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人认清了现实帮着干活,总有一些奇葩一直叫嚣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羞与女子之为伍。
‘女子当官就是对男人的不尊重,而且为什么要封她们为侯爷,完全可以册封诰命。’
‘对呀,女子在家里相夫教子,皇上真是糊涂呀,侯爷之位,这不就落到别人之手…’
‘女人做了男人应该做的活,男人该怎么办?’
有一些比较迂腐的官员,甚至在早朝上都提意见。
而且还有一些人了解到了武德帝,以前在胶州下达的命令,甚至有女户的政策。这可把一些官员给吓坏了。
对于一些迂腐的官员来说,设立女户,还有女子当官,这简直就是倒反天罡!
早朝,武德帝袁斌坐在龙椅上,伸出袖子,忍不住打个哈欠。
一大清早的,明明已经很困了。
而且朝廷的官员,很多地方官员太缺乏了,他都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涌出来了一些每天找茬的官员。
“臣一心为了朝廷,此等倒反天罡的存在,不能够出现在朝堂上。”
“这是祸乱朝廷的根本,女人就应该相夫教子,奉养父母,教导子女,替男人在家里尽孝!”
“如果人人都像两位女侯爷一样,不成亲,这世间该如何传承下去?!”
“女人……”
老生常谈,头发花白的郑祭酒好像的脑子有大病,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顾,明明有那么多事情可以去做,偏偏盯着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太子袁杰希和晋王袁杰书在早朝上站立,听着郑祭酒的哭诉。
两个当儿子的现在每天都在揣测父皇的心思。
余光已经看到了父皇开始打哈欠的样子,而且有一种越来越烦躁的感觉。
果然随着郑祭酒的话越来越多,而且他似乎有表演的天赋,说着话呢,就忍不住表演一下,皇上如果不能如他的意。甚至打算以死相逼。
主要就是想留个好名声。郑祭酒又想要时记忆的好处,又想要名声。
但是武德帝可不吃他这一套,本来朝廷人就不多,能干活的人就更少,人员紧巴巴的。
竟然还有想找事儿的人,看来真的是活少了。
“整天盯着这点屁事儿,天下太平,盛世降临了。
朕就问问你,天下老百姓吃饱穿暖了吗?”
“朝廷国库充盈了吗?粮仓充盈了吗?在发生灾难能保证老百姓活下来吗?”
“匈奴灭了吗?内忧外患,样样都没解决,你倒是有闲情逸致,盯着别人。”
袁斌忍不住开口讽刺,他真觉得这些找茬的官员,都是有病。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朝廷官员连整个金銮殿填满,现在的更是跪倒在地。
郑祭酒更是被骂到想要闭眼昏过去,但是他身体素质不错,愣是没昏过去。
“皇上冤枉臣了……”郑祭酒满脸愁苦,趴在地上不知道说些啥。
武德帝袁斌表示自己听不下去了,完全不给任何面子,直截了当的骂道。
“哼!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就滚回家。朕最讨厌别人指使朕做事,如果你们觉得做不了事儿,那就滚回家去,此后子子孙孙不允许入朝当官!”
“这世间从来都不缺人,朕有本事自己培养人才,什么男人女人,在朕的眼中,只有能人,庸人。”
“还说女人的事情?你们不说,朕都要快忘记了,如果这次科举不行,朕就要让女子参加科举!”
武德帝赌气一般的发言,可真是吓坏了官员们,他甚至不听别人的劝说,直接甩袖子离开了。
武德帝任性的样子,可真是把一些顽固的官员给吓唬坏了,心想:皇上不会是动真格吧?
第172章
武德帝说不讲武德, 就不讲武德。
甩袖而去,脚步轻快,这撂摊子不干的样子, 实在是太熟练了, 让人都不得不多想:武德帝是不是故意?
一些顽固的官员都懵了,头一次碰到这么不要脸的皇帝。
郑祭酒是想死也死不成了, 毕竟他现在去死, 就是把皇上架在炉子上烤,皇上直接跳下炉子, 并且把他踹进炉子,就看他死不死了。
他现在在敢做一些‘过分’的事情, 那就是给武德帝完美的借口。直接女子科举考试, 女官应运而生。
郑祭酒只要一想到这种画面, 他就忍不住掐自己的人中, 那自己绝对就是男人中的败类, 被钉到耻辱榜上的人。
“走了,下早朝, 干活了。”
王文君目前担任是礼部侍郎, 人称王侍郎,目前还没有礼部尚书,王侍郎可以说是礼部最大的官。
而且还是武德帝的亲信,深受武德帝的重视。
王文君管的事, 明年的科举考试,全部都有礼部和吏部联合进行。
“王侍郎,您看这事……”
王文君对于这些面露难色的官员, 看都不看,转头就走。
毕竟这些像白莲花一样的官员, 真的是很会装模作样。
他们有事儿都不会直接说,而会故意的表现出自己很为难,让别人开口询问,从而提出要求。让人无法拒绝。
吃过一次亏之后,王文君再也不搭理这些官员了。
秦虎和陈子龙两位,同样转头就走,他们身后所跟随的武将们,立刻屁颠颠儿的跟随而去。
武德帝针对的从来不是被提拔上来的这些武将,而是不听话的文官。