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基建,她带跑了全文炮灰(67)
可惜事实却并非如此,即便是赵时悦所在的世界,也不是所有的北方人都会蒸馒头的,即便大多数的北方人都会蒸馒头,可真正蒸得好的也同样只是少数。
武襄县更是如此,家家户户都会蒸麦饼,但真正蒸得好也没两家。
真正蒸得好的这两家,跟张宏宾的手艺比起来,也照样差了一大截。
东西好,价格又便宜,因此来张家买麦饼的人还挺多,好多人家甚至都不自己蒸麦饼了,一次买够两三天的,自己热热就行,味儿好,还省事。
豆腐生意就更别说了。
县城里也就只有那么一家豆腐坊,听说还是人家祖传的手艺,一般人可是不会的,往日里卖豆腐,都是做的独家垄断。
可惜,这做豆腐的手艺,恰好也同样是张宏宾家的祖传之一。
四四方方一大块,就只要两文钱,比县城里还要便宜一些,又不用跑远路,生意自然更不会差,比蒸麦饼还要红火好几倍呢。
张家主要赚钱的,还是要数豆腐,麦饼只是搭头,薄利就算了,只在村子里卖,它也没办法多销啊。
不过赵时悦却非常照顾张家的生意。
主要是,赵时悦她不会蒸麦饼,确切来说是蒸不好,也嫌麻烦。
更不懂做豆腐,她甚至都不知道用来点豆腐和点凉粉的东西,是不是同一种玩意儿。
如今隔壁就有卖现成的,她比谁都高兴。
吃完早饭,赵时悦顺便清点整理了一下家里的过冬物资。
灶房东边靠墙处,用青砖木板做了一排半尺高的置物架。
架子上一溜的黑陶大缸,缸口盖着木盖子,里面装满了各种粮食,光白面就有三百斤左右,大米一百斤,小米五十斤,黄豆也足足有一百五十斤!
若果有条件的话,赵时悦是再也不想吃豆饭了。
之所以买这么多黄豆,也是为冬天没新鲜菜吃的时候,她自己可以试着发豆芽。
发豆芽简单,这个她倒是会的。
置物架旁边,放着两个大半人高的带锁橱柜。
一个橱柜里面堆着各种菜干蘑菇干,还有百十来斤重的咸肉腌肉,一小坛子豆腐乳,一大坛子腌萝卜条,一大坛子腌白菜。
另一个橱柜里面则是新鲜却不太水灵的各种菜蔬,白菜、萝卜、老姜蒜头,还有五个篮球大小的老南瓜,堆在一起看着有不少,可都是不禁放的,估计也吃不了多久。
赵时悦家的宅子建得赶,没来得及挖地窖,也没来得及储存更多的菜蔬。
村里里其他人家都是有地窖的,萝卜、白菜估计也存了不少。
赵时悦打算到抽空上门问问,看能不能跟其他人家买一点儿,或是用盐巴、豆芽之类的换一点儿。
当然,村子里买不到也没关系,她可以跟系统换,这种方圆五十里有的东西,想来也花不了太多积分。
除了灶房里的物资,赵时悦姐弟三人的屋子里还存着不少点心和麦芽糖,曹阿姐送的瓜子花生也有不少。
院子雪堆里还放着一个带锁的木箱,木箱里面冻着百十来斤的冰鲜肉。
曹阿姐之前还送了一筐梨和柿子,不过已经被赵时悦姐弟三人吃完了,没有吃冻梨和冻柿子的机会。
冬至过后,天地冰封,这大雪怕是要到开春才会化。
动物冬眠,人大多数时候也只能猫在家里,比起村里其他人家,赵时悦存的物资已经足够丰富了。
可赵时悦却努力不去想家乡冬天的时候,超市和农贸市场里还能买到什么?她怕自己心态失衡。
*
赵寄奴这个隐藏NPC,大约是有特殊使命在身上。
冰天雪地的,小娃娃还得每日去裴滉那边读书识字,这是裴大佬亲口规定的,根本就容不得赵小朋友出言拒绝。
日头高悬,算算时间,裴大佬应该已经起床了。
赵时悦姐弟拖着一个比儿童扭扭车大不了多少的小爬犁,踩着至少有半尺多厚的积雪,出门了。
虽说就在隔壁,可从赵家大门,到裴家大门,却有差不多三百米远呢。
赵寄奴人小,陷雪地里容易拔不出来,只能坐在小爬犁上,被赵时悦在前面拖着,赵妮妮后面推着,往前走。
到了一处高低平缓却足足有三十米长的斜坡时,赵时悦长腿一跨,直接坐在了赵寄奴后面。
赵妮妮同样十分自觉,依次坐在了赵时悦后面。
赵时悦兴致勃勃道:“准备好了吗?走你!哇!”
赵时悦长腿一蹬,小爬犁沿着斜坡飞驰而下。
赵寄奴兴奋欢呼:“哇!飞飞,飞喽!”
赵妮妮抱着阿姐,抬起脚,笑得神采飞扬。
载着三个大小孩子的小爬犁,眨眼就到了斜坡底下。
赵寄奴拼命扭着身子道:“再一次,再一次!”
赵妮妮眼睛亮晶晶,同样是满脸期待。
赵时悦故作严肃道:“不能让裴先生等久了,最多再玩一次啊。”
赵时悦说完,赶紧和赵妮妮一起下来,又拉着爬犁往斜坡上跑,那贪玩的劲头,比谁都积极!
只一墙之隔。
裴滉听着外面的欢呼声,十分无语道:“每日过来都要玩许久,这姐弟三人就玩不腻么?”
牛囝却奇怪道:“多好玩啊,怎么会腻呢。”
牛囝说完,拿了自己放在墙边的木板,也跑出去滑雪了。
就这么一个斜坡,几人来来回回滑了十几趟,才终于过足了瘾,笑闹着进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