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霄感到深深地后怕。
“飞燕队”自创立以来就是直接对皇帝负责,不隶属于任何人,可是但凡有权力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斗争,她又怎能保证“飞燕队”里全是崇徽帝的人呢?!
东宫太子,想要巩固自身的权力,在皇帝身边安插自己的势力,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原来她竟早已暴露!
怪不得这么久以来,联络人从不主动找她,她未与联络人接头却也没收到任何的催促与怀疑。
可这一发现,又让她随之迷惘起来
“你一定很想问,陛下为何没有杀你吧?”郭十三忽然戳破碧霄内心的想法。
碧霄看向他,说道:“还请大人告知。”
郭十三语气毫无波澜:“陛下告诉我,他最初没有杀你,一来是怕打草惊蛇,让先帝发现他安插在‘飞燕队’中的势力;二来是想将计就计,顺着假公主的藤摸到背后隐藏的瓜;可是现在不杀你,是怕公主伤心,因为公主曾对陛下说过,姑姑是她很重要的人。”
碧霄下意识鼻酸。
甚至是在眼泪逼出眼眶的瞬间,才将郭十三的话完全消化。
碧霄早在江柍回宫之初,便听许多人流传沈子枭为护江柍身负重伤,还差点跳下城楼一事,后来又听星垂月涌聊起江柍与沈子枭之间是如何相爱如何相依,便也对大晏这位刚登基不久的皇帝,默默有了好感。
是以,当郭十三这样回答她时,她心里是很相信这套说辞的。
既如此,她也不是个行事拖拉之人,开门见山问道:“所以大人来见我,是有事要我去做,对吗?”
“陛下说,他已登基,可后位还虚悬,独属于皇后的昭阳殿,还等着公主来住。”郭十三亦直言不讳,“姑姑可愿襄助陛下,把公主带回晏国?”
“……”碧霄却沉默了。
江柍是回晏国合适,还是留在昭国安全,并不好判断。
碧霄深知晏昭二位皇帝都深爱江柍,可如今正逢乱世,她不信在一个男子心中,红袖添香会比皇权霸业更重要。
而宋琅对江柍之情,她是亲眼目睹的,沈子枭的心意则是全凭听说,即便她知道江柍心中所爱是沈子枭,也不敢轻易把她交给他。
思虑一番,碧霄说道:“陛下乃是公主的爱人,可昭国皇室宗亲却是公主的血缘亲人,因此关乎公主日后去向,碧霄做不了主,还要看公主自己的选择。奴婢并非抗旨不遵,还望大人告诉陛下,公主坠楼后身子刚刚恢复,现在最需静养,不若让公主在昭宫调理好身子,再做相见的打算?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陛下与公主虽彼此思念,可若各自保重,分离亦是暂时的。”
碧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了这样一大堆话,郭十三还是没有任何表情。
等了这个木头人半晌,他才道:“可是为接娘娘回宫,陛下派了魏国公亲自前来,如今魏国公等人已在大昭潜伏,只待行动。”
提到谢绪风,碧霄眼皮倏然一条,脸色凝重许多:“其实今日就算大人不找奴婢,奴婢也会主动来见大人
郭十三脸色终于有了一丝变化,他皱眉问道:“此事如何得知?”
“说来话长,但决计不会有假!”碧霄神色认真道。
叶思渊和谢绪风乃是沈子枭的至亲好友,亦是他的股肱之臣、左膀右臂,若二人折损,对沈子枭将会是致命打击。
郭十三想到这一层,便再不敢耽搁,很快就与碧霄分别,出宫递消息去了。
第123章 捉走琥珠
◎“总之琥珠永永远远喜欢他啦。”◎
郭十三带来碧霄的消息之前, 谢绪风正和属下讨论如何才能见江柍一面。
他在当日凉州大变之后,便接到沈子枭的密信,信上只交代了两件事:其一, 在骞王对沈妙仪下手之前, 先把她安排妥当;其二, 无论骞王谋权篡位, 还是东宫势力倒台,你都不要理会,务必即刻前往郢州, 以全力救出迎熹。
话虽如此, 这封信到他手里的时候, 祝勇就已回朝,待他为沈妙仪安排妥当之后, 沈子杳便紧跟其后回到赫州。
朝中需要有人替沈子枭、替东宫撑着, 他走不了。
况且沈子枭虽没有精力去考虑谢轻尘的安危, 但他身为谢轻尘的弟弟,深知宫中一旦大变,首先遭殃的就是宠妃,为了长姐, 他也不得不留在赫州。
是以,直到沈子枭登基, 他才有精力来郢州接回江柍。
如今大晏南部与大昭接壤的都城都在打仗, 安阳又有沈子杳余孽未清,沈子枭披甲出征是必然中事。
他要对黎民百姓负责,也要对江柍的未来负责。
若坐不稳这皇位, 纵使把江柍接回来, 也不过是让她在烽火连天中胆战心惊度过余生。
谢绪风都懂。
来接江柍, 既是他身为臣子的使命,更是他身为挚友的成全。
然而郭十三却带来这样的消息:“碧霄说大昭皇帝要对您和叶小将军下手,她说得十分笃定,定然是不会有假的。”
谢绪风问道:“思渊现在在哪里?”
“晁家二郎去支援晁适将军了,小公爷貌似在与陛下一起攻打安阳。”有人说道。
“不。”郭十三却说,“来见您之前卑职已飞鸽传书打探过,叶小将军接陛下手令,已于昨日动身,前去迎接峦骨大军。”
又有一人插话道:“如此说来,小公爷远离作战地,反倒更安全。”
郭十三却没有那么乐观,多年的情报分析已让他养成了极为谨慎的性子,他道:“可这也恰恰说明,小将军落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