是个任性固执的孩子……但人并不坏,还很心软。希望你多担待。”

赐婚的旨意到了定云侯府,赵泽兰一度难以相信。

他觉得自己好像在做梦。

但那之后,各世家的送礼不断,徐溶月也开始慢慢与他交往,拉着他游玩,与程荻相熟,而朱瑜,却像是重新审视了一遍自己,赵泽兰依旧有一种直觉,觉得朱瑜依然不认同自己,但他也慢慢开始注意自己。

上一篇: 惊扰 下一篇: 慕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