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玉奴(288)+番外
他越说越有些不耐烦,本来还为午晌燕太太打发丫头过来扫了他的兴生气,这会更懒得理她们,只管起身拉着玉漏往铺上去,“你说这些没要紧的人说得不烦?这一晌了还在说。”
玉漏无非是因为从前看见过他在燕太太旁边失落的目光,以为他心里轻易放不下。谁知这人薄情比她想的还甚,说丢开就毫无留恋地丢开了。
将来对她又如何?毕竟岁月太漫长了,稍不留神就起了变故。
她仰倒在铺上,刚往远处想了个起头,他的手就卷进她衣裳里去,狠攥了她一把,“想什么呢,这时候还走神?”
她把凄惶的目光凝回他面上来,摆头道:“没想什么。”
池镜就以为她还在想西坡搬家之事,心里狠了狠,也不给她准备的时机,三两下剥开了就往里闯。
玉漏吃了些痛,眼睛里有泪逼出来,“你急什么?”
他不理她,将她搂起来,坐在怀里,一掼到底,有意折磨她似的,动作倏缓倏急,喜欢看她不由自己地缠上来。越是她失神的时候,想她这一刻不能撒谎,便问:“你和王西坡有过么?”
玉漏颠得脑袋左右摇摆,阖着眼,眉头却皱得更紧了点。他其实也是为折磨她找借口,“你敢骗我。”他咬她的脖子,恨不得把它咬断了喝里头的血,然而又没敢太使力,真怕咬破了皮。
玉漏低声道:“我骗你做什么?”
他倒也信是真的,因为真有过,想必她和西坡又不是这样雾里看花的情状了。不过没有过又另有一层可恨,他狠狠地颠动起来。
她惊嚷了两声,自己听见也脸红,觉得骨头要颠散架了,不知要跌到何处去,只好牢牢抓住他的肩。
后来安歇下来,怨他,“反正你总是要找个发疯的由头。”
池镜一脸懒倦地笑着,没作声,还是她了解他,给她身上弄得红痕斑驳的,她也不生气。这是她的好处,要是换个娇滴滴的小姐,还不知怎样说他不敬她呢。
他将她搂到怀里来,“反正你也不是真的怪我。”
玉漏偷么乜了他一眼,老老实实伏在他怀里睡了。
次日起来,听见燕太太没吃她送去的宵夜,叫人倒了。她也没所谓,横竖是尽了她的孝道,对芦笙的事,仍旧一句不问一句不说。
燕太太见卞家不成,又降一等,瞧中了府台韦大人家的公子,这回没和玉漏商议,一径去找老太太。老太太听说是韦家,和他们家的门第比起来,芦笙算是低嫁,不怕人家回绝了面上不好看,因此默许了燕太太去试那韦家太太的意思。
谁知韦家早闻得池家五小姐风评不大好,想这样的人家,小姐不贤良,将来娶她做媳妇,她岂不要仗着娘家的势力欺压丈夫?因舍不得儿子吃亏,也借口推拒了。
两回下来,弄得燕太太十分难堪,恰是这时,又逢她嫁到宜兴去的姐姐举家投奔到南京来了。她姐姐嫁的原是户姓汪的生意人家,早年间买卖做得大,后来行情不好,逐年落魄,到如今抵押了下剩不多的田地,指望到南京来投池家的门路,重新寻个买卖做。
燕太太当着老太太的面,没好说什么,只先看老太太的意思。老太太少不得要给燕太太两分薄面,何况也不能落人话柄,便吩咐玉漏派人将那花萼居收拾出来,许汪姨妈他们一家暂且先住着,等他们寻着房子了再搬出
去不迟。
汪姨父并汪姨妈便领着个儿子且先在池府住下来,私下又托燕太太找房子,又托燕太太寻做生意的门路。
燕太太有些不耐烦道:“我们家里都是做官的,哪里懂做买卖的事?外头租赁我们铺子的人倒有些买卖做得大的,等我托相熟的管事去问问他们。”
汪姨妈在榻那端不住笑着点头,“那敢情好,只要你们府上肯开口,他们少不得要看你们池家的面,兴许也让你姐夫入个伙。”
“姐姐可别只管这样想,人家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又不缺本钱,未必肯让姐夫入伙。我也只是先叫人替你们问问,成不成的还不好说。”
汪姨妈笑容稍僵一下,又是点头。
一时芦笙打扮得花枝招展地进来,有意要给她姨妈看看她那一身金贵首饰,甜腻腻地在跟前福身喊“姨妈”。
汪姨妈忙笑盈盈地答应,一眼不转地望着她坐到燕太太身边去,还看不够似的,够着身子去看,笑道:“昨日在你们老太太屋里还没细看,今日细看起来,芦笙这丫头倒长得有两分像二老爷。”
好像和二老爷长得像是本不应当的事情,燕太太一听这话,脸色登时变得难看。
汪姨妈瞥见,心道不好,原是想夸芦笙容貌出挑,没曾想碰着忌讳了,便忙笑着打了下嘴,“瞧我这话说得,女儿自然是长得像爹。”说着转过话锋,“芦笙我记得是比我们志远小两岁。”
燕太太方缓和了神色,扭头笑看了芦笙两眼,“是嚜,姐姐那年在京城见着她的时候,她才刚满月,一转眼,就长成大姑娘了。”
第94章 结同心(O二)
那年间汪姨妈与汪姨父上京跑买卖,也在池家京城的府邸里住过一段,还吃过芦笙的满月酒。那时候燕太太因为疑心二老爷知道芦笙不是他亲生的,怕他容不下,无奈之下,只好同汪姨妈私下里说了这事,并商议着要是二老爷实在不能容,就托汪姨妈将芦笙抱回宜兴去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