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无为没想到这一个小细节就让沈子枭洞悉所有,登时浑身一凛,只道:“动作快些,杀了他!”
沈子枭心定了下来,从安阳盐税之事,到独孤曜灵的火药武器,他疑心太多,如今终于得到证实。
可他现如今中了重伤,已是勉力支撑。
几人齐力逼他至城墙边沿,试图让他和雾灯一样,摔个粉身碎骨,他巧用轻功,已是杀了两个人,可身上也避不可免中了三刀。
凉州城中并不完全是异心人。
已有忠于沈子枭的士兵冲上城墙,护他离开。
冯日兴知道自己此时站队还有一段前程可讲,若是摇摆不定,只怕两方都得罪了,一边是狼子野心却有极大胜算的逆王,一边是奄奄一息却正统嫡出的太子……不管了,生死存亡之际,还是凭直觉吧!
龙潜等人替沈子枭抵挡着,护送他下城楼,祝勇等人步步紧逼,冯日兴忽然大喊:“冯家军听令:开城门,护太子离开!”
城门栓链发出“轧轧”地响动声。
娘子军原本正帮江柍抵挡箭矢,晁东湲听到城门大开的声音,下令道:“娘子军速速列阵,进城营救太子!”
女人们齐声答道:“是!”
三百名娘子军,分为骑兵和步兵,她们向城门冲来,一张张坚毅果敢的面孔在风中闪过
她们出身不一,年龄不一,高矮胖瘦不一,却是同样的无畏。
随着城门大开,她们杀了进来。
郑飚混入晏军,沈子枭也留有后招,他让白龙飞和郭十三混入江家军,若宋琅救下江柍之后,毁约让郑飚对自己下手,他们便出手挟持宋琅。
若是宋琅带江柍相安无事离开,他们便找机会与娘子军配合,半路把江柍带走,再偷偷将她安顿好。
可白龙飞和郭十三一见沈子枭性命有虞,就顾不得原本的使命,不约而同冲上了城楼。
杨无为之所以敢这样公然叫板,自是因为手头上可用之兵能够抵抗沈子枭的兵力。
冯日兴本想开城门放沈子枭离开,却不想一番混战过后,杨无为和祝勇的兵力终究是不敌沈子枭手下不惧生死,最后是祝勇等人护送杨无为骑马离开。
那时冯家军已死伤过半,娘子军也折损近百人。
这一战死伤太多,龙潜和冯日兴都道:“穷寇莫追,先送太子去疗伤!”
沈子枭尚有最后一丝力气,只道:“不可!斩草必除根,不然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折在他们手上。”
他看向晁东湲:“去杀了他。”
晁东湲自知军令如山,丝毫没有犹豫,大声道:“是!”
闻言,沈子枭才放心地昏死过去。
而那时,江家军已护送宋琅和江柍撤军。
为抵抗晏军的箭雨,无数昭军以肉身为盾,死在了战场,远远望去,尸横遍野,死相枕藉。
作者有话说:
这是雾灯唯一一次在人前动用轻功。
也会是最后一次。
啊啊啊这个点每次写雾灯的时候,我就想赶快写到,这忠烈的赴死,是她终于赢过沈子枭了,这是一种响彻天地的守护,就是有点对不起牛顿。
她对公主,有喜欢,有感恩,有心疼,有理解。绝非单一的感情。
第111章 沈子杳
◎天下谋◎
杨无为被祝勇等人护送奔走, 身后晁东湲和白龙飞分别带领两队人马追赶而来。祝勇等人往天空发出几十枚响箭请求支援,双方交战六七次,均有死伤, 却无胜负。
双方你追我赶, 奔马至暮色降临, 进入焱关地界, 杨无为被人接应,晁东湲和白龙飞看清来人,知道胜算不大, 才不得已撤退。
接应杨无为的正是因错被贬谪至赤北, 今年才被调到焱关的王弢, 骞王沈子杳的小舅子。
杨无为进入焱关,下了马, 顾不得一身狼狈, 只道:“拿笔墨纸砚, 我要去信给王爷,另,速速备马,我要尽早见到王爷!”
王弢不敢耽搁, 即刻吩咐下去。
杨无为又对祝勇说道:“祝将军,请你即刻传书给圣上, 只道:太子联合晁氏女私自屯兵, 为放走迎熹公主,不惜杀戮祝家军,自己亦身负重伤。传书八百里加急!定要抢在太子之前把书信呈于圣上。”
祝勇也知道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吓得后背都冒了一层冷汗, 刚转身要去写信, 杨无为又叫下他,说道:“去信之后,你亦要快马加鞭赶回赫州,天下要易主,王爷需要将军的接应。”
祝勇已是极度紧张,闻言片刻也不敢耽搁,忙下去了。
王弢也备好纸笔,杨无为共写下两封书信。
一封给沈子杳,要他务必做好夺嫡的准备;另一封给小寇子,要他作为御前的人,务必时刻关注东宫的动向。
小寇子是沈子杳的人,杨无为也是从朔月回到赫州之后才知晓。
从那日去宝聚斋拿汝窑白瓷花瓶,“偶遇”沈子杳开始,二人便有了交集。
沈子杳是个谨慎的人,却也是个大胆的人,他不知什么时候看出杨无为因沈子枭过分宠爱江柍而不满,就干脆直接挑明,想请杨无为入他麾下。并在后续几次见面中,毫不避讳地对杨无为言明自己的计划,让他得到在沈子枭阵营中从未感受过的尊重与信任。
收服小寇子则是个意外,那日沈子杳和王依兰同去给崇徽帝请安,在宫门口救下被穆公公罚跪的小寇子,从此以后,小寇子就成了他的人。
至于祝勇……
沈子桓自负为长子,本以为沈子枭不从梁国回来,他就是最有机会成为太子的人,故而对沈子枭处处针对,丝毫不加掩饰,实在是个无能莽夫,在他身边安插一个自己人,太过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