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南洋明珠(233)
“你们自己吃吧!”二太太说,“我去你妈那儿。”
余嘉鸿盛了两碗,问:“回起居室去吃?”
“好啊!”叶应澜想,他们这算是吃独食吗?
两人一起上楼去,经过二楼听见二太太在说:“大嫂,嘉鸿已经快两个月没回家了吧?你说一回来就在厨房?咱们闽南男人,哪有下厨房的?”
“可闽南菜馆,潮州菜馆的大师傅,哪个不是男人?”大太太反驳。
“话不是这么说的,嘉鸿又不是厨子。应澜不进厨房也就算了,还……”
大太太打断了她:“珍娘,你看嘉鸿给我买的镯子,好看吧?”
叶应澜低头偷笑,婆婆跟二婶没办法把话说到一块儿。
两人轻手轻脚地要往楼上走,嘉莉叫:“大哥、大嫂,桌上的胸针是不是你们放的。”
叶应澜手指放在嘴边,已经来不及了,二太太已经从大太太的起居室出来,一脸尴尬。
余嘉鸿问大太太:“妈,您要来一口吗?”
嘉萱跑过来,端走一碗:“我要。”
两人上楼,叶应澜说:“我让小梅再去拿个碗过来。”
“别麻烦了,一起吃。”余嘉鸿递给她一双筷子。
叶应澜接过筷子,夹起一筷子饵丝,吃进去,跟宁波的年糕确实有点像,让她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不对,这种熟悉感似乎不是因为跟宁波年糕像,毕竟宁波年糕做法跟这个做法不同,好像就是她很喜欢这个味道,而且这个味道里似乎缺了一点点什么?
“除了甜酱油,还少了点腌酸菜。”余嘉鸿吃着说,“总归是差了点。”
对,就是少了一点点酸菜的味道。叶应澜恍然,可这不是她第一次吃吗?
第87章
蔡月娥听二太太絮絮叨叨说了这么久,头很疼。
就因为早上吃过早饭,二太太来老太太这里坐了一会儿。
二太太说着说着又扯到了嘉鹏的亲事,固然嘉鹏一再说等他回国之后再说,二太太可不依。
别说是星洲了,就是马来亚甚至暹罗,华商家庭的姑娘,她都考虑了一遍。
这几日,二太太也约了几个姑娘,她是觉得自家儿子长得一表人才,学问也好,又聪明踏实,自然要找能配得上她宝贝儿子的姑娘。
可真要找起来哪有那么容易?家世、长相、品貌、年龄合适的又有几个?现在的问题是,余家要回国开橡胶厂,将要派余嘉鹏回去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听见这个消息,哪个大家姑娘还肯嫁余嘉鹏。
说到这里老太太就提起昨天晚上秀玉来吃晚饭了。
当初弟兄俩把秀玉救了回来,珍娘嫌弃秀玉出身不好,连给嘉鹏做妾都不合适,甚至拿鞭子抽人家,应澜把秀玉安排到车行去了,她还担心秀玉会勾引嘉鹏。
后来秀玉做糕点做出了名堂,外头都知道秀玉在应澜车行里开糕点铺。他们家往来的亲友颇多,说让带几提的总归有。
有时候,自己也会提前跟小梅说好,让秀玉多做些进去,送送人,不过自己也听小梅说了,毕竟铺子刚开张,新招收的女佣还不熟练,所以就秀玉和郑安顺的妈,两个人一起,能做出来的量有限,又要车行,又要对外卖。
她倒好,前一日都不说好,想要了,打个电话过去,开口就是几十提,说是谁家下午请太太们喝茶,做茶点和随礼。
秀玉自然是竭尽全力给她做出来,让那个郑安顺给她送了过来,有了一次,还有第二次,这个铺子也不是秀玉一个人的,还有郑家母子和小梅的份,小梅忍不住跟自己说了。
自己跟珍娘说,珍娘还觉得她是在给秀玉生意。
今天,听了老太太这么一说,珍娘倒是仔细想了想,秀玉除了家世不行,人长得漂亮,手艺也好,而且老太爷也夸赞她,才这么些天就能把嘉鹏给她赎身的钱还上,实在不容易。最最主要的是嘉鹏喜欢。
这下珍娘倒是动心了,大家姑娘听见嘉鹏要回国都吓坏了,别说跟嘉鹏一起回国了。
这不来她这里,找她拿主意,但是开口一说,就搬弄是非了,说嘉鸿在厨房间做菜,应澜一身清爽地站在边上看。这像什么话?
说实话,蔡月娥自己也不知道,儿子为什么会对从未见过面的应澜这么好。可哪个父母不巴望小夫妻感情好?再说应澜对嘉鸿也好,知冷知热。难得给老婆做炖饭也不是犯了什么天条吧?
“大嫂,我想来想去,有些大户人家的姑娘,被宠坏了,连饭都不会做,总不能两人成婚了,男人还要伺候女人?”
蔡月娥听到这话,恨不能把妯娌给赶了出去。闽南的男人是不进厨房,可进了又不会影响他当个男人。
二太太也不看大太太的脸色,自顾自说:“那个秀玉倒是个勤快的?还做得一手好菜,去昆明,口味不一样,有她在身边,嘉鹏至少有口热饭吃?你说呢?”
蔡月娥说:“珍娘,你问过嘉鹏了没有?”
“问他?他就说现在一心想要回国办厂。可不就是因为要回国办厂,一个人人生地不熟,在外没有个知冷知热的照顾他,我不放心。这我都要去美国了,嘉鹏要回国了,没时间了。”二太太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