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觉醒一支笔,你管这叫废柴?(718)

作者:皮城大侦探 阅读记录

“你一个世家的统治者,能懂我们寒士想要干什么?”

如果是一个人这么说也就算了,但说的人多了,田文的压力也就大了。

一个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仅是要上面的人拍脑子决断,而下面的人也要去执行才行。

被剥削惯了的人,总是会有一些应激反应。

而现在田文就是在解决这个应急反应的过程中挣扎。

魏无忌看上去不管事,但他的地位很高,高到什么程度。

田文提出来要建一个桥来贯通两地,方便交通运输。

当地人质疑,你是不是想从中克扣?

但要是换成是从魏无忌嘴里说出来,那就不一样了。

什么?!魏公要让我们建桥!

别说是风雨无阻了,今天泥石流来了都得给我呆着不动。

所以,田文每次来找魏无忌喝酒之后,都会把自己的政策和魏无忌聊聊。

魏无忌觉得不错的提议,他转头就给包装好了:

“这是魏公的指示,你们去执行吧。”

一开始,还有人怀疑,带着文件去找魏无忌。

魏无忌看了文件,自然是点头通过。

但这群人也算实诚:

“你俩总不可能隔空传话吧。”

于是乎,只要田文有一个大的想法,那就去找魏无忌喝酒。

喝一顿酒,一个地区的计划就能实施下去。

当然,魏无忌还是很生气:

“他明明可以装醉,但还要喝一整瓶,老子这30年的陈酿全给这个田胖子给糟蹋了!”

不过,说归说,该喝还是得喝。

魏无忌也在田文一次次的描述中意识到:

大夏的经济发展似乎要进入慢车道了。

像金陵地区,原本就是寒士的政治中心,也是最早被寒士收复的。

所以在这里做生意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因为金陵的存在,周边的城市也都有了规划。

再加上金陵还靠着长江,长江中上游的城市也因此要比其他地方发展的要快一点。

在这儿的经济规划,田文那是手拿把掐,丝毫不费气力。

但是那些偏远地区的经济建设,那可真是花费了田文大心思。

且不说血都经常喜欢在这些犄角旮旯里弄个分部,动不动给寒士来个破坏。

更重要的是投入三倍的开销,可能近十年里也获得不了太多的收益。

比如在金陵的江上建一座大桥,三年回本,五年血赚。

但要是在偏远地区的山沟沟里建一个桥,别说五年回本了,一百年可能连人工费都没有赚回来。

这天,田文照例因为这些烦心事来找魏无忌喝酒。

可他的抱怨才刚刚出现,耳边便传来了一个声音:

“田叔,又来喝酒了?”

田文惊喜地抬起头,面前的少年除了姜亦泽还能有谁。

他还在为自己蹭酒喝被发现而有些羞愧。

殊不知,今天的姜亦泽将会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

第207章 一家火锅店的启发

“什么,你要海运?”

田文有些吃惊。

从刚开始姜亦泽坐下来吃饭开始,他便说有一个能够解决目前寒士经济问题的方法。

而现在,他的方法竟然是海运。

这涉及到了田文的盲区,确切地说,是禁区。

姬家禁海,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坐拥海洋资源的齐鲁田家,却也只有一次出海经商的经历。

齐鲁大地的最东端,距离西巴人的地盘很近。

当初,在国内市场暂时打不开的时候,田文便开启了海运之旅。

只不过,那场海运突然遭遇了海兽袭击,货物损失大半不说,就连货运的船也损毁了。

这一场海运消耗巨大,而田文毕竟是田家的话事人,而非田家之主。

不得已,只能取消了海运。

所以,当姜亦泽提到海运的时候,田文下意识是拒绝的。

他的雄心壮志还在,他不想因为海运,让自己大展宏图的机会彻底被抹除。

可是姜亦泽只是拍了拍田文的肩膀道:

“田叔,这事情肯定要做的。”

“可是...”田文有些急切。

姜亦泽看着田文,内心不由地感慨,时代带给人的是偏见。

如果田文能够穿越回现代,看着那个时代的华夏便知道海运的重要性。

姜亦泽开了个头:

“田叔,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姜亦泽的故事很简单:

话说,在金陵美食街,有一家火锅店,做的特别好吃,客流很多。

但有一天,这家火锅店突然发现,这条美食街上又出现了一家火锅店,

虽然口味不如他们,但胜在便宜。

有了竞争对手,这家火锅店也不没法说什么,但因为美食街的客流量大,就算有竞争,他们也能赚到钱。

后来,又有人看到这两家火锅店赚钱,于是又开了一家店。

更离谱的是,这第三家火锅店,挖走了第一家火锅店的掌勺师傅,口味和第一家火锅店一模一样,而且价格还要便宜一些!

姜亦泽讲到这儿,看向田文:

“田叔,你说,如何让这第一家火锅店继续赚钱呢?”

田文毫不犹豫道:

“那就降到和第三家火锅店同等价格好了。”

田文的回答中气十足。

对于餐饮业,他了解的很多,之前田家也有专做鲁菜的齐鲁酒家。

餐饮业的毛利,都是按照50%来计算的,哪怕是降价,这第一家火锅店也是赚钱的。

但姜亦泽显然不是要这个答案,他继续开口道:

“可如果,其他家也跟着降价呢?”

上一篇: 春日拂晓 下一篇: 民国之南洋明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