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军婚,十亿物资嫁军官一胎三宝(508)

作者:三月三日晴 阅读记录

夏双山当然想见。

严昊天工作忙,今年过年的时候也没回来,这算算,都两年多没见面了。书信和彙款单倒是定期会过来的。

“咋不想见?唉!我和你妈是穷光景过惯了,一时半会儿这思想上转不过来弯儿来。有钱也舍不得花。涓儿,爹听你的,咱们暑假就去广市看你哥去!”

第377章 承包河塘

夏涓涓听了,笑道:“那行。我回头给厉战拍个电报,问问他夏天能不能回来,咱们一块去。”

夏双山骑着板车慢悠悠地穿过春日的京市街巷,往四合院赶去。

路上经过了国营副食店,正好看到有樱桃在卖,她就跳下车去买了些。

这是新上市的,所以价格也不便宜,夏双山心裏多少有些肉疼,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闺女现在也是城裏人了,吃点樱桃,不过分!

回到家裏,夏涓涓趁着人不注意,又从空间裏多掏出了一些来,放在一边,等小文他们放了学,就偷偷让小文把那一份送去给傅家去。

小文答应着去了。

夏涓涓就从后院井裏打了水上来,把樱桃洗干净。

三胞胎兴高采烈地帮着洗,不过一边洗一边吃一边玩儿水,纯粹是在帮倒忙了。

饭后,大家吃了樱桃,林玉茹问起她考试的事,夏涓涓就把考了全系第二名的事情说了。

林玉茹虽然不清楚全系第二是什麽概念,但第二名也就比第一名少一名,肯定是很厉害的。

一家人说了些閑话,就睡了。

第二天,夏涓涓就去电报站给厉战发了电报过去,说了7月份想要去广市的事情。

她估摸着,厉战九月要去军校上学了,七八月份左右,调动的正式命令应该也就能下来了。

不过,去广市之前,倒是先有了一次机会先去沪市及附近的苏省浙省调研。

这是经济系的一次实地调研项目,夏涓涓期中考了全系第二,学校裏她们虽然还是大一,但也是唯一一届学生了,负责这个项目的汪教授就带着全系的前三名去了。

调研为期一周的时间,除了会去城市之外,还要去农村。

按照汪教授的说法,经济是一体的,并不是仅仅城市裏一个店铺买卖东西,一个工厂生産商品,就是经济的全部了。

农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都要看。

前三名中,第一名是个男生,第三名是个女生,再加上汪教授,两男两女倒是刚好合适,住招待所之类的,也好安排。

夏涓涓还惦记着养淡水珍珠的河蚌的事情。

之前让骆城帮着弄了一部分河蚌的苗子,她放在空间裏继续培育,现在已经有足够的蚌苗了。

就是,北方太冷了,河蚌冬天要被冻死,还只能在南方养。

浙省那一带,未穿越之前,就是很有名的养殖淡水珍珠的地方,水域广,水质也干净。

唯一不好弄的就是那边估计也是公社模式,她私人承包还有点棘手。

不过,等到了沪市浙省苏省那一带之后,夏涓涓就发现,这边比自己预估得要活络不少。

像浙省有一个温市,八九十年代整个市都建企业,个体工商业异常发达,也是全国少有的提前富起来的城市。

夏涓涓她们去浙省沪市的时候,已经遇到过一些温市出来的,在外面偷偷地做小生意了!

至于这边的农村,比北方和内陆的农村都要富裕不少,不过公社引发的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大同小异。

夏涓涓除了完成教授布置的调研任务之外,就是去和当地的村民攀谈。

这边多山多水,水域是很适合养蚌的。

不过,现在大部分的水塘都荒芜着,买鱼苗也需要钱,所以只有很少一部分才养着鱼。

夏涓涓暗暗记下来了,也没有提承包什麽的事情。

一周的调研很快就结束了,汪教授带着夏涓涓他们回了京市。

没过几天,夏涓涓就用空间,偷偷地瞬移到了之前观察好的农村附近的山上,然后才从山上下来,事先从空间裏拿出不少京市的特産,这才到了村子裏去。

因为跟汪教授来过,村裏人倒是都认识她,也没有戒备。

“这不是夏大学生吗?你不是跟你们老师回去了吗怎麽又折返回来了?是还有别的要问的?走!到家裏去坐着说。”村支书热情地说道。

夏涓涓也不推辞,就跟村支书一起回了家。

夏涓涓将京市的特産拿出来,交给村支书,芝麻糖,驴儿黄,五味豆之类的也不少,让村支书看看分给村裏的人。

村支书姓杨,这个村子就叫杨家村。

杨支书有些不好意思地收下来,说道:“你看你,这麽客气,来就来吧,还拿什麽东西啊?”

夏涓涓笑道:“不是什麽值钱的东西,杨支书你千万别介意。而且,也不是我掏腰包,都是学校的意思。”

杨支书听了,点了点头,笑道:“你们是有什麽忘了问了,所以才又派你过来的吧?有啥事,你尽管问。”

夏涓涓说道:“这次倒是不是什麽问题,就是上次我们汪教授过来的时候,不是说过什麽承包到户的事情吗?老支书,我们教授说,想再听听您的意见呢。”

杨支书听了,迟疑了一下,说道:“夏大学生,这事儿不是不允许吗?土地可都是国家集体的。”

夏涓涓笑道:“老支书,你放心好了。我们这次过来,也走了不少乡镇的,像皖省那边,有些乡镇村子都觉得这个方案很好呢。我这次过来,就是问问,咱们的话,绝对不会外漏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