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59)+番外
“处理了罢。”
*
皇城司中发生的事情,沈辂既不知情也不关心。即使听说了安王在皇城司的天牢中自杀身亡的消息,她却也连问都不曾问上一句,只满心欢喜地拉着宋令璋算日子。
“如此说来,我哥哥姐姐不日就会进京了!”
忙里偷闲的沈内相在御马监的马场上和御马监掌印并辔而行,眉眼弯弯笑意盈盈:“到时候我会告假去城外接他们,你可要与我同去?”
“自然。”宋令璋答应的毫不迟疑,“沈大哥和沈姐姐与我亲哥哥亲姐姐也无异,多年不见,我也想尽快见到他们。”
他这话的确是语出真心。即便不提他和沈辂的关系,只论两家从前的交情,沈家兄妹两个也是从来都拿他当自家幼弟看待的。对于他而言,沈家人不仅仅是他的恩人,更是他目前在世上仅存的亲人。
“我知道。”沈辂垂眸一笑,“这些年,都是你在照顾哥哥姐姐。”甚至,比她更为用心。
父母兄姐被流放边陲,她鞭长莫及,为了隐藏身份也从不敢过问一句。直到皇位更迭之后,宋令璋主动提起,她方能得知自己亲人们的情形。而在此后他们几次说起哥哥姐姐的近况,她也才知晓早在几年前宋令璋就已经安排了皇城卫去那边,暗中照拂着她的兄姐。
“如今他们进京来,你也可亲自照看他们。”宋令璋温声道,“你有什么打算?”
“哥哥倒是无须担心。”沈辂想了想,慢慢说道,“家族平反之后,哥哥恢复了身份,身上还有着进士功名。他若是想为官做宰,你我不难保他官运亨通;他若是无意入朝,到修远书院做个老师也还清闲。只消他自己心有成算,日后自然能安享太平。”
至于说兄长心中是否有成算……能在边陲之地护着妹妹嫁人护着两个女儿长大的探花郎,自然不会是心无城府之辈。
“我只是有些担心姐姐。”沈辂说着,不由得眉心微微一蹙,“我那个姐夫你也知晓,才学能力实在是稀松平常。我哥哥亲自教导他几年,最后也不过是个举人功名。”
沈氏一门尤擅治学,且不说她沈家祖孙三代探花,便是她姐姐昔年也是远近闻名的才女。而有她兄长和姐姐在身边指点督学,她这姐夫却连进士功名都拿不到,大约天资也就是这般了。
“举人功名在边陲之地谋官是不难,但是在京城确实多有不足。”宋令璋同样摇了摇头,“此人能力也十分有限。之前我有心让皇城卫多加提携,可是他连做个县丞都颇为勉强,若叫他再进一步只怕是害了他。”
好歹也是连襟,哪怕他是为了让大哥有个依仗不能把他调离,但是抓住机会让此人往上升一升做个县令总归不是什么难事。怎奈何这姐夫连做县丞都得仰仗着他安排过去的县令多加照拂,再要升一级只怕他会出更多的纰漏。
“依我所见,还是别让他继续做官了。”沈辂蹙着眉道,“你我如今虽然也说得上一句权柄在握,但是到底是十分惹眼。倘若旁人有意做局,只怕他会连累你我。”
其实依着她所想,把人彻底除去方才能不留后患。只是……此人虽然并无才能,但是在照料她的哥哥姐姐乃至于她的两个侄女这件事情上却着实十分用心。一家人都受人恩惠,恩将仇报的事情,沈家人到底做不来。
“这件事情到底还是要看沈姐姐的意思。”宋令璋道,“她若是想留在京城,那就让姐夫在京做个富家翁;她若是愿意四处游玩,你我给姐夫另外安排官职也并非不可。总归还有皇城卫看顾,也未必会出什么乱子。”
“只可惜,我姐姐不能出仕为官。”沈辂叹息道,“论才学,姐姐的才华并不逊于兄长;论管家理事,姐姐的手段比我更为老练。倘若姐姐能入朝,或许还能帮上你我,可实在比我这个姐夫有用的多了。”
紫衣女官说着话,却蓦然勒马驻足。宋令璋微微一怔,圈马回到沈辂身边,轻声问道:“在想什么?”
“在想……这世
间际遇,还真是妙不可言。”沈辂幽幽道,“内宫中女官地位虽然不低,但是除了太.祖一朝再无插手外廷政务的先例,直到太皇太后野心勃勃意欲执政,把我推上司礼监掌印的位置。她的野心毁了你我两家,却也成就了我这个内相。”
她看着宋令璋,继续道:“女官做二十四监的掌印,虽然罕见却并也不违背宫规,因此我才会有机会以内宫女官的身份摄政。而外廷……外廷从来不给女子入朝的机会。”
第36章 沈氏兄妹
待到沈家兄妹入京那一日, 沈辂和宋令璋二人双双告了假,亲自出城相迎。
沈辂今日出宫来并未乘车坐轿,而是骑了匹马与宋令璋并辔而行。城中非军报不得纵马, 但是出了城门便没有这许多顾忌。沈辂虽然多年不曾策马飞驰, 但是到底还是有年少时在镇南侯府打下的根基,在御马监练过几次便找回了从前的骑术。二人疾驰至城外的歇官亭方才下马,一边喁喁私语一边眺望远方。
“多年不见,也不知……哥哥姐姐如今会是怎生模样。”
掌印女官今日并未穿那身昭示身份的紫色官袍,而是换了一身私服。她上穿一领鹅黄轻衫,下着一条胭脂旋裙, 云鬓间簪着一对桃花钗显得俏丽可人,一身家常装束不见平日里的威仪,只余少女的文秀温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