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南洋明珠(270)
刚刚踏进大堂,他见福根叔也在,过去叫了一声:“福根叔。”
“大姑爷。”福根叔转头对着躲在他身后的妇人说,“你躲什么啦?说想要看姑爷,那就出来看啊!”
一个穿着斜襟棉袄的中年妇人,摸了摸的头上已经梳得光洁,没有一丝乱发的头,再整理了一下很干净整洁棉袄,拘谨地叫:“姑爷。”
“阿妹娘姨?”余嘉鸿已经猜到了。
“是,是!”这个妇人害羞地点头,不敢抬头看。
“我苏家宅弄完了,我不是回家吗?跟她说应澜小姐的姑爷来了,还带着应澜小姐的照片,她就非要来看。真的看见你了么,又不敢看了。”福根叔没好气地说。
余嘉鸿连忙摸出钱夹,从里面抽出照片来,递给阿妹娘姨:“娘姨,您看。”
阿妹娘姨接了过去,走到水晶吊灯下面,她仔细看着照片:“哦呦!应澜小姐标志得来!跟大少奶奶好像啊!笑得开心得来,”
她是用上海话说的,余嘉鸿也听不懂,耐心地等她看完。
她拿过一个布袋子递给余嘉鸿:“姑爷,这里是自家晒的笋丝梅干菜,我不晓得南洋有没有?小姐小时候要吃的。”
她不会说国语,还要福根叔翻译,余嘉鸿接过:“我妈做的是广东梅菜,里面没有笋丝。她肯定会喜欢的。”
见他开心地接过,阿妹娘姨开心地手舞足蹈:“你不嫌弃就好。”
“怎么会呢?家乡的味道,南洋觅都觅不到。”余嘉鸿说。
“那我们走了啊!”阿妹娘姨说是走了,还要看一眼余嘉鸿。
余嘉鸿跟他们夫妻俩挥手,看着手里的布袋子,他𝔀.𝓵上楼去,他们楼层有专属的办公区域,可以帮客人收发信件,代发电报。
他留了电报消息给老婆,告诉她在上海见到了福根叔和阿妹娘姨,阿妹娘姨给了笋丝梅干菜。
他基本确定这对夫妻应该对应澜很好,不过自己跟他们进一步接触也要尊重应澜的意见。
第108章
一场舞会下来,这些老板知道他不喜欢跳舞,就请了上海滩的书画大家戏曲名伶,吃茶赏画看戏,两天下来老板搭老板,余嘉鸿又认识了几个老板。
前两天还好,今天这位老板组的饭局,这群人琢磨哪个会暴涨哪个会暴跌,说着某个老板以为炒作生丝,而巨亏两百万法币,也有人炒作公债赚了几十万的,对此余嘉鸿厌烦。
一边是盲目地认为有洋人在租界不会有事,一边是看着报纸上越来越多南京的细节被披露出来,满城屠杀的残酷,让这群人只相信今日,不相信明日,把投机做到极致。
书上得来终觉浅,上辈子通过记录的只字片语,在这个地方,才能切身体会上海这个市场的不理性和疯狂。
大致知道了这里的情况,时局如此,也非自己能改变。余嘉鸿推掉了下午的活动,回到酒店,房间桌上放了叶应澜的电报。
他打开看:“他们对我很好,很想念,拍照寄给我。”
看到这个,余嘉鸿一下子心情好了起来,找福根叔和阿妹娘姨总不能空手去,他去隔壁百货公司,给福根叔和娘姨买点礼物。
他见福根叔抽烟,就买了一条金黄牌香烟,给阿妹娘姨扯了两块布料,再去糕点糖果那里称什锦糖,又想起自己送去难童医院的小姑娘,不知道怎么样了?
他多称半斤糖果,又返回童装那里,给小姑娘买了一身棉衣棉裤。
他回到酒店,福根叔没有出车,在司机休息室睡觉,看见他,连忙从躺椅上爬起来:“姑爷。”
余嘉鸿把礼物递给他:“应澜让我买的,说她离开的时候年纪小,这么多年没见很想念,她也想看看福根叔和阿妹娘姨的照片。”
看着这么多的东西,福根叔连忙推着说:“拿也不要买东西呀!”
“应澜让买的,一点点心意。”余嘉鸿把东西塞他手里,“您回去问问娘姨,什么时候有空,我们一起照相馆拍照?应澜她可能短时间没办法过来看两位。”
“好,好!等我当完班,回去跟娘姨说。”福根叔笑着说。
余嘉鸿转身要离去,福根叔在他背后:“姑爷。”
余嘉鸿回头,福根叔欲言又止,余嘉鸿说:“福根叔,有什么就说。”
“阿妹总觉得她做菜好吃,小姐没回来,她想做给您吃,我跟她说不合适,您是大家少爷,我们小门小户的。”福根叔说。
竟然是想要邀请他吃饭,比起这两天和那些老板吃饭,他当然更想吃阿妹娘姨家的家常菜,尤其想起上辈子叶应澜煮的猪油菜饭,她说小时候在上海常吃的,他说:“好啊!应澜说娘姨做的菜饭最好吃了。”
“她还记得?”福根叔惊讶地说。
“电报里说的。”余嘉鸿再次撒谎。
“电报一个字要多少钱哦!”福根叔说,“明天我和徒弟换个班?去我家吃饭?”
“好的,中午您来酒店,我跟您一起去家里,下午一起去照相馆拍照。”
余嘉鸿和福根叔约好了,人生地不熟,他也不知道哪里能买水果,让酒店帮他准备了几个苹果和橘子。
他开了叶家的车子去难童医院,在前台查询一个来自苏家宅叫三妹的孩子。
护士给他翻阅花名册,很快找到了床号。
全是孩子的医院,楼梯上都能听见笑闹声,哭声混杂,吵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