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军婚,十亿物资嫁军官一胎三宝(463)

作者:三月三日晴 阅读记录

先到县城打个地基,站稳了脚步,然后再往京市搬,反正他们已经走到了很多人的前面了,也不用急于再多领先一步半步的。

除了厉杰家之外,吴大娘的小儿子吴峰也赚到了不少钱。

吴峰一开始跟着厉杰干,后来也跟着骆城干,现在也是在开大货车,每个月拿钱回去。

这不,家裏的房子都翻了新,还把吴大娘和吴大叔住的房子也推到了重盖,裏屋用石灰涂得亮堂堂的,吴大娘高兴得不得了,逢人就夸小儿子孝顺。

吴大娘的大儿子大儿媳妇就想趁机过来打秋风,每次都被吴大娘给骂了回去。

当初嫌吴峰他们沾他们的光,非要分家出去单过,现在再想回来要钱,想得也太美了!

赵书记还是带领着大家在山裏种药材。

除了三年前夏涓涓让种下的人参之外,后来他们在杨秋石的指导下,又种了不少别的药材。

现在村裏对杨秋石都很尊敬,也知道他以前是医生,夏涓涓的中医就是跟他学的,那肯定名师出高徒啊!徒弟都那麽厉害了,杨秋石肯定更厉害。

因此,大家伙有个小病小伤的,都肯去杨秋石那裏让给看看,还都亲切地喊杨秋石‘杨大夫’。

杨秋石也挺高兴的,毕竟自己多年学到的东西还能帮人,以前苦闷的心情也改善了不少。

除了生长周期短的药材,人参去年春天又种了一批。这样,等再过两年,第一批人参卖了之后,第二批人参就能接续上了。

人参种和其他药材种子其实还是夏涓涓暗中通过骆城放到黑市去的。

她去年带着三胞胎和岳思竹一起回去那一次,听说村裏商量着还要去买药材种子,她就索性给骆城供了一次货。

除了人参和其他药材种子,还有粮食,木材,棉花,药品等。

经过了上次救灾筹粮食和其他物资的事情,骆城已经不意外夏涓涓能拿出什麽物资了。

反正夏涓涓就跟有一个无底洞的百宝箱似的,要啥有啥。

公社建起来的小学校也办得如火如荼的。

周围其他村,哪怕不属于同一个大队的,看离得近,而且老师也都是城裏来的知青,朱小鹏还是去京市上过大学的,因此都愿意出钱,把家裏的孩子们送过来上学。

上学的孩子们一多,朱小鹏只好又考核了一批知青,让他们来学校当老师。

朱小鹏还和其中一个女知青谈对象,去年夏天结了婚了。

听林玉茹说,她和夏双山出发来海岛的时候,那个知青差不多到预産期了呢!

林玉茹跟夏涓涓唠叨起家常来的时候,还禁不住一阵惋惜:“唉……也不知道生的男孩还是女孩,这来了这边,村裏的信儿也没个人传过来的。”

夏涓涓听了忍俊不禁,这还真是无论什麽年代,大家的八卦之心都不灭啊。

林玉茹又接着说道:

“不过,也不知道厉战那个二哥……呸!看我说的啥,就是那个厉强和王桂香,也真是抠门,连自己亲儿子亲闺女的事上都抠。

赵书记还找他们提了好几次,让他们把厉胜和厉娇娇送到学校去上学,说以前学校在镇上,离得远不说,学费一个学期四块钱也贵,你们不让孩子上学也就算了。

现在学校就在村裏,吃了饭,眨眼功夫就到学校了的。晌午和傍晚放学后,还能直接回家帮着干农活的。而且一个学期才两块钱学费,也不值个啥。这两口子也不知道咋想的,愣是没舍得。

现在厉胜都十四岁,厉娇娇也十二岁了,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呢!”

夏涓涓对此是一点都不意外的。就厉强和王桂香那两口子的短浅目光,这事儿他们能干出来。

不过,算算年月,厉胜和厉娇娇居然都这麽大了,许久不听这名字,去年回村裏也没见过,夏涓涓对这俩孩子的印象还残留在十来岁的小胖子小胖妞的光景。

再一想,不禁自己都笑了,小文再过两天就要过十一岁生日了,小武十岁,贝贝九岁了。

一直看着他们长大,倒是没有感觉。

可是倏忽再一回头,从她穿越开始,居然已经过去五六年了啊。

这时,小文刚好进来找东西,一边打开樟木箱子,一边问道:“妈,你去年去京市给我买的那套军装呢?明天学校要升国旗,让我们穿得正式些。”

夏涓涓擡头一看,那樟木箱子是摞在另外一个上面的,箱子门差不多离地有一米高吧,小文已经能自己打开去找了。

夏涓涓也站起来过去帮着找:“这不就在这儿吗?”

她一米六七,小文站在自己身边,居然也有近到她脖子高了,看起来应该有一米五往上了。

想想自己才穿过来的时候,这孩子也就比自己小腿肚高没多少吧,和小武贝贝一子排开,跟三个信号标识似的,而且还是矮矮的那种小不点。

夏涓涓把军装找出来给小文,笑道:“小文,你现在多高了?”

小文愣了一下,然后才有些不好意思地扭过头去:“妈,你问这干啥?”

“咋地?这还不能问了?以前没注意,现在才发现你都长这麽高了!”

夏涓涓笑着,擡手揉了揉小文的头发。

小文更难为情了:“哎呀,妈!我都是大人了,你别老摸我头了。”

不过,还是有些小骄傲地小声道:“我一米五四了,是我们班最高的了!”

一米五四,是不低了。后面个子估计还能窜起来。

厉杰个头也有一米八了,小文他们的爹应该也不低,遗传还是影响很大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