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君恩(82)+番外
火舌迅速席卷了宣纸,梅花图扭曲,萎缩,最后被火光吞噬,化作一片灰烬,亮光也渐渐暗了下去。
薛琅将炉纱盖了回去。
当年他救了太子一命,本以为能攀着太子平步青云,不想世事难料,闻景晔登基,而他骨枯黄土。
曾经多么金尊玉贵的太子,最后也竟也死的这样悄无声息。
他本无错,只是生在皇家,那样不争不抢,落得这个结局并不难想。只盼着下辈子能投个好胎,别再落入无情帝王家。
除夕热闹,到处张灯结彩,窗子上贴了喜气洋洋的红色剪纸,只是闻景晔并未娶妃,只能召众臣子来一道过节。
载歌载舞,推杯换盏,丝竹声响彻宫中。
闻景晔挨个赏赐了有功官员,谢承弼跟沈云鹤算是封赏最丰厚的了,另外还敲打了几个不安分的。
薛琅的桌案上摆着精细的吃食跟点心,他侧过头,薛重唤便弯下腰,以便能在不绝于耳的热闹中听清他的话。
“今日我不回去了。”
薛重唤一怔,“今儿是除夕,府里已经备好了大人喜欢吃的,大人……”
薛琅摆摆手,他喝了点酒,有些上脸,胸口发烫眼前发晕,周遭的声音只叫他觉得吵闹,昏懵间没有气力再去分辨薛重唤说的话,眉眼间隐约有些不耐,薛重唤便识趣地闭了嘴。
偌大的薛府也只不过是伺候的人多,其实回去跟在这里没什么区别。
“大人,少喝些吧。”
薛琅其实没喝两杯,或许实在不胜酒力,即便悬崖勒马,也仍旧晕晕乎乎的了。
“薛爱卿。”
薛琅大脑迟钝,眯着眼睛反应了半晌才站起身,“陛下。”
“你上前来。”
薛琅走了两步。
闻景晔招招手,“上来。”
所有人都沉寂下来,静静望着他二人,只余舞乐声响。
薛琅跪在地上,膝盖抵着冰凉的地板,头磕下去时被那凉意冰的短暂清明了半晌。
“薛爱卿自朕登基以来,勤勉事务,忠心耿耿,其管辖地从未出过差错,朕心甚安。”
接下来就要论功行赏了,只是闻景晔却并未像对其他臣子那样赏财赏地,他亲自拿了个小碗儿,从自己盘子里拨了两个饱满圆润的饺子,沾了醋。
曲嘉文伸手想替他端着,闻景晔却制止了他,站起来走下台阶,“薛爱卿尝尝。”
曲嘉文的脸色微微变了。
诸位大臣都在这里,闻景晔便是宠爱薛琅,也不该在这种时候。薛琅自己也意识到不对劲,可又不敢驳了皇帝的面子,只能沉默地跪着。
闻景晔将他扶起来,见他不敢动,便笑道,“还要朕喂你吗。”
声音低沉缱绻,听得薛琅心中一惊。
他知道闻景晔这疯子做得出来。
可皇帝的东西他不敢用,他还没活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只能捉着袖子两指捏住送进嘴里。
食不知味的咬了两下,忽然咬到一个坚硬的东西,吐出来一看,竟是枚崭新的铜钱。
“薛爱卿真是好福气。”
薛琅硬着头皮道,“多谢陛下。”
大臣们面面相觑,气氛一时僵住。
这,这实在是失礼。
有臣子站出来劝诫道,“陛下,君臣有别啊。”
闻景晔忽然大笑,“朕幼时久居冷宫,若非薛爱卿,怕是早就饿死了,那时候你怎么不站出来说君臣有别?”
那臣子脸色渐渐白了。
若真论起陈年旧事,他们这些追随过其他皇子的人,哪个不是罪大恶极。
沈云鹤静静坐在席上,望着薛琅的方向神色不明。
第六十一章 归顺本宫
无数个人在旁边窃窃私语,有无数双手抚摸在身上,微微睁开眼时,入目是乌央乌央的一群人,处在水深火热中连叫都叫不出声。
“他醒了?”
“公主殿下,他尚在昏迷中。”
“那他什么时候能醒。”
“他受伤极重,又被体内寒气坏了根基……”声音忽然变得焦急起来,“殿下饶命,老臣,老臣尽力了!”
“本宫只要他活着。”
闻景礼竭力想看清眼前的人,可视线如同蒙了一层白雾,不论怎么拨都拨不开,他眼睛一闭,意识又跌入了更深的混沌之中。
“……兰玉。”
深沉叹息的呢喃藏在了梦呓声中。
不知浑浑噩噩过了多久,驼铃轻响,闻景礼慢慢睁开了眼,看见帘子上绑着一串用红绳串起来的,金灿灿的铃铛。身下铺了一层又一层的兽皮厚毛毡,浓郁芳馥的香气从镂空香炉中缥缈而出,桌上摆了几个形状各异的白玉花樽,里头没有插花,空荡荡的,一切都如此的静谧祥和。
他闷声咳了两声,发觉自己身上的伤已经被包扎好了,上头隐隐渗透了血迹和乌黑的药渣。在荒漠中,之清派来的人为了保护他,被乱矢射中而死,他胸口也中了一箭,危在旦夕,本以为就此了结一生,不想还有再睁开眼的一天。
面颊钝钝传来火辣辣的疼,像是有火在灼烧着脸,他轻轻碰了碰,尖锐的疼痛顺着皮肉戳进心口里去。
从楚国出来之时,看守就用刀划了他的脸,想也知道是奉了谁的命令,闻景礼不觉愤怒,只觉痛快。
闻景晔若真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揽尽天下万物,又何必多此一举。
那一刀深可见骨,加上长久不曾治疗,已经完全溃烂了,他不是个在意自己容貌的人,很快便将这事抛之脑后。
虽然能够视物,可视线总是被一道道的金色细棍遮挡,片刻后,他神志清醒后才发觉,并非是自己眼睛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