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玉奴(170)+番外
池镜笑道:“今日重阳,要到大宴厅上坐席。”
碧鸳绵绵地一笑,“你和你父亲身量差不多,他的衣裳你穿着倒很合身。”
池镜悠哉地侧过身去,半低着笑脸,抱着胳膊把脚前后垫了垫,身子也是前后荡了荡,“所以父亲好些不穿的衣裳都给了我,也犯不着改它了。”
碧鸳看着他,有一瞬间的恍惚,又嗔他,“你父亲其实疼你,只是他一向不把那些话挂在嘴巴上。又当着大老爷在那里,更不好带出来。”她走到里间去,“听说你母亲病了?”
池镜跟着踅进来,欹在那屏门上,“着了些凉,没什么大碍。”
“你替我问个好,我就不去瞧她了,免得她嫌闹。”
赶上今日重阳,池镜既来了,不好不问她一句,“那姑妈今日可到大宴厅上吃酒听戏去?”
碧鸳了无兴致地往里间走,“我就不去了,你们乐吧。”
原也是少她一个不少,今日还比往常多出好些人来。都是二府里的人口,好些玉漏也是头回见,说是先前都在为二老太太守服,不好热闹,节下都是在他们自家府上过。如今出了服,又都到这头来凑热闹。大宴厅上摆了十来桌,老太太高兴,许各主子跟前服侍的妈妈丫头们到里间另开了两桌坐下。
玉漏并丁柔坐在一处,凑去问这是谁那是谁,丁柔都一一说了。青竹坐在对过,玉漏见她神色有些惶惶的,猜她是为正二爷的事。朝外头望去,那正二爷正在男眷席上大饮大乐,时不时地搁下箸儿朝外面戏台子上拍手叫好。
那戏直唱了一日,隔天傍晚玉漏还觉得耳朵里嗡嗡的,正在吴王靠上坐着掏耳朵,忽然见个小厮浑身湿漉漉的连滚带爬地从前厅里冲进院来。
她和丁柔皆是奇怪,待要问那小厮,那小厮已等不得了,踉跄着跑进屋,直奔老太太跟前大嚷起来,“老太太不好了,正二爷、正二爷跌进河里、淹、淹死了!”
老太太才吃了晚饭,正有些昏昏沉沉地打瞌睡,听见这话神魂一抖,登时精神起来,“什么?!”
“正二爷、”那小厮跑得快断了气,浑身湿哒哒地伏跪在地上,反手向后指着,半晌仍是句不成句,“正二爷——”
老太太从榻上慌着立起身,扣紧了额心,“你慢慢说,到底怎么回事?”
那小厮狠咽几下,方才细说:“正二爷因明日要回句容县去,今日下晌便带着小的们几个往曲中去,在河上包了一艘船,治席请他几个朋友吃酒。大家吃醉了,又跳又闹起来,不知怎的,把那船跳翻了,十来个人都跌进河里!后头大家好容易爬起来,一数人头,正二爷还没爬上来呢!大家又乱忙着捞他,等捞上船时,人、人已经没了气了——”
听得满屋的婆子丫头也是大惊,一时乱问起来,“那正二爷人呢?”
“请大夫瞧过没有就说没了气了?”
“你们是做什么吃的?”
“此刻人在哪里?!”
那小厮道:“我们先把正二爷送到了岸上一家医馆里头,那大夫也说救不活了,小的这才先赶来回话,此刻人想必是往回抬了。”
老太太听见没得救,脸上有些不知所措的镇定,屁股跌回榻上,也是一时乱了神,心想着人死在这里,要如何同他父母交代?
此刻那毓秀走到厅中吩咐那小厮,“你先下去接应他们送回来的人。”说着又驱赶屋里的人,“你们都下去,请何太医来再查检查检,吩咐着预备下棺椁什么的。”
一时就剩了玉漏丁柔毓秀三个在屋里,玉漏乱中有序,忙去取了颗老太太素日常吃的安神定气的药丸来,丁柔捧上热茶,毓秀在旁哀愁着脸劝,“老太太,老太太别过分伤心,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岂是您老人家能勉强得了的?想必这也是正二爷的命数,您要保重自己的身子才是。”
不劝老太太还没想起来哭,这一劝倒提醒了她,眼泪行叠行地往下流,一时半刻便铺满那张皱纹交错的脸,“我这可怜的孙儿啊,好端端的,怎么就出了这样的事?”一面握起拳头捶那炕桌,“前日重阳家宴上你看他还活蹦乱跳的,还和大家划拳吃酒,一转眼,人就——”
玉漏听这些话实在耳熟,好像家家死了人都是这样哭的,并没什么新意。她们劝的人也劝得
毫无新意,转来转去都是那些话。
劝了半日,老太太眼泪渐渐止住,一壁蘸面一壁低着头嘟囔,“人来的时候是好好的,如今死在咱们家里,我还不晓得该如何对他爹娘说。”
毓秀抹着泪道:“只好照实说,正二爷是在外头吃酒吃醉了跌进河里淹死的,也不是在咱们家出的岔子,人也不是死在咱们家里头。”
老太太两下里动了动眼珠,这话说得对,人又不是死在家里,有什么不好交代的?真是伤心得慌了神!
一时那些人送了正二爷的尸首回来,找了间空屋子停放,请那何太医好好查检了一番,的确是淹死的。又有正二爷那班朋友作证,确凿是他们吃醉了酒在船上闹得太厉害,以至闹翻了船,大家都跌进了河里,谁知偏就正二爷不识水性。
隔些时候江家父母寻了来,众人还是这话,各自又都拿出了些银子来赔,连老太太也许了一百两银子发送。江家父母无法,只得自认倒霉,拉着棺椁告辞池府自回了句容县。老太太想着回去必定要料理丧事,这边也打发了几个管事的人跟着回去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