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南洋明珠(243)
余嘉鸿想起上辈子,那时候重庆有很多从上海来的人,叶应澜每次开昆明到重庆的车,都会买好几坛玫瑰腐乳,早饭配粥,没菜也可以下饭,还能夹馒头,有肉的时候,烧腐乳肉,他最喜欢的一口是她炸的蒜香排骨,带着玫瑰腐乳特有的甜,不知道现在的她会做这个味道吗?
“我得下去先吃一块排骨。”余嘉鸿说道。
叶应澜走出来,把首饰戴上说:“你这人?我明天给你再做就好了。”
叶应澜从抽屉里拿了给奶奶的那串翡翠链子,和他一起下楼。
到二楼刚好碰上余修礼夫妇,余修礼问:“我们一辆车?”
“好啊!”
到了楼下,余嘉鸿跟叶应澜说:“应澜,你去把车开过来。”
叶应澜走到车子那里,见余嘉鹏往里走,不会吧?他真去吃排骨?
叶应澜把车子开到楼下,余修礼夫妻上后座,余修礼问:“嘉鸿干什么去了?”
只见余嘉鸿走出来,拉开车门上来,嘴巴还在动。
蔡月娥在后座上跟男人说:“他媳妇给他做了排骨,他非要去吃一块。”
叶应澜开车出去,余嘉鸿咽下,转头:“妈,您现在知道了吧?偶尔做一次,就想得慌。你天天给我爸做了,我爸就没感觉了。”
余修礼给了他一个爆栗:“行行行,让应澜给你一年做一次,一次让你想一年,你喜欢感觉,就好好感觉。你妈天天给我做,我天天吃。”
余嘉鸿砸吧着味道,跟叶应澜说:“应澜,下次腐乳还能多加一块,咸一点更好吃。”
叶应澜奇怪:“你吃出腐乳?”
余嘉鸿一听坏了,这个味道不是一年做一次,而是上辈子她做了一次,让他记了一辈子,他说:“这个咸甜的味道不是玫瑰腐乳?”
“是啊!”叶应澜想起,他说过,美国有上海和宁波去的朋友,大约也喜欢这一口。
车子刚刚开出去一小段路,碰上余嘉鹏的车子回来,蔡月娥摇头,跟余修礼说:“我打算把阿霞一起送美国,陪着嘉莉和嘉萱,还有等我大嫂过去了,我打算让俩孩子住舅母那里,你那个弟媳妇,我实在受不了……”
蔡月娥跟男人说老二家的那些破烂事:“不说,让应澜去说是个什么道理。就秀玉那个小姑娘,自己能挣钱,好端端地为什么要嫁给你侄子?你弟媳妇把人家当儿媳妇看待了吗?她这样搞下去,随便那个姑娘都要吃她的苦的。”
叶应澜想想书里描写的情节就很可怕,而且有了余嘉鸿做对比,书里余嘉鹏所谓对秀玉好,仔细看来也没多好,感觉不就是像养了一只狗一只猫的好吗?自己在书里还跑了,秀玉就一直熬着,难怪秀玉最后会希望今生缘尽。
“你别管他们的事了。”余修礼说。
“我就说说,我去管她的闲事?以后,好的她不会记得,坏的全部怪我头上。”蔡月娥忍不住翻白眼。
叶应澜微微叹息,人光靠平时聊天接触真没办法了解。只有真的深入相处,才能相处知道,若是结婚,对女子来说,未来漫漫都是折磨。自己真是因祸得福。
叶应澜开车进叶家,刚刚停稳了车子,老太爷和老太太带着应章和应漪走了出来。
应漪过来挽住叶应澜:“大姐。”
“先叫大姐?”叶老太太看应漪。
“没事,没事。”蔡月娥说,“姐妹俩要好吗?随便孩子们去。”
“伯伯、伯母。”应漪转头又叫,“姐夫。”
应章也跟着打了招呼,叶老太爷说:“永昌在接客人了,我们先喝口茶。”
一家子往里,老太太许久不见孙女婿,不禁多看了几眼问:“嘉鸿你怎么了?”
叶应澜走过去:“他为了我,被阿公打了。”
第93章
老两口还有应章应漪兄妹俩都愣了。
叶应澜出事,余家立马就找人脉在处理这件事,叶老太爷还认为自家孙女太过于刚强,孙女到底先是余家的长孙长媳,后才是车行的老板。
老友立马跟他说,余家为有这样的长媳而骄傲。这?为什么孙女婿还会挨打?
余修礼跟老太爷解释,叶老太爷听了,连连点头:“是这个道理,乱世活着兴许比死更难。”
叶应澜拿出余嘉鸿给奶奶买的翡翠珠串:“奶奶,嘉鸿在香港给您买的,您试试。”
叶老太太拿了珠串笑得合不拢嘴,儿子只记得他那些女人,哪里记得她这个老娘?还是女婿和孙女婿好,都能想到她这个老太太。
叶应澜给老太太戴上,这等翠绿的珠串老太太戴上越发显得富贵逼人。
叶应澜腻在老太太身边,叶老太爷跟余修礼父子仔细说起这件事来,承办买粮的是华商唐家,唐家派出了二爷来南洋协调。
叶老太爷还提了一句:“唐先生的这位继室,还是应澜妈妈在中西女塾的同学,是应澜妈妈的姐妹,也算是有交情的。”
这句话唤醒了叶应澜儿时的记忆。她记起了那个人,那人喜欢装出很喜欢她的样子,见了面就会夸她漂亮、可爱。
就连自己撞见她跟叶永昌两人从房间里出来,她都能开心地说:“永昌,应澜以后跟她妈一样是个大美人。”
后来妈妈病重,那人来探病,哪怕那时候自己才八岁,依然记得清清楚楚:“瑶琳,有钱而且长得好看的男人,从来都不可能属于一个女人。你为了一个不可能完全属于你的男人生闷气,这不是跟自己较劲?何必呢?与其把心放在一个男人身上,不如拿着他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