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手下卷成皇帝(28)

“臣有一计策,乃是下等计策,就抛砖引玉了,希望诸位官员能放弃恩怨共度此关。”

高宰相迈出步,嘴里谦逊的说道,眼睛里却带着一股子算计的意味。

“高丞相有话就说,朕恕你无罪!”

文离帝内心中真的是超感激,幸亏和高家的大小姐喜结连理,虽未成亲,但已有婚姻。

这不在朝堂中高丞相怎么都得给自己面子,在这困难时期只有高丞相勇敢的站出来。

高丞相看着小皇帝这么单纯,好骗的样子,不仅耻笑一声。

要不是朝堂中有那么多的官员还不为他所把控,他早就翻身当了皇帝了。

就这愚蠢的样子,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做什么皇帝呀?不如做个富贵闲人。

“臣以为快刀斩乱麻是抑制瘟疫爆发的方法,宁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

高丞相这话还没说完,就被其他的官员给打断了。

“臣有话说,错杀太多灾民,有违天和,实在是太造孽了!”

王御史立刻开始反驳,宁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这话说出来是要杀死这些灾民。

灾民有多少?

最少几万人,几万人如何杀死?

一不留神跑出来,甚至是困兽最后一击,灾民彻底的沦为反贼。到时候闹不闹心!

王御史觉得高丞相好像有大病,怎么能说出如此弱智的话?

王御史说完之后,后面立刻有不少的官员跟上,因为不少的官员都信佛,可不想造如此杀孽的罪行。

面对着朝廷官员的指责,高丞相就觉得眼前这些人是不是读书读傻了。

“诸位大臣可曾想过,大家生活在京城的内城,并不代表着接触不到瘟疫。

衣食住行都靠仆人照顾,仆人难免会进出外城采购,一不注意就会传染。

只要外城易传染,内城绝对逃脱不了。诸位大臣想要和这些灾民们同生共死,本官真是敬佩敬佩!”

高丞相说完,最后这敬佩敬佩的时候,那嘲讽的意思简直弥漫了整个朝堂。

要说高丞相身穿紫色的官袍,让他看起来威风极了。

高丞相现在就差说一句,谁行谁上!

“丞相大人不要强词夺理,杀死生病的灾民,这事儿一旦传出去,肯定会引起很大的动荡!”

“各地方就有动荡的征兆,丞相大人是在给反贼找些借口吗?”

王御史表示自己不听不听,不听王八念经,立刻开始反驳。

袁太尉不说话,心里边儿真是吐槽:高丞相是个真小人,也不怕遗臭万年。就这还整天想把高家打造成千年世家,遗臭万年倒是有可能。

“呵呵,既然王御史不害怕,那这事儿就交给王御史吧,王御史肯定会找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臣无能为力,还是能者多劳吧。”

高丞相立刻甩锅,他本身是想把锅甩到袁太尉头上,毕竟现在禁军的兵权有三分之一在袁太尉手中。

文离帝正在看戏,看热闹,听到这话立刻附和道:“对对对,丞相说的有理。”

“……!!”

王御史整个人就像是被一句话噎住了,脸色胀成紫红色,丑陋极了。

“王御史无话可说了,本官还以为御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准备去干件大事”

“诸位大臣有任何意见或者是有任何计策,请说出来!本官绝对会支持。”

高丞相立刻表示自己会退位让贤,谁厉害谁上啊。

不愧是当年舌战群雄的高丞相,此时此刻也说的文武百官哑口无言。

武将们倒是无所谓,反正朝廷大多数的事情都和武将没有关系。

文离帝如同学舌的小孩,支持的说道:“诸位爱卿说话呀,高丞相哪里说的不对了,觉得不对的人自己出去做事儿啊。”

文官:“……”这个皇上怕不是个傻子!

陈国公像个酒囊饭桶,也确实是个饭桶,平时就是胡搅蛮缠,没干过一件正事。

不过作为外戚,陈太后想干啥他就干啥。

“此事还需袁太尉出手呀!请求皇上下达旨意,除了太尉没有人能胜此重任啊。”

高丞相是既想出谋划策,又不想担任罪名,这杀人放火的事情还是交给别人去做。

没有谁比袁太尉更适合了,手握禁军三分之一兵权,就适合干这种事情。

文离帝拍着桌子,也略带兴奋,他内心当中对于袁太尉想要离开,看不起自己,这件事一直记恨在心中。

“袁太尉应该不会拒绝吧,朕下旨袁太尉全权处理灾民,不许遗漏一个灾民。”

文离帝看似商讨的语气,其实在肆意的使用自己的皇权,心里想着自己毕竟是皇上,所有人有问题都憋着!

袁太尉身后的官员们脸色都铁青,本来他们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文离帝和高丞相狼狈为奸,就是想把袁太尉拉下水。

“陛下,恕臣抗旨不遵,杀如此多的灾民臣无法做到问心无愧。

臣无能为力,还请陛下另寻高明,谁说的计策?谁执行!”

袁太尉声音不卑不亢,整个人就是一股子,要么就杀了我,要么就换人。

袁太尉确实出生于世家,从小没受过任何疾苦,他也不是真心的关心灾民。

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围绕着家族,从小到大的使命就是不会伤害到家族的利益。

尤其是袁家的名声,也非常的重要。如若此时他应了此事传播出去,那袁家绝对没有任何名声可言了!

封人嘴可是封不住了,袁家可能遗臭万年,伤害家族的事情,袁太尉绝对不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