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气包假少爷求生指南(185)
白皎回过神来,“对。”
学姐理解地点点头,为白皎科普了一下这个专业的课程和教学。
白皎还只是个高中生,对各个专业的了解并不多,学姐话里的专业名词很多,他有点听不太懂,但还是认真听着。
说完了专业部分,学姐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他解释了一遍。
白皎一一听完,心里有点忐忑。
他听得有些云里雾里的,觉得很对不起面前的学姐。
“嗯,差不多是这样,学弟你有什么想问的可以问,我再给你解释。”
白皎赶紧点点头,努力用听起来相对专业的词汇提问。
“学姐,这个专业具体能应用在什么方面呀?”
学姐思考了一会儿,似乎在想怎样说能更容易让白皎理解。
“学弟,你是南市本地人吗?”
白皎摇摇头,“不是的,我是海市人,今天是来听讲座的。”
“噢,海市呀,很近嘛,我们都挺熟的。那你是住在新区还是老城区呀?”
“住在新区的。”
学姐点点头,“那我方不方便问一下学弟你家住在哪个位置呢,没关系,不用说的太清晰,说街道也可以。”
白皎回答道:“我住在岭北。”
一旁的学长摸摸下巴,“岭北啊,在城郊吧,都是高级住宅区。”
白皎有点不好意思地默默点头。
“那我问学弟一个问题哦,你觉得你家那一片的居住体验怎么样呢?”
“嗯...环境很好。”白皎搜刮着形容词,“很方便,很舒服。”
“嗯,那你觉得新区和老城区对比之下哪边更好呢?”
学姐的话让白皎回到了偷偷摸摸跟踪白初贺的那个下午,还有白初贺带着他去阴家巷的那个夜晚。
荒废破旧的危楼,糟糕的照明,凹凸不平的地面。
白皎的声音有些小,“.....我觉得新区比老城区...好一些。”
他说完,觉得自己的话可能不够清楚,纠正了一下,“比老城区好很多。”
“是的。”学姐赞同地点点头,“海市因为经济发展不均,导致新老两区的资源分配相差过大,再加上地形原因,最后有了这么一个结果。相比海市,南市的新老区规划会好很多。”
“嗯。”白皎忍不住道,“但是我觉得老城区也很好。”
学姐笑了,“你以前住在老城区是吧。”
她以为白皎是因为在老城区住过,所以自然而然地会忍不住护短。
白皎还没有来得及想出回答,学姐就继续说了下去。
“而我们这个专业呢,则是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问题,并给出更好的方案,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同时在新建设的区域,也吸取采纳过去的案例,来避免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再发生。”
她又说了很多,她告诉白皎,老城区以前虽然繁华,但治安却非常差。
如果好好规划的话,也许街上会少很多乞讨的孩子,流浪的贫苦人。
“嗯嗯。”白皎听懂了一些,“所以这个专业可以让老城区变得更好,也可以让其他地方不要再变成老城区这样。”
“Bingo!”学姐打了个响指,“而且这个专业不仅是建筑类工科专业,如果要细分,其实也算是人文社科类专业之一。”
“社科?”白皎有些意外,没想到工科可以和社科碰撞到一起。
“嗯。”另一位学长补充道:“因为我们这个专业究其根本,是为人服务。为人创造出更好的生存环境,为社会福祉添砖加瓦,这是我们的目标。”
学长学姐说到这里的时候,语气很自豪。
虽然他们坐在遮阳棚下,但他们在白皎的眼中闪闪发光。
“学弟,如果要报考S大而且对我们的专业感兴趣的话,记住我们的专业代码哦!082802!”
最后,学长学姐们挥着手对白皎道别。
刚才那些话萦绕在白皎的脑海中,直到变成一个小小的念头,扎根在他的心里。
让那些曾经破败的区域变得更好。
“白白,快到时间了!”许安然和宋一青已经碰了头,正在寻找白皎,看见他之后赶紧招手,“我们过去吧!”
白皎加快脚步跟上。
一礼堂是S大南市分校区最大的阶梯式礼堂,他们赶到时,讲座入口外已经排起了长长的签到队伍,几乎将那块季茹导演的展牌挡住。
白皎没能看到展牌上的季茹导演,却忍不住想起三食堂门口季茹导演望过来的那一眼。
“白白,你说季导到底为什么想见你呢?难道你家里长辈认识她吗?”许安然也在想这件事,悄悄地问他。
白皎摇摇头。
家里的人基本不怎么和他提工作相关的事情,但有些事他还是很清楚的。
“应该不是,他们没有传媒相关的业务。”有的话可能也还不至于结交到季茹这种体量的名人。
三人一边排着队,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大约排了七八分钟,扫码签到过安检,终于进了礼堂。
一礼堂很大,三面式的环形观众席,二楼还有些单独的包间。观众们已经陆陆续续进了场,从熙熙攘攘的场面来看,也能看出季茹这场讲座的热门度。
“哇靠,这么多人啊,还好许委抢名额抢得早。”宋一青咂舌道。
“哇...真的。”许安然也有些庆幸。
白皎也环视了一圈。
他还是第一次来人这么多的活动场合。
三人坐下,剩余的观众也陆陆续续进了场。礼堂内的音响里的女声宣读着讲座秩序,宣读完毕后,灯光倏地暗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