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装被校草发现后(30)

作者: 蓝白昼夜 阅读记录

蓝辞怎么会有如此反差的一面。

清冷和勾引。

冷淡和热情。

乖顺和咬人。

宁渡嗅着怀里人发间的清香,如坠一片秘密花园。

蓝辞软在宁渡怀里,无声呼吸和感受皮肤饥渴症带来的感官需要。

如瘾一般。

蓝辞颤抖着闭上眼睛,不断用无声的呼吸来压制自己。

佛经讲,一呼一吸为一念,一念八万四千烦。蓝辞听着自己的呼吸,沙沙起伏,响在耳膜。他想,一念八万四千烦,八万四千有多少是他对宁渡的念。

蓝辞闭着眼睛,声音低哑,气息不稳,微不可见的喉结细细滚动,没什么信服力的反驳:“闭嘴。”

他的身体每一个细节宁渡把握的清楚。宁渡忽然想,蓝辞很适合调.教。

身体.敏.感,对于情欲给出的反应非常好,像是一朵用欲望做的花。开在糜烂的境地,看上去危险,只是外表,就让人望而却步。得到之后,才发现,他的内里,是用砒霜滋养的黑色玫瑰,缠绕着荆棘和伊甸园和毒蛇。

宁渡等他平复了一会儿。

“下周周六有没有时间?”

“干什么。”

“我下周忙,没时间来昼夜。”

很多话宁渡不喜欢直说,但他不直说蓝辞也能听得懂。

蓝辞交错在宁渡脖子上的手虚虚勾了下,带了些许引诱不满的意味。

“忙完就想消遣我啊,宁渡。”

亲吻带来的满足让如同饱腹,蓝辞整个人都久违地生出慵懒。他厌恶和宁渡的关系,但每次和宁渡接触却又让他感到无限痴迷,这种饮鸩止渴,自取灭亡行为,让他感到对自己的唾弃。

宁渡一句话,把他们的关系淋漓尽致的展现。

蓝辞心底冷笑。不愧是交易一场的关系,每一次见面都是情欲交织,粉色和白色如海潮,还未退潮,就已经在想下一次涨潮是什么时候。

难得宁渡和他都愿意维持虚与委蛇的温柔和虚情假意。

因为宁渡也对他持有欲望。这样的欲望纯粹直白,交互的时候也不需要有负罪感,除了讨厌之外,宁渡也切切实实让他感受到了心安。

湿热的吐息蛇信子一半有一没一的吐在颈间,宁渡拨开黏在蓝辞额头的湿发。

“不是消遣,是想你。”

蓝辞拂了宁渡的手,从宁渡身上起来。

“几点。”

“晚上六点。”

蓝辞看着宁渡的眼睛,感受自己逐渐降下的体温,棕色的眼眸重新恢复了清明,他没有宁渡隐藏在话语之下的意思,平静直接地问:“你想让我以什么方式见你。”

第18章

夜色悠悠,蓝辞没让宁渡送他回家。因为他不想面对宁渡。

如果一个人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弱点,那么这个弱点除他自己之外,不该被任何人知道。蓝辞话少,疏于人群,不是孤僻,而是出自自我保护。从小时候接触社会,到主动去夜场,环境展现给他的都是恶的一面。猥亵、下流、情.色、有色眼镜,仿佛到了这种地方,人本该就被贴上讨好别人,低人一等,任人取乐的标签。

但事实是,他也是一个人。和其他任何人一样,两只眼睛,一张嘴,能看能听,能感善恶,饱尝冷暖。第一次尝到被伤害,是在学校,被诬陷偷东西,老师知道他没有家庭背景,没有父母,冷眼相看他被别人欺负,姥姥找来学校,不仅没有讨回公道,更要请求原谅。

原因呢?不过是他帮了一个被他们欺负的女孩子。仅仅三年级的学生,本性里的恶就淋淋漓尽致的展现,蓝辞永远忘不了沾着血的碎花裙子和女生惊恐无助的面孔。

那就是恶,来自学校的恶。

此后蓝辞尝过更多的恶,见过更多的苦难。他逐渐知道,人是不能信的,强者会自动有人贴附,弱者换来的只有嘲讽和轻蔑。那只会让恶人的欺辱来的更加变本加厉。

所以蓝辞的防备心越来越重,也越来越对外界产生疏离和冷淡。那是心理本能筑起的高墙,能在别人上伤害他之前,就先一步产生防御。

宁渡也不外如此。

他防备厌恶宁渡的恶,宁渡的威胁,宁渡的紧逼。同时,他又能感受到宁渡纯粹无掺杂的对他的索取。这种索取并不是肉.体掠夺的欲望,而是一种出于宁渡本身涵养的温柔,宁渡或许对每一个情人都如此,偶尔流露出的温柔和纵容,都足以让以恶为主揣测的他,瞬间恍惚。

意识到他可以从宁渡的抚摸和亲吻中入瘾一般得到满足时,蓝辞惊慌失措。宁渡给的欲海,纵然能让他沉沦,但身体和理智又怎么能妥协?身体向欲望低了头,理智却顽固地抵抗,拒绝着宁渡带给他的哪怕只有一瞬的欢乐。

“宁渡,我想一个人回去。”蓝辞的声音有些低,宁渡察觉到蓝辞的不对劲,他思索了一瞬,吻了下蓝辞的额头,“好,注意安全。”

宁渡没有问那么多,门被打开,风从窗户涌入,吹入廊道,刮起蓝辞黑色的裙子。骤然风停,门也重新被关上,更衣室陷入一片安静,唯有酒吧传来震耳的DJ。

蓝辞在桌子上坐了一会儿,然后起身,去换衣服。

因为察觉到自己思绪的变换,所以蓝辞一路心情都像是一池湖水,说不出的死静。他原本以为自己能和宁渡交换情欲,但可怕的是,他意识到自己很有可能沉沦宁渡,这让他重新思考起和宁渡的相处。

因为贴近,他的身体在渴望宁渡;

因为理智,他的大脑抵抗着宁渡。

而宁渡从始至终都未被感官掌控,他的游刃和自控,到头来就像他们第一次在叶宫见面,宁渡说的,一场游戏。放下牌,宁渡赢的毫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