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枭跪地说:“儿臣遵命。”
崇徽帝身边的穆公公亲自送沈子枭出上元宫。
沈子枭一直在回忆崇徽帝的话。
他自认在外对江柍不过寻常以待,崇徽帝又是如何得知他对江柍喜爱有加?纵是朝中三两句传言,也不至于被这样疑心忌惮。
他不由沉了下来。
最近发生的事情,让他深感太子之位岌岌可危,一来是刺客之事,二来是崇徽帝的疑心,而江柍的身份也一直是他心头阴霾,让他不得不揣度昭国背后的阴谋。
“殿下,上元宫里还需要伺候,奴才就送您到这,天气炎热,还请殿下早些回东宫,免得中了暑气。”穆公公一番话,把沈子枭的游魂叫了回来。
因穆公公是崇徽帝身边用了三十年的老太监,相当于半个主子,沈子枭一向对他恭敬有加,闻言便颔首笑道:“多谢公公。”
又道:“天气愈发炎热,近日除了孤还有谁来上元宫请安吗?”
穆公公想了想,道:“陛下苦夏,懒得见客,唯有太傅偶尔来陪陛下下棋。”
一旁的小寇子眼睛骨碌一转,想到:“昨儿个恭王来请过安,前几日贤王送了几盒宫外的馃子来。”
贤王是沈子枭的八弟沈子机。
闻言,穆公公“啪”的一掌打在小寇子的脑袋上,直把他的帽子都打歪了,斥道:“糊涂东西!太子爷面前你也敢卖弄机灵,冒起尖来了?”
小寇子忙不迭跪下,只道:“太子殿下恕罪。”
沈子枭定定地看了眼小寇子,只道:“他年纪小,公公不要责罚他,原是随口一问,没有旁的意思,还望公公好生照料父皇龙体。”
说罢,沈子枭转身离去。
穆公公在原地站了许久,见人走远了,才瞥了眼小寇子。
朝中尔虞我诈,事关几位王爷的事,那是能不提就不提,省得一不小心惹火上身,平白害了自己。
可这小子倒好,这么快就想为自己谋出路?
实在是年轻沉不住气啊,以为身居显位能有多好,却不知平平淡淡才是福报。
穆公公叹道:“宫中当差,要紧的是‘慎言’二字,你这样不知忌讳,就在太阳底下好好跪着,不到日落西山不许起来。”
此刻正值晌午,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便是磕一只鸡蛋到地上也能顷刻煎熟了。
若是跪到太阳下山,岂非晒化一层皮?
小寇子吓得一抖,眼看就要求饶。
穆公公却已转身回了宫,他忿忿搭下眼帘,只憋了一口气,在日头下端正跪好。
恰好沈子杳与王依兰携小世子进宫来给崇徽帝请安。
远远便看到有一小太监,正跪在上元宫门口。
日头正毒,这人原本一张白净的脸早已晒得又红又紫,嘴唇都发白起皮,衣服上生出白色的汗痕,又被新的汗水打湿。
王依兰见状便有些不忍:“都是人生父母养的,何苦这样罚他。”
闻言,小寇子抬起头来,很快又虚弱地垂下脑袋,道:“奴才参见骞王殿下,参见骞王妃。”
王依兰只看向沈子杳,有不忍之意。
沈子杳笑笑,让她先进宫。
而后问道:“你犯了何事,谁人罚你?”
小寇子艰涩地咽了口唾沫,才道:“回禀殿下,是奴才说错了话,才叫穆总管责罚。”
“哦。”沈子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才道,“你起来吧,等会儿本王去给穆公公说一声就是。”
小寇子闻言眼眸亮了亮,转念一想,他在穆公公手下当差,若不做全了规矩,只恐惹穆公公不快,而骞王又不可能次次救他,他何必只顾眼前不顾以后呢。
他俨然要中暑晕倒,却仍旧坚持,说道:“请王爷不要为奴才浪费口舌,奴才有错,需得罚过才能经心。”
沈子杳先是微惊,而后是意味深长,喃喃一笑:“倒是个挺可爱的奴才。”他翘起嘴角,说道,“那你就跪着吧,先学会跪,日后才能挺直腰杆,站得漂亮。”
小寇子一惊,抬起头来。
而沈子杳已经入了上元宫的大门,视线的最后,只留给他一截儿袍角。
小寇子却久久凝望,眸子像被水洗过似的透着亮。
*
出宫之后,沈子枭命郑众传谢绪风和杨无为到东宫议事。
得知沈子枭向崇徽帝提及与晁家退婚之事,杨无为甚为担忧:“殿下,退婚一事,微臣很难赞同,联姻对于殿下巩固势力百利而无一害。”
沈子枭说道:“你说的这些,孤何曾不知,叫你们来,不是想听你们反对,而是想与你们商量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
谢绪风轻轻垂下眼眸,思虑了片刻,说道:“我倒觉得不必过于担忧。过去几年您太过完美,完美到连上天都格外垂怜,不然怎么陛下去泰山祈福都没用,殿下一去瘟疫就消散了呢?一个人最大的不完美便是他的完美,如今您也会行差踏错,也有好色之嫌,您不再完美,反而成全了所谓的完美。”
沈子枭如何不知,锋芒太露会遭陛下忌惮。
可身处其位,他必须让所有人知道,他当得起一声“太子”。
既不能藏拙,那便大放异彩。
要让人惧怕,敬畏,望尘莫及。
谢绪风单手把玩着明河共影扇,有一搭没一搭地转动着,边思索边说道:“何况,我瞧晁家父子是忠臣,不会因殿下退婚便生出不二之心,现下要紧的是回纥之旅。”
提起此事,杨无为忽而想到什么,说道:“微臣倒是想起一事,不知殿下可知‘朔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