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婚,十亿物资嫁军官一胎三宝(353)
郑主任听了,忍不住笑道:“你想得倒是好。咱们可是国营公司,哪儿有看你卖的东西多,就多重视你的?不过,你的意思我也知道。秋荷去年末刚生了老四,现在虽说不用给你们那个假婆婆刘兰工分了,日子过得也紧巴。能抱住铁饭碗,那肯定是好的。她跟我在店裏干了这麽两年了,我肯定想着她的好的!”
夏涓涓听了,也就不再说什麽了,不过,还是从供销社买了两台电风扇,还有其他挺多东西的。
又等了这快一个月了,才总算是有了结果。
上头也是考察了一下,发现这两年来,只有这边镇上的供销社的账最清楚,一笔笔一项项的,都对得上,问下来,都是周秋荷给弄得,因此便也同意了。
周秋荷从兼职临时工,变成了正式员工,就不用走工分加每个月一块钱的工资模式了,而是不再换算工分,改成直接发工资了。
一个月十八块,和县城裏的工人一个月二三十块钱相比,自然不算多。但对于常年在地裏奔吃的的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数字了。
周秋荷和厉杰都高兴坏了。
厉杰也不让周秋荷再去地裏干活了,一个人总揽了下来。至于冬宝和更小的崽崽,也不老是让周秋荷带到供销社裏影响工作,大部人时间都是厉杰带着,好让周秋荷心无旁骛地工作。”
毕竟,厉杰地裏干工分赚得粮食现在也和周秋荷一个月十八块比不了的。
厉杰家的日子肉眼可见地宽裕了起来。
夏涓涓见了,心裏也是替他们高兴。
再过几年,城裏到处都是际遇。
乡下虽说后来也有土地联産承包责任制,农民都能吃饱饭了,但和城市的迅速发展相比,那变化也是天壤之别。
这样轰轰烈烈的现实,不是她一个人能改变的。
因此,她也只能尽量地拉亲近的人一把,让他们以后有机会能够坐上发家致富的第一列快车。
周秋荷现在虽然还是农村户口,但毕竟已经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了百货公司聘用的正式售货员了,现在虽然还是在镇上供销社干活,等后面再找机会调到县城裏去,然后慢慢地在转成商品粮户口。
至于厉杰,这个年代,男主外女主内还是主流,想现在周秋荷赚得比厉杰挣得工分还多的事情,短时间内没事,但时间长了,村裏村外肯定要有人说些閑话,揶揄人的难听话的。
厉杰人品虽然没话说,但难保时间久了不闹情绪,最后再弄得夫妻不和,那还不如不多赚这些钱呢。
夏涓涓就寻思着,看怎麽帮厉杰也弄一份县城裏的工作。
不过,这个也要慢慢来。
城裏的工作,那都是一个萝蔔一个坑,有时候,为了家裏子女能顶班有工作,父母早早地退休退下来的,也不少。
要找份县城裏的工作,也不是说要就能要的。
秋收和冬种也忙忙碌碌地进行着了。
到了九月末十月初,莲藕和鱼就收获了,还是让村裏壮劳力过来帮忙。
另外,还收获了很多的肥美的螃蟹。
村裏人嫌这玩意儿壳子硬费牙,还不会做,就都不肯要。
夏涓涓就用箩筐全都收了,用绳子五花大绑了,防止螃蟹乱爬。
然后就是一部分也是泡进酒裏做成了醉蟹,其他就是清蒸,或者炒年糕等。
秋天正是螃蟹産蟹黄的季节,她还把蟹黄给弄出来,做成了蟹黄小笼包,和蟹肉小笼包等,小崽子们最爱吃的。
正巧也是三胞胎们两岁的生日,今年就是螃蟹宴,还有夏天泡的梅子酒,秋天弄得桂花糖做成桂花糕,还有其他的菜色,红烧肉,野山鸡菌菇汤,之类的。
就是可惜厉战不在家,沈晚雪也不在。
就把杨秋石和夏双山叫了过来。
杨秋石趁着小崽子们生日,就郑重地提出,想认仨小家伙当干孙子的事情。
第277章 不速之客
夏涓涓是没什麽意见的,不过,这事儿肯定还是要告诉厉战,等他同意了之后才能正式认的。就还是暂时先搁置下来。
秋收冬种之后,就是按工分分粮食了。
今年公社的收入和去年差不多,村民们把家裏养的鸡鸭猪羊等都上缴了换工分,也缴上来了七八头大肥猪,十来头羊,还有几十只鸡鸭,几百鸡蛋鸭蛋的,都统一送去粮站去卖了钱,然后拿回来,按工分分给每家每户。
当然,年猪还是留了两头,羊了留了几只,等明年再繁殖小羊的。鸡鸭则是按照各家的意思,想留下来继续养的,就继续养,反正总只数别超就行。
但要是想要杀了熬老母鸡汤或者吃了的,那就要扣掉相应的工分,算是公社卖给个人的了。
夏涓涓就直接用工分换了三只老母鸡,打算过年的时候杀了吃。
除了钱和家禽家畜,就是粮食了,红薯玉米的粗粮,小麦小米的细粮,也都按工分来分。
今年,荷塘裏的莲藕和鱼也收获不少,都算是夏涓涓的工分,再加上厉战麦收的时候卖力地干活,因此,工分居然不少,也分了二百多斤粮食了,就用小推车推回家裏去。
年猪要等到临近年关了再杀,否则还没到过年的,肉就放坏了。
大家也都只能耐着性子,等待杀猪的日子。
很快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十一月过去,进入了十二月。
过了腊八之后,大家都开始张罗着要账要债之类的忙碌了。
夏涓涓家裏没欠债,倒是有几家为人不错借了钱的,都上门来还了钱。
这天,前一天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雪,夏涓涓把煤炉子烧得旺旺的,打算白天就就在屋裏一边烤火一边给小崽子们用兽皮做贴身的坎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