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情惑之拯救上仙大人(九宫传奇系列之沧国篇)(153)

作者:听风诉晴 阅读记录

“这——一言难尽。等到有机会我再慢慢跟你说。”

长亭离乱

聚散匆匆。

不过几日,宣黎便要启程回黎国了。虽有千般不舍,却也只能道声珍重。

送至十里长亭,仍然依依惜别,不忍挥手离去。毕竟这一别,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会。

宣黎眉宇间有浓浓的不舍,却碍着女皇的身份,依然维持了风度仪态。而我们三个则难掩离情别绪,一个个都红了眼眶。

“深深,成婚后记得来黎国看我。”宣黎终于还是没忍住,握了我的手。“我以前说过的话你还记得吗?只要拿着那枚玉牌到黎国找我,一定能通行无阻。”

我点头,紧握了她的。“我自然是记得的。你——珍重。我一定会来黎国看你和你的一双女儿。”

“陛下,该启程了。”宣黎随身的礼官大人进言。

她挥挥手。“朕知道了。”

“深深,我走了。小园,紫苑,你们都保重!”宣黎一一告别,终于和慕容清一道登上帝辇。

双眼有些模糊,想为他们再做些什么。

“等等!”

宣黎有些惊愕地掀开车帘。

“陛下,请让我为你抚琴一曲,以作临别之礼。”

她的目光清澈了然,向手下的臣子做了个手势,一行人便停了下来。

我从她身旁的女侍手中取过凤尾,走进长亭中坐下。

将琴身置于石桌面,轻抚琴弦。琴弦光滑,如丝如发,在阳光下反射出细密的微光。

这大约也是我最后一次弹响凤尾了罢。虽没有焚香沐浴,我心中却另有一番虔诚,相信若凤尾有灵,也不会怪我无礼。

挑动琴弦,清越高贵的琴声便流泻而出,如岐山凤鸣,洗净听者之耳。

这是我来到这里之后第一次弹奏的曲目,此时此刻,无比切题。

长亭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大气中带些忧伤的调子,因为我心有所感,加重了其中的感伤之意。

在听者耳里,是另外一副光景。但我已经无法看见各位在听完之后的表情,因为在弹完最后一个音符之后,突然一阵晕眩,我便陷入了无边无际的黑暗中。

关于当时情形,《三国野史之沧国篇》中有如下记述:

“大沧永熙十一年冬,黎德佑女帝至都城贺太子之礼。临别之时,四皇子华与皇子妃秦氏相送至十里长亭。皇子妃感离别之意,奏琴一曲,音如雏凤之清,声如流水之透。闻者无不身感其悲,怅然泣下。曲终之时,却见白雾四起,须臾散去。不曾想雾散之后,皇子妃竟不知所踪,石桌上唯见琴身,佳人芳踪再难寻觅。四皇子华盛怒。

关于这件咄咄怪事,世人多有揣测。其中有两种说法流传甚广。其一认为四皇妃乃天人降世,一曲惊动天界,将其接返。另一认为四皇妃乃为妖物所劫。可怜四皇子华痛失挚爱,至悲至怒之下,竟一夜白头。十里长亭由此被沧国民众称为伤离亭,以记皇子妃之仙音,皇子和皇子妃骤然分离之伤。”

……偶是七七又消失,月华好可怜的分割线……

事实的真相,只有当事人最清楚。

当我再一次恢复意识的时候,感觉到自己正在一阵轻微的动荡中前行,鼻中充斥了一股甜腻诡秘的香。思绪有些紊乱。前一秒我还在十里长亭抚琴长歌,后一秒却躺在这里,连睁眼也有些困难。

五感都很迟钝。我拼命转动了眼珠,却怎么也睁不开眼。究竟——究竟是怎么回事?

耳边的一声轻笑,让我如堕冰窖。

“怎么,这么快就醒来了么?”

这声音,曾在我噩梦中出现。应该说,这时的一切都像场梦魇。

没想到这么快,噩梦就变成了现实。

寻骊,这个我原本以为再也不会在我生命中出现的人,竟然又一次轻而易举地劫走了我。

只是这一次,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我心跳极快,快要不能呼吸。偏生看不见,也动不了。情急之下,我咬破舌尖,一缕鲜血顺了唇角蔓延而下。

“你——!”他的语气惊怒无比。

我的头被迅速抬起,一阵清冽的冷香,终于让我睁开了眼。

我正身在一辆疾行的马车中。天色已经黄昏,夕阳的余晖让我看清眼前人。一张奇特地混合了清秀和轻佻的脸,邪佞的细长眸,恼怒地盯着我。

“想死?没这么容易。”

我想抽出袖子里的九勾,却发现自己仍旧无法移动。只是能张口说话了而已。

“又是你!你把我带到这儿来,又有什么阴谋?若是被月华他们找到,一定会让你生不如死!”

我怒火上冲,却靠在他怀里无法移动,只能用眼刀杀死他。

他一愣,反而笑了起来。那笑容在我眼里分外刺眼。

“就算你未来的夫君四殿下能找到我们,也不可能认出你。不过——深深小姐这样说,莫不是在担心在下?”

我恨不得往他笑得可恨的脸上划上一个大叉。这个人脑子结构有问题吗?明明是威胁他的话,他能听成担心的意思?

不过他说月华认不出我,难道是——

“你给我易了容?”

他拿了面铜镜,举到我面前。

铜镜里是一张平凡的脸,平凡到——即使这张脸在你面前出现十次,也不一定能记得住。我心下一凉,这样的面容,任谁大概也认不出吧?

“如何?在下的易容术,在三国之中敢说无人能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