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婚,十亿物资嫁军官一胎三宝(142)
夏涓涓笑道:“这有什麽不方便的?大娘,我叫夏涓涓。”
沈晚雪听了,笑道:“娟娟?可是婵娟的娟?是个好名字。”
夏涓涓抿嘴笑了笑,道:“不是。是涓涓流水的涓,属水的。”
一边忍不住心裏叹息,还是世家闺秀说话好听,她一直觉得原主名字裏,‘娟’这个字太俗了,但被沈晚雪一说,和’千裏共婵娟’的婵娟相比,反倒是她自己的名字‘涓涓’俗了……
沈晚雪笑道:“涓涓?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滴金盘露。也是好名字。”
夏涓涓:“……”
读书太少了,都对不上来了,丢脸丢大了……
“大娘,您文采真好。”
沈晚雪摆了摆手,有些羞涩地笑道:“老了,年轻的时候被家裏大人逼着背那麽多诗词歌赋,都记不住了。不过,这些也就是在闺女你面前敢说一说,在别人面前说了,怕是又是一场祸事。”
夏涓涓心中大为感动。
沈晚雪说得一点都不错,她现在这样的处境,有时候说错一句话,就是灭顶之灾。
更何况是这些呢?
此刻,能够在她面前表露出来,可见对她的信任。
“大娘,你放心吧。我不会说出去的。”
沈晚雪笑了笑,问道:“以后,大娘直接叫你涓涓,可以吗?”
夏涓涓笑道:“当然可以,大娘您随便叫!”
想了想,她还是说道:
“大娘,我那晚过来的时候,不小心听到了你屋子裏的人说话,好像有一位曾经是京市中医院的医生的大叔,是吗?”
沈晚雪迟疑了下,点了点头,笑道:“唉。那人叫杨秋石,我们都叫他老杨,出身杏林世家,祖上世代开医馆,他年轻的时候,家裏在全国都开有药堂的,行医济世,也做中药材生意,可惜……”
沈晚雪没有再说下去。
夏涓涓适时地开口道:“大娘,我问这个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您的眼疾,我看越来越严重了。您要不让那个杨大叔给您诊治一下,开个方子,我平时也会上山采些药材什麽的,另外,我去公社大夫那裏看病开药也容易些,兴许能凑齐方子上的药。”
沈晚雪听了夏涓涓的话,不禁怔了一下。
她的眼疾,一开始只是偶尔眼前模糊,过一会儿就好了,后来越来越严重,先是成天眼前都是模糊一片,到自己这几天,甚至一天中好几次都会突然眼前发黑,几乎是全盲的症状了。
自己这样的处境,其实她多少已经做好了全盲的心理準备了,可是她的孩子……
哪怕让她全盲也无所谓,就是在她全盲之前,能不能让她再见一眼被自己弄丢了的孩子……
沈晚雪想着想着,空洞的眼眶裏不由得又涌出清泪来。
夏涓涓吓了一跳:“大……大娘,我……我要是说错了话,惹您难过……”
沈晚雪紧紧抓住夏涓涓的手,无论是眼前的年轻闺女,还是老杨,她本来都不想麻烦,怕连累他们,可是要真是盲了,那以后怎麽找她的孩子?怎麽认出他来?
她用力地摇了摇头,颤声道:“涓涓,不是你说错了话,是我……心裏感激得不知道该说什麽好……”
夏涓涓知道她这话应该是同意这样做了,便笑道:“大娘,你别太过意不去了。我和厉战……我们那天遇到您,兴许也是一种缘分……”
沈晚雪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几乎有些急切地问道:“你刚刚说的……是你丈夫的名字?叫李战?是……是哪两个字?”
夏涓涓狐疑地看着沈晚雪,说道:“就是……厉害的厉,战争的战……”
沈晚雪怔忡了下,恢複原状,轻声笑道:“唉……大娘听岔了,这名字跟大娘一个亲戚倒是相近……”
夏涓涓觉得奇怪,但沈晚雪明显是想搪塞过去,她也不好再深究下去,便将汤圆给她,说道:“大娘,这是我做的汤圆,您煮一煮,今天是元宵节,吃汤圆应应景。”
团团圆圆。
沈晚雪不禁又有些泪湿,轻声道:“哎!”
夏涓涓这才回去。
她不敢去得太频繁,怕被人看见。
又过两天才又过去,杨秋石果然已经把方子开好了,她也没多留,把方子拿了就回来了。
第二天晚上,才把上面的药材送过去。
后面几天夏涓涓也没有再过去,就照常的进山去采些野山菌,顺便认认各种植物,碰见认识的药材,也顺手挖了,甚至还运气很好地又挖到了一只野山参。
不过,新挖回来的药材要如何炮制,她还不太弄得明白,就先存进空间裏,反正只要在空间裏,就能一直保持刚刚挖出来的新鲜状态,也不怕坏。
打算等自己从医书上学会怎麽炮制药材了再弄的。
公社的大夫刘大叔已经从县裏学习回来了,夏涓涓也时不时地跑去诊所去请教一下自己挖到的药材怎麽炮制什麽的。
不过刘大叔其实以前也就是赤脚医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有很多药材也都认不出来,夏涓涓也就打消了拜他为师的打算。
想想那个杨大叔倒是个好师傅的人选。
可是……杨大叔那样的处境,又是因为这方面的出身问题才会变成这样的,上次那个方子,已经是让他冒险了,她哪裏好意思再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再开口,让人家冒着危险教她?
杨秋石开的方子可以煎三次,后面根据疗效,要重新开方子,重新用药。
夏涓涓看差不多到了时候了,就又过去了一趟,拿新方子,到时候再送药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