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44)+番外
“就是宋督公身上佩着的那一枚。”许云深轻声接口,“你们两个,当真瞒得很深。”
“瞒得不深,我们也活不到今日。”沈辂低声道,“我们甚至商量过,如果有必要,我可以把他推出去送死。他的身份,有心人都能探听到,而我的身份却始终是个秘密。如果真的到了不得已的时刻,便由我活下来,为宋沈两家翻案。”
任雪霁和许云深面面相觑。
“你们……”
“我们是抱着必死的信念在做这件事情。”沈辂眨了眨眼,压下了眼底的泪水,“我们可以不顾性命,但是不能教我们的父兄背负着污名……好在,我们做成了。”
“我都不知道……”许云深抬手抱住了陆月寒,“我都不知道这些年你过得这么难。幸好,还有人能陪你。”
沈辂的眼泪一滴一滴落在许云深的肩头。
“宋督公呢?”任雪霁忽然问道。
“他代皇上去主持琼林宴了。”许云深道。
“他……也不容易。”任雪霁不由得唏嘘。
沈辂还有她们两个陪着,能听她说这些年的艰辛,而宋令璋终于为父兄喊出一声冤枉之后,却需得立刻去处理政事,连一个缓和的时间都没有。
“你终于不反对他们两个在一处了?”许云深笑着看了任雪霁一眼,又拿了帕子替沈辂擦眼泪,“宋督公……他很好。有他在,还能为你分担一些。”
“是啊。”沈辂落下眼帘,“他一直都很好。”
第27章 翻案
待主持过琼林宴之后, 周首辅便要回内阁坐镇,宋令璋则是要往司礼监去,既然是同路, 二人便一道进了宫。体谅老大人年事已高, 宋令璋索性便陪着周首辅多走几步,一同走到了政事堂门前。
眼见周首辅安安稳稳进了内阁,宋令璋也放下心来,准备继续往内宫去,只是他刚一抬眼,便从门扉启处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紫服青年不自觉脚步一转,便跟着周首辅一同进了政事堂。
“望舒。”
“君珩!”沈辂闻声抬头看了过来。少女的一双眼眸中明明还有着哭过的痕迹,却在看到宋令璋的一瞬间扬起一道笑意:“我原也想着,这会儿琼林宴应当是结束了。”
宋令璋走过来,十分自然地接过了沈辂抱着的奏折。他向屋中阁臣们微微颔首示意,两人便一道出了政事堂。
看着一双璧人联袂而去的身影, 政事堂中不觉有人慨叹道:“他们二人之间关系倒是亲近。”
可不是亲近么?从前一口一个“宋督公”“陆宫尹”地做出势不两立的姿态,如今一朝说穿了身份,这两个人倒也不再装模作样, 竟然直接表字相称起来。
“可是这未免也太过亲近了些。”
至交好友互称表字是理所当然, 可是青年男女互称表字……未免透出几分不寻常。
“如此说来, 当年我似乎曾经听说过, 宋沈两家有结亲之意。”
秦大学士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顿时教政事堂中的一众阁臣都好奇起来:“他们两个竟然是这般关系?”
“时隔多年,我也不能肯定。”秦大学士含糊道。
其实这桩事他记得清清楚楚。自家夫人当年十分喜欢沈家大姑娘, 同他说过许多次要把人求娶回家,只是那会儿他看过了家中儿孙, 并没有合适的结亲人选,自家夫人无奈之下,便打算提前为长孙定下年纪相仿的沈家二姑娘。
那会儿沈家二姑娘的年岁还小,他们原以为自家登门求亲已经很是急迫了,却不想沈夫人告知他们沈二姑娘早已经定下了婚事。自家夫人心中好奇便多问了一句,这才知道沈家是同宋家定下了亲事。
当年宋沈两家定亲一事是千真万确,绝非传言。只是事到如今……宋家儿郎毕竟已经是这般情形,沈家二姑娘如果想要悔婚,却也教人挑不出错处来。
“好了,这不过是无稽之谈,诸位何必这么上心。”周首辅一锤定音,结束了这场议论,“诸公若是有暇,还是看看手中同僚的上疏罢。”
*
那厢宋令璋和沈辂刚出了政事堂,沈辂便从宋令璋的手上接下了一半奏折。两人各自抱着一摞奏疏,不急不慢地往司礼监走去。
“今日状元郎和探花郎……倒是教我们两个措手不及。”沈辂轻声道,“你说,他们会不会是提前得知了你的身份,故意这般行事以向你示好?”
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沈辂从不敢轻信“巧合”二字。虽然说岳李二人都是寒门子弟,理应无处得知皇城卫提督便是当年的镇南候府二公子,但是以当今朝堂的局势而言,难保这二人背后是有人指使。
他们不得不防。
“我也在想这件事。”宋令璋沉声道,“已经安排探事司去查了。”
“那便好。”沈辂点了点头,却忍不住又道,“倘若,他们真的只是感念宋沈两家的恩情……”
“那也未免有失谨慎。”宋令璋神色冷淡,“若非你我事先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这次险些教他们坏了大事。”
沈辂并不意外宋令璋会是这般态度。
倘若岳逊和李肃是去年这个时候呈上的这两封陈情书,她自己倒也还罢了,宋令璋却免不了要被先帝几番猜疑试探,一着不慎便会落入死局。也幸而岳李二人是今日方才呈情,他们早已经做足了准备,方能就势提起为“宋沈案”翻案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