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有春日(8)
她长舒一口气,竭力识自己的心境平息下来。
“我觉得我们可以先认识一下。”江倚青依旧看着窗外,眼神有些涣散。
她的唇角轻颤,轻声道:“循序渐进吧。”
“好!好!”许铭笑着,猛地点了点头。
江城市内多山,别墅在一座矮山的半山腰上,共有三层,周遭十分静谧,欣长厚密的冬青树丛围成高墙,院里种着西府海棠和梨树。一楼是厨房和客厅,二楼打通了隔断,温璃的画室和卧房连在一起,共同拥有一扇巨大的落地窗,曼妙的白纱拢住远处的城市夜景。
窗前摆着相机和巨大的画架,温璃光着脚踩在长毛地毯上轻盈起舞。
她的长发束起,一身柔美的丝质长裙,零散的星光撒在其上,如潋滟的水波一般随着舞动流淌。
明澈推开门走近,身后跟着一只肥胖的橘猫,她搁了杯白葡萄酒在画架上。
“你在干嘛?”明澈捞起猫抱在怀里,看她跳了一会,疑惑道。
“翻了几个群,没找到模特,自己试试。”温璃端起酒杯,抿了口酒,随口问道:“你们服表有没有比较有艺术气质的。”
“艺术气质……”明澈咬着嘴沉思。
“倒是有一个。”
“谁?”
“我啊!”
橘猫翻滚挣扎着从明澈怀里跳出,咚的一声落在地毯上。
温璃扯掉发圈,金色长发泄下,她的唇角微扬,轻声道:“别闹。”
“江城最盛产美女,你个外地人不懂。”明澈撇了撇嘴:“今晚我爸召见我回家,明天你没课吧?要不要跟我一块回去。”
“不了。”温璃捞起金宝,揉着她的肚皮,一阵轻柔的风微微扬她的裙摆,:“明天去采风。”
明澈倒是遗憾,但也没再执意劝她,温璃这人画起画来无人能打搅,像是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头,旁人若烦了,是要恼的。
吃了顿简餐,明澈走的像一阵风,站在三楼的天台,能看到隐没在树丛中的环山路,暖黄的路灯一团团铺开,艳红的汽车尾灯拐下路口。
这时,手机轻轻的响了一声,是一条信息。
“小朋友,那天谢谢你哦。”
温璃没有点进对话框。
只是扫了一眼,却暮然想起女人倦怠却含笑的面容。
忽而起了阵风,月色渐渐隐去,空气中堆砌着水汽,隔着单薄的雾,灯火在城市中流淌。
看着远景,温璃想。
明日大概是个雨天。
九公里外的永年街,江倚青告别了许铭,独自走在香樟树下,嫩黄的小花被风一摇,扑簌簌的落在她的肩头。
女人抱着臂,也不去拂,索性任那小花留在肩头和发梢。她神色有些怅然,不知在想些什么,
包中的手机震了声。
江倚青看着手机屏幕
温璃的文字简单,只说了句:“没事。”
--------------------
第4章 写生、透析
江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落在青石地板上溅起雨丝。
温璃穿着米白色的冲锋衣,金色长发扎成了马尾,一个人骑着小电车在老街中穿梭。
江城是一个很美的城市,作为曾经的古运河流经之处,它兼有北方的热情粗旷和南方的温润细腻,江水穿城而过,且留有众多细小的分支,建筑是徽派和南方古典园林相融合的风格,雨像雾气凝成的水珠似的,沿着着朱红的瓦盖流下。
街边的摊贩躲在屋檐下避雨,飘渺的叫卖声中,糕店铺,熟食店的香气氤氲在雨中。
因为这雨,气温低了些,温璃裹紧冲锋衣,站在路边流动小摊的棚子下避雨。
煎饼摊的阿嬷的手肘抡了个圆,拿着竹蜻蜓摊开面糊,又磕了个鸡蛋上去。
温璃看着,寻了个角度,侧身拍了几张照片。
“葱花香菜都要么?”阿嬷头也不抬。
“不要香菜。”
温璃接过煎饼果子,索性在棚子下吃了起来,她站在棚下看雨。
摊子的对面是一条小河,河水清澈,水中藻荇交横,岸边种着嫩柳,柳树的枝条垂进河里,顺着水流轻轻摇摆,河边没有护栏,长满青苔的石墩连着锁链,不远处还有一道单孔石拱桥,时不时有人在上面行走。
没了客人,阿嬷缩在餐车后头的躺椅里打盹,不一会,发出轻轻的鼾声,针尖般的雨点的打在塑料棚上,轻轻的,痒痒的,莫名夹杂了几分倦意。
温璃望着稀疏的行人,慢条斯理的吃完了煎饼果子,走到摊子后头,轻轻推醒了阿嬷。
她递给阿嬷一百块,告知自己的来意。
这地儿不错,颇有意境,她想在棚子下画画。
“坐嘛,拿钱干什么。”阿嬷迷蒙着眼,摆着手连连拒绝,将钱推了回去,又餐车下头掏出个小马扎来,上面绑着软乎乎的彩垫。
“坐这个,软和!”
细密的雨丝轻轻的落在青石板路上,地上流着一层雾,温璃抽出素描本,纤细修长的手指轻轻拢住笔尖,“沙沙沙”的声音不绝于耳,
阿嬷有些好奇,凑近看了一眼,又躺回躺椅,揣着手合上了眼睛,轻轻的打起了鼾。
五个月后的江南作品展,需要选送大量的画作,房斯闽教授还要遴选一次,时间虽然充裕,可温璃或多或少的有些紧迫感。
今晨时分,房教授又来了消息,油画二班的裴予宁据说是也要参加比赛。
裴予宁是二班的班花,家境富裕,为人却十分的娇纵蛮横,颇有些好胜心,能在履历上重重的添上一笔,这种机会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想来她不会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