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婚,十亿物资嫁军官一胎三宝(254)
罗老奶奶怔怔地看着夏涓涓,过了一会儿,昏花干涸的眼眶裏蓦地涌出泪水来。
人老了,说不孤独都是假话。
罗老奶奶一副生人勿进的样子,也不过是逞强罢了。
第204章 在京市租房子
罗老奶奶这些年都是一个人,前些年还有孩子们能活着回来的念想撑着,后来这个念想也灭了,来了京市,说是陪在孩子们身边,还不是只有一坯黄土为伴?
说话也都是她自言自语,也没个人过来看望,也不过是凭着性子裏的倔强要强硬撑着。
多活几年,不让孩子们在天上还愧疚。
本来以为夏涓涓过来是有啥企图,现在听下来,也没这个意思。
再说了,她一个孤寡老人,有啥可骗的?
罗老奶奶赶忙擡手擦了擦眼泪,依然语气冷淡地道:“叫什麽姨?你才多大年纪,隔着辈儿呢!”
夏涓涓一听,笑道:“也是。那我以后叫你姨婆吧。”
罗老奶奶叹了口气,道:“房子说卖给你了,我还能反悔?还闹着要回来当我是什麽人!你能特意过来看我,还把消息带给我,我已经满足了。以后那房子,你多打理,别让毁朽了就行。”
回去,也是一个人,倒不如在京市,还有孩子们的陵墓陪着不是?
夏涓涓见她这样说,也不勉强,笑道:“那也行。我说的话一直有效,姨婆你要是改变主意,随时告诉我就行。宅子好着呢,年裏头我在宅子裏待産,院子裏的桃树结了好多果实,又大又甜!”
罗老奶奶听了这话,明显很欢喜,有些得意地道:“那桃树都多少年了,可不是每年都接的秀疙瘩吗?唉……你也是有口福。”
又忍不住问道:“你生了?儿子还是闺女?”
夏涓涓抿嘴笑道:“是儿子,三个大胖小子。”
罗老奶奶听了,不由得愣了一下,脸上露出诧异来:“三胞胎?”
夏涓涓点了点头。
罗老奶奶脸上也禁不住有了笑意,道:“这可是难得的福分!儿子好,就是皮实,大一点就淘气,三个只怕要气死人。”
一边说,一边苍老的眼眸望向远处,仿佛穿越重重时光,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小时候……
又说了几句话,夏涓涓就说有事要走了,罗老奶奶心裏禁不住有些寥落,不过面上还是淡淡的,也没多说什麽。
夏涓涓离开疗养院,就往琉璃厂大街那边去了。
潘家园是京市有名的古玩儿市场,但那其实是九十年代才兴起,成气候的。
在七十年代,那一带还只不过是普通的居民区。反而是琉璃厂大街,从明朝开始给故宫或者达官贵人们烧制琉璃瓦,后面也有很多官员聚集住在那边,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街,附近有不少胡同四合院,还有字画店,装裱店,书店,文房四宝什麽的,是比较繁华的地方。
不过,这时候除了书店之外,其他的店都改了行,要麽关了,要麽卖烟酒小吃之类的,但不妨碍大家还是喜欢到这一带转悠,还是一派繁华之景。
夏涓涓过去当然不是要淘古玩玉器,或者一言不合买四合院的。
她是要租房子。
这次来,时间毕竟太紧,而且也不方便,先找个稳妥的落脚点,是最重要的。
等有了稳妥的落脚点,她再通过空间来去自由,那时候,再慢慢地相看,要淘古玩也好,要买四合院也好,都方便了。
不用急于这一时半会儿的。
她也不往热闹的地方去,就拿出一张纸来,按照上面标出的路,七拐八拐地拐进了胡同深处。
琉璃厂热闹,人流多,因此,黑市也就借着这人气开起来了,可以说是京市数一数二规模的黑市了。
这些情报,夏涓涓自己自然打听不到,不过她找骆城帮了一回忙。
骆城虽说是沪市人,但常年在这一带活动,对京市的情况自然是熟悉的。
她要租房子,要是走正经的路子,那介绍信,担保人,杂七杂八的下来,不是办不下来,但折腾不说,私密性也不够,倒不如直接走黑市的路子。
京市的黑市比别的地方涉及的範围要大,这租房子就是其中一个。
当然,那时候都叫‘借’。
只要你钱到位了,谁家外地来了亲戚,过来借住段时间什麽的,甚至,连应付流动人口检查的介绍信都给你配套準备好了。
并且,保证不管你借房子来干什麽。
夏涓涓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化成了三十多岁中年妇女的样子,找到了一个叫‘大黑’的人。
报上骆城的名字之后,大黑立刻收起了打量的目光,很是卖力地帮夏涓涓介绍房子。
夏涓涓也是大手笔,就直接按一个月十五块的价格,租了一个小院。
这小院大小自然不能跟四合院比,连县城的那一套房子都比不了,但胜在在胡同最深处,闹中取静,寻常没啥人打扰。
夏涓涓直接付了半年六个月的租金,就是九十块——她估计租半年也够了,等这半年,她看看四合院的情形,买了自己的房子之后,也就不必再冒险租别人的了。
另外,她还给了大黑十块的介绍费,把大黑也是吓了一跳。
骆城的电报大黑是收到了的,说最近会有个女的过来找他租房子,只要报了他的名字,那就是了,让他殷勤卖力些,少不了他的好处。
但十块钱,也是出乎了他的意料的。
大黑在黑市的收入肯定比上班族要高,一个月也能进账一百来块了。但挣得也都不容易。
像今天这样,就是带着人看了几个院子,就轻松赚了月收入的十分之一的钱?这也……太容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