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基建,她带跑了全文炮灰(100)
灶房里,柯婶子正在往豆芽木耳丝上面淋着酸甜料汁,旁边还放着六七个剪得嫩滑的荷包蛋。
赵时悦瞧着锅里垒得高高的小蒸笼,暗含期盼道:“婶子, 这里面蒸的是什么呢?”
柯婶子笑道:“姑娘上回说的灌汤小笼包, 我试着做了做,也不知道做得对不对,要是不成,姑娘待会尝了, 可别嫌弃。”
赵时悦吸溜着口水, 道:“柯婶子出手, 哪有不成的!”
柯婶子的厨艺比张叔也不差多少,赵时悦比她本人还有信心呢。
怀揣着对美食的期待, 赵时悦又蹦蹦跳跳跑去杂物杂物房里。
见青竹从偏院过来,忙招呼道:“大管家,大管家,快来搭把手,这竹席子老沉了。”
青竹没叫赵时悦费力,一个人就将宽大的粗篾竹席给扛了起来,走到院子里,问道:“大姑娘,这席子就铺在这儿了,你是要晒那些棉花吗?”
赵时悦点头道:“恩,就铺在这里吧,那棉花早摘了几日,得晒晒才好。”
青竹铺好竹席,又和赵时悦一起,将两大筐棉花搬出来,均匀撒在竹席上。
炸开的棉桃洁白如云朵,捏在手里又绵又软。
青竹虽然不会刨根究底,却还是忍不住赞叹道:“姑娘总是能种出来一些别人见所未见,却又极其实用之物,这棉絮洁白柔软,冬日里用来填充衣物估计十分保暖,若纺成线,再织成布匹,说不定比锦缎还值钱呢。”
红薯都能卖得比肉贵,赵时悦半点也不怀疑棉布能赛过锦缎,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赵时悦清空竹筐,道:“可惜今年就只收了这么一些,只够填充两件棉袄,织布的话,估计是少了点。”
青竹扒开一个棉桃上的白色棉絮,指着里面的硬籽儿道:“这是棉花的种子吗?”
赵时悦点头道:“对,等晒上两日,就可以将棉絮和种子分开了,有了种子,明年就可以扩大再种植了。”
青竹此时建议道:“姑娘爱种一些稀罕之物,不如将宅子后面的七八亩地一并围到院墙里来,也免得这稀罕之物遭人觊觎。”
这话简直说到了赵时悦的心坎了,之前因为红薯之事,就已经有些说不清楚了,往后还是低调一点儿的好。
青竹见她同意,便道:“待会儿用了早饭,我就让乔伯去瓦窑镇请人,争取早些将院墙给扩建齐整了。”
赵时悦点头道:“恩恩,好的,大管家,这事就有劳你操心了。”
青竹揶揄道:“姑娘可千万别再叫我‘大管家’了,毕竟就你这家,加起来也不够两亩宽呢,实在谈不上大。”
赵时悦不乐意道:“谁说的,等那院墙扩建好了,可不就有十亩左右了嘛,这声‘大管家’你当得起,莫要谦虚!”
青竹失笑道:“是是,多谢大姑娘抬举。”
两人相互打趣一番,却被柯婶子出声打断,说是小笼包已经出锅了,叫他们赶紧吃早饭呢。
灶房里摆了两桌,桌上的吃食都是一样的,有精致可爱的小笼包、酸甜微辣(辣味来源是蒜蓉)的凉拌豆芽木耳丝、拌了香油芝麻粒的咸菜丝、豆腐乳、香煎荷包蛋、金黄的小米粥。
赵时悦带着弟妹坐一桌,柯婶子、青竹和另外几名护卫坐另外一桌。
本就不是什么真正的世家贵族,没有那么多排场和规矩,但也分了主次,这样便挺好,大家都自在。
吃完早饭,青竹果然交代乔伯去瓦窑镇请人。
赵时悦和柯婶子也不闲着,将昨日挖的甜菜根清洗干净,又剁碎成小块,再用两个月前定制的石磨,加水,将其细细磨碎。
赵妮妮看着两桶灰不拉几的菜浆子,嫌弃又怀疑道:“阿姐,这东西真能做出糖来?”
用这东西做出来的糖,赵妮妮觉得自己不是太想尝。
柯婶子是厨艺高手,可谓是一通百通,猜测道:“应该还要用布巾子过滤掉渣滓才行吧,甘蔗汁熬红糖,其中便有这道工序。”
甘蔗榨糖的方法也算不上是什么绝密,只是这年头好东西都垄断在世家贵族手里,不愿与平民分享。
一来是为了攫取暴利,二来是为彰显身份,三来……,三来谁知呢,反正后世高楼那么多,也不见得人人都有房啊!
至于甜菜如何制糖?
赵时悦其实也只知道个大概,具体该如何操作,她同样是不清楚的,只能摸索尝试着来。
见柯婶子言之凿凿,赵时悦顺势将“摸索”和“尝试”一股脑都推给了她,自己就只帮着打个下手。
甜菜浆子用细葛布反复过滤,仔细压榨之后,得到的糖水果然清澈了许多。
赵时悦纸上谈兵道:“再把这糖水熬至一定的粘稠度,静止晾凉过后,它自己就能结出糖晶了。”
大约、或许、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不过具体要熬成什么样,那粘稠度才算合适呢?
赵时悦脑子里也就盛着半桶水,嘴上摇得哐当响,却只能巴巴地望着柯婶子。
柯婶子无奈笑道:“好吧,我先熬半罐子试试,要是熬坏了,你可别怨我啊。”
赵时悦连忙摇头道:“哪能啊,今年熬不成,明年还可以继续呢,婶子你尽管试,熬坏了也不怕啊。”
就在柯婶子烧小火熬糖水的时候,守在门外的护卫,进院子里禀告道:“大姑娘,昨日那女子又来了,你还要见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